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见证历史(7-6)东周都城洛阳高等级贵族玉器遗存,文化内涵

 萝卜白菜2 2017-11-16

接上文《收藏见证历史》(7-5)

洛阳为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所在地,金村大墓群被认为是战国时期周王的墓地。东周时期,围绕失勢的周王,周王朝还有大批传统的高等级贵族,这些贵族们也留下了大量的遗存,尽管历史中同样被盗掘严重,但在近些年的官方抢救性发掘保护下,我们仍有机会欣赏到其中一些珍贵的艺术珍品。

收藏见证历史(7-6)东周都城洛阳高等级贵族玉器遗存,文化内涵

---双龙形玉璧,战国早中期,洛阳市西工区出土,洛阳博物馆馆藏。

玉璧(环),璧有内外沿,两面减地浮雕分饰代表龙首符号的谷纹、长尾谷纹及云纹,以及代表龙舌的绞丝纹纹饰,这是战国早期代表更多龙的数量及姿态的纹饰表达,战国中晚期,纹饰会简化,只剩下谷纹,甚至谷纹的尾部也简化,成为乳钉纹。纹饰的演化非常明确的区别表达了器物的年代。

现在揭晓《收藏见证历史》(7-2)中,洛阳金村出土,活环双联玉璧的年代,为战国早期!《收藏见证历史》(7-4)中,洛阳金村出土,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馆藏,玉龙配,为战国早中期!了解不同时代的艺术表达形式,断代并不难!

这件玉璧为出廓玉璧。出廓部分左右对称,分别透雕一条卧龙,龙首立一只鸟,龙嘴衔一只卷曲螭(虺)的尾,鸟嘴琢着螭身,仔细观察,龙身上还有龙!

当我们回顾从商到战国的玉器及青铜礼器艺术品,我们会发现其纹饰所表达内容形象元素一直很单纯,龙、鸟(凤)、兽、人形等,三千年余年的跨度,几乎从未离开这些范畴。

此件玉璧上的螭,也是龙的一个形态。这个时期,龙的种类很多,卷鼻龙、蜗形龙、旗形龙、象鼻龙等等,对应的龙体有虎形(此件玉璧为虎形)、蛇形、鱼形等等,且这些形象很多都跨不同时代,沿用时间久长,事实上,直到汉以后,严格说到隋唐,龙的形象才逐步统一定型,而那些古老的形象,部分可能就是后人所谓的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原型了。而商到战国这个时期,龙的形象为何如此之多?切记历史背景,这是图腾崇拜的后续时期,是祖先崇拜时期的产物,龙是祖先崇拜礼仪中重要的形象之一,是贵族们认为元气(魂)负其身而升天化云的工具和祭品,而云的一些不同形状,结合人们在自然界的认知,就成为了贵族社会认为的变化的龙的形象。

其他重要元素,鸟(凤)是传递天上和人间,祖先和后人信息的信使;兽,包括牛、羊、虎、豕、象等,则是祭品,为天上的贵族之魂服务,或负重,或战斗;人形则多有人祭品和人形魂两种形象。这些都是祖先崇拜祭祀的重要元素内容,是那个时代文化的核心,作为奴隶制社会的社会宿命主宰,事死如事生是贵族们的精神依靠,故这些元素成为贵族心中最美好的审美客体而被琢磨于玉上,浇铸于青铜礼器上!

当我们欣赏这类艺术品,必须要了解其文化内涵,明白其形式表达的真实内容,才能体会到美。美是有意味的形式,而形式表达的内容是美的核心,就如这件璧,如果你看见的是一个美好生动的故事,你欣赏这个故事带给你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你是幸福的,愉悦的;而如果看不出,自然也体会不到美,这是非常实际的情况。

很多人分不清真正的高古文化艺术品和地摊货的区别,原因就在于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形式都看不明白,怎么能分辨内容的真伪?很遗憾的是这是普遍现象。事实是,现今的收藏市场,绝大多数人根本就没做好收藏的准备,自身的知识储备差太远!在没能力鉴赏真正的古代文化艺术品前,别抱所谓捡漏的幻想,沉下心,好好学习才是正道!

注意这件玉璧龙嘴、龙尾、龙爪及螭卷曲处,共形成十个穿孔,明显起固定作用,此件玉璧应该是用于棺帐或服饰装饰。

收藏见证历史(7-6)东周都城洛阳高等级贵族玉器遗存,文化内涵

---玉人,战国早中期,洛阳市铜加工厂出土,洛阳博物馆馆藏,高7.5公分

这是一个跽坐状玉人,五官清晰,戴发髻,脸两侧饰发髻带;双手拢于腹前;唇上一字胡以网格纹表示;身上服饰饰战国流行的黼黻(fufu)纹饰,以网格纹体现深浅区别。

这类跽坐玉人动作舒展,体现自信,贵族形象,与商代(含西周早期)同样跽坐状的,表现被俘敌人的玉跪人,形象完全不同,注意区别。

收藏见证历史(7-6)东周都城洛阳高等级贵族玉器遗存,文化内涵

---玉面罩,战国中期,洛阳出土

下面一块玉饰倒梯形结构,以两只背向的龙为主体纹饰,透雕人面形,可见眉、眼、鼻、嘴形等;两只龙,龙嘴圆孔切割状,前几篇文章里谈过,这是战国中期龙的比较典型的特征;龙体饰鳞纹,眉毛等饰绞丝纹,边框等饰斜方格纹,鼻部阴刻谷纹;面罩底部两侧和鼻翼共有四个穿孔,实际应该有绳穿过固定于面部。

上面一块玉饰成弧形透雕,主纹饰为螭首双身,即蟠螭状,螭身饰鳞纹,边框等用间隔方格纹装饰,风格类似战国流行的服饰装饰纹黼黻。

收藏见证历史(7-6)东周都城洛阳高等级贵族玉器遗存,文化内涵

---玉雕饰板,战国中晚期,洛阳唐宫路出土,长10.2,宽5.7,厚0.4公分。

长方形,有边框,边框上饰间隔斜方格纹;中间以十字形双线分成四组,每组两只头相背,身成自身相交状的螭纹,螭身饰绞丝纹。

这类雕饰板出现在战国时期,其他时期少见,战国也仅出现在洛阳和战国时期中山国的中山王墓中,是镶嵌在棺椁上的装饰玉,包括同类型的,上图所示的这类玉面罩,特点鲜明,都是极其稀少、珍贵的历史遗存。

未完,待续,下一篇继续鉴赏洛阳出土战国玉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