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琴知识】舞动灵魂的魔杖 —— 弓(下)

 RK588 2017-11-16






昨天小编已经对弓的重要性、简史、材质等进行了阐述,今天我们来说说弓的规格问题。



现代小提琴弓的外型大同小异,大致上维持在一个范围之内,它的杆身长度 (不含旋纽) 约在 73 cm 上下。


伟大的教育家弗赖许 Carl Flesch 曾表示,过去有些弓製作的较短,是有其实用性。毕竟不是每位演奏者的臂长都是相同的,略长或略短的弓适合不同体型的需求,是可以理解的。


从实例上看,老的法国弓也经常在长度上有所差异,反倒是现代弓的尺寸更形一致,少了可以依身材选择的多样性。





   较引起讨论与麻烦的

反而是弓的重量   




虽然弓的重量一般建议是60克上下,但是与此同时更该注意的是总体重量的配置,也就是平衡。60克只是建议的中间值,而非绝对值。实用上,假如平衡配置得宜,57-63克之间的好弓都非常好操控。


我本身就有一把58克、与另一把63克的法国老弓,操控上比起一般60克的弓也毫不逊色。因此,实务上建议,无须拘泥于表象上的重量,而更应该注意弓身的平衡与反应。



毕竟弓的材质是木头,每块木头都存在些微的个体差异,製弓师傅在製作时总是必须从各方面综合考量,而非只专注重量表现,选择时当然也须依不同的喜好与需求做选择。


大致上来说,偏重的弓声音宽、厚,容易挖出提琴底层的声底,偏轻的弓声音亮丽、细緻,配合不同的提琴、曲目,各自有其发挥的场域。有可能时,选备不同质量的弓也是一个很好的想法。


美国小提琴家 Isaac Stern 史坦曾说,他在一场音乐会时,最高曾有使用三把弓的情形。


 


当然,弓的配重也有建议的标准值,但是很奇特的是,不同的师傅调整之后却会有不同的手感。总之,弓的重量与平衡感,贵在手感的回馈,而非冰冷的磅秤尺规的数字坚持。


 


   曲度 Camber   


曲度是现代弓製作技艺最巧妙的应用之一。琴弓杆身的结构并不是头尾均一的粗细,而是透过杆径分佈 Graduation 来取得结构与重量上的平衡。



透过火烤的过程所适当施加的弯度,不仅可以让杆身在相对较小的质量裡,展现足够的强度,更增加了琴弓的韧性与反应,让演奏时所需的敏感度能够更多的开展。



曲度的施加,必须细心的考量材质与弓身结构的设计。严格来说,纵使是同一位製弓师的作品,每把弓都是存在些微的差异。更不用说,十九世纪晚期后製弓型製的改变,让不同时期不同型製的杆身结构,有了不同的曲度设计。


使用者自己任意施加曲度、或将珍贵的弓交由不谙琴弓发展历史的人随意烘烤,无疑的是自找麻烦,严重时甚至是直接将弓送入坟场。


 


   马尾库与旋钮   


马尾库与旋钮的基本功用就是固定、调整弓毛的鬆紧度。过紧、过鬆都将对弓身产生严重的损害。这两个部件更是製弓师傅展现技艺修为的部位,在艺术价值上,与弓头是同等地位。


除了维持功能正常外使用者须特别注意,在必须取下马尾库时,避免让旋钮的螺丝磨损杆身尾端的洞口 - 俗称Nipple。



若是长期使用造成磨损,必须注意由技艺精湛的师傅重作,以免灾害扩大,造成杆身的裂痕。马尾库等部件,若有任何鬆动的情形,也应该尽快交由志工师傅检修。


另外有一点必须提醒使用者,若是您的弓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名家製品,更要小心找到值得信任的维修师。实务上不乏换完弓毛、维修后,旋钮遭到调包的实例。


虽然功能上可能无异,但除了损伤原本外貌风格一致外,古董名弓的马尾库与旋钮是否原件,也影响弓的商品价值,其比例大约是原价的三分之一,对价值不菲的物件而言,差异不可谓不大。


也因此,若是旧的马尾库、旋钮因为各种因素必须替换,也务必保留原件。当然,这些相关作为的价值与花费,都需依实务做个别考量。



  弓头象牙护片   


弓头装置弓毛的面,黏有一块象牙片 (或是长毛象牙片、牛骨片等替代材质),这不仅仅是美观而已,更是保护弓头非常重要的物件。



许多演奏者在经年使用后,因为自己不小心伤害、或是不合格的师傅换弓毛时不小心伤害,造成牙片裂痕,若不及时修补,弓头极可能因为激烈的演奏操作而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虽然部分伤害可以靠精工师傅的巧手修复,但比起换牙片的代价,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此点不可不慎。




