分享

「中华茶道」茶文化第二讲

 秦岭之尖 2017-11-15

《茶经》自问世之后,

从唐朝到清朝的1000多年时间里,

著述《茶经》的大有人在,

有的写经典书籍、有的用诗词歌颂,

关于茶的经典非常之多。




《大观茶论》是宋代皇帝赵佶关于茶的专论,成书于大观元年。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背诵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明代著名书画家和文学家徐渭,也为茶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不仅写了很多茶诗,还依陆羽之范,撰有《茶经》一卷。《文选楼藏书记》载:“《茶经》一卷,《酒史》六卷,明徐渭著,刊本。是二书考经典故及名人的事。”可惜的是,徐渭的《茶经》今天已经很难看到了。


《煎茶七类》局部


与《茶经》同列于茶书目录的尚有《煎茶七类》。在他的书画作品中,有关茶的并不多,而行书《煎茶七类》则是艺、文合璧,对茶文化和书法艺术研究均属一份宝贵的资料。



徐渭行书《煎茶七类》全文如下:

一、人品。煎茶虽微清小雅,然要领其人与茶品相得,故其法每传于高流大隐、云霞泉石之辈、鱼虾麋鹿之俦。

二、品泉。山水为上,江水次之,井水又次之。并贵汲多,又贵旋汲,汲多水活,味倍清新,汲久贮陈,味减鲜冽。

三、烹点。烹用活火,候汤眼鳞鳞起,沫浡鼓泛,投茗器中,初入汤少许,候汤茗相浃却复满注。顷间,云脚渐开,浮花浮面,味奏全功矣。盖古茶用碾屑团饼,味则易出,今叶茶是尚,骤则味亏,过熟则味昏底滞。

四、尝茶。先涤漱,既乃徐啜,甘津潮舌,孤清自萦,设杂以他果,香、味俱夺。

五、茶宜。凉台静室,明窗曲几,僧寮、道院,松风竹月,晏坐行呤,清谭把卷。

六、茶侣。翰卿墨客,缁流羽士,逸老散人或轩冕之徒,超然世味也。

七、茶勋。除烦雪滞,涤醒破疾,谭渴书倦,此际策勋,不减凌烟。

是七类乃卢仝作也,中伙甚疾,余忙书,稍改定之。时壬辰秋仲,青藤道士徐渭书于石帆山下朱氏三宜园。



《煎茶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所作。

“虽有除治,与人安乐。宾至则煎,去则就榻。不游轩后之华胥,则化庄周之胡蝶。”


该赋把当时的九种主要名茶,以“涤烦破睡”的功效,分为甲乙两类:甲类为建溪、双井、日铸;乙类为罗山、蒙顶、都濡高洙、纳溪梅岭、压砖、火井。赋中还提到,如果在茶叶中少量加入八物中的任何一物,则能增美茶味。这八物为胡桃、松实、奄摩(即奄摩落迦果,又名余甘子)、鸭脚(银杏)、勃贺(薄荷)、蘼芜(为一种香草)、水苏(又名鸡苏)、甘菊。


由茶事而至人事,所以也有“宾至则煎,去则就榻。不游轩后之华胥,则化庄周之胡蝶。

之类的思想境界。



唐代诗人卢仝被人誉为“茶仙”。九里沟的卢仝茶台遗存尚在,沁园里的“韩茶”、“卢泉”和“七碗茶歌”的故事流传至今。



唐元和六年,卢仝收到好友谏议大夫孟简寄送来的茶叶,又邀韩愈,贾岛等人在桃花泉煮饮时,著名的“七碗茶歌”就此产生。卢仝的茶歌所表达的饮茶感受,不仅仅是口腹之欲,而是将“竹串子茶”的药理、药效溶入其中,醒神益体,净化灵魂,激发文思,凝聚万象,制造了一个妙不可言的境界。


《七碗茶歌》



《七碗茶歌》只要是爱好茶的、推广茶的人对此都耳熟能详、人尽皆知,影响非常之大,特别是在日本《七碗茶歌》更为流行。


《七碗茶歌》节选: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唐朝的诗僧皎然大和尚,皎然主要活动在中唐大历、贞元之间,他和书法家颜真卿、诗人韦应物、顾况以及一些士大夫文人多有交往。他是茶如命,非常喜欢茶文化,并创作过多首与茶相关的诗。


其中《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便含有他对茶道的理解。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节选: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每个人对茶道的感悟都不尽相同,但最为重要的是境界,有境界三碗便可,若无境界饮茶30年也未必能有所感悟。




(文章由书画界艺术整理,转载需标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