      弓毛         


 

弓毛的种类当然有多种的选择,但我想,应该没有人会自己买整束弓毛回家换自己弓毛 (个人更不这麽建议),就把这个课题留给修弓师父们去伤脑筋。


记得,弓毛的 '抓地力' 不是越强越好,咬合力越强的弓毛,声音虽大,音色却更粗糙。声音越细腻的弓毛,咬合力、音量则是较少。


与修弓师傅依自身演奏特性与自己乐器的特质做讨论,实际体验,应该比长篇大论弓毛产地、种类更实际。


 


弓毛是消耗品,每隔一定的时数就必须替换,替换的时机因人因物而有所不同。大致上来说,演奏越频繁,弓毛替换需越频繁。演奏家约三个月、学生约半年至一年,使用率较低的爱好者也应至少隔年换一次。


除了使用的自然磨耗外,弓毛的弹性也会日益消失,有些时候,bow bugs 或称 bow mites (鲣节虫 Dermestids) 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忽视。经年未使用的琴盒,打开后发现弓毛犹如开花般散落、琴盒裡有不明的碎屑,多半就是此种类型的虫虫危机。


此外,使用时涂抹过多的松香,不仅效果反而不佳,反覆沾黏在弓毛上的残馀松香,也是让弓毛效能降低的主因。虽然网路上有人建议用酒精清洗松弓毛,除了特殊情形外,我个人倒是不这麽建议。


 


换弓毛对要求严格的演奏者而言,是个无可奈何的大事,毕竟,已经用上手的弓在换完弓毛后,又必须重新让新弓毛 '就位' - (虽然多数只是松香还未均匀分布),就是一件很恼人的事。


但对许多演奏者而言,换完弓毛后,弓的性能异常才是主要的痛点。虽然很不愿,但却又不得不明说的是,换弓毛的师傅真的要负起责任,并不只是装上顶级弓毛后就可以收钱了事的。


过去的经验中,经常听到学生、朋友抱怨手上的弓,虽是新换的弓毛,却与原先的特性相差甚远。这种抱怨,很多时候其实只是弓毛未经梳理、安装妥当,而并非是弓毛品质的问题。


换装弓毛的时候,师傅除了质与量的判断外,梳理弓毛的功夫是直接影响演奏顺畅与否、表现弓杆特性的要件。弓毛没有服顺、整齐,演奏时就会产生张力不均、发声不顺、不明杂音、甚至弓在运行时会产生游移、滑动的现象。



最简单的检查方法,就是转动旋纽时,注意弓毛的总体鬆紧变化,最理想的时候,可以看到随著旋钮转动,所有弓毛几乎都是同样幅度的鬆紧变化,要是稍有一两根弓毛失序,是可以忽略,但严重时则可以考虑小心切除 (切忌拉扯!)。


倘使你观察到的弓毛鬆紧变化非常凌乱,甚至部分弓毛已经开始将弓杆绷直时,其他弓毛还呈现鬆落现象,这样的弓毛是无法正常使用的。弓毛张力装置不均,甚至可能导致弓杆侧弯,这些都是必须小心检查的。(也就是说,弓毛必须上下、左右都能够整齐划一才算合格!)

 



此外,弓头、马尾库与银箍共有三块固定、分散弓毛的木製楔子,是经常让演奏者上台出纰漏的隐形杀手。


看到演奏者演奏到精采时刻,突然弓尖弓毛爆开犹如天女散花,此时多数不是弓尖断裂,而是弓头的楔子受到拉力而脱开所致。


弓根银箍的木楔子没做好,有时是弓毛越拉,越缩在中间挤在一起;有时候则是楔子突然脱离,弓毛骤然间长度大增、弓杆张力顿时不足!这些问题通常肇因于修弓师傅木楔子製作不良,甚至懒得製作新楔子就直接套用旧的所致。


无须多言,弓使用过后,弓毛一定要放鬆、弓杆一定要清洁。

 



      护皮        


弓杆手扶处装有一小段护皮,原文是 Thumb Leather,顾名思义,是让大拇指可以较舒适的放置、控制弓的小零件。



多数由蜥蜴皮、或羊皮等製成的护皮,除了置放大拇指的舒适感外,还负有保护弓杆的功用。许多护皮磨损的弓,几乎都可以见到底下的杆身也跟著磨耗的痕迹。


倘使发现护皮磨损了,除了尽速更换外,此时也值得检讨握弓的方法是否用力过度?紧抓的右手指,不仅对技巧发展是严重障碍,对弓杆也会造成没必要的损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