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鸿章的是非功过

 四天天语图书舘 2017-11-17

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李鸿章无疑是中国近代工业革命和军事变革的先驱,几乎所有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背后都有他的影子,而新式军队、新式学校、新式人才等,都是由他一手创立和推动而生。让李鸿章成为历史罪人的直接原因,是代表清廷与外国列强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从签字那一天起,被国人唾骂了一个多世纪。

平心而论,这两个条约派谁去都是签,而且未必会在谈判桌上争得更多彩头,军事上的失利早已决定条约的不平等性。但话又说回来,难道地球离了李鸿章就真的不转?他真的就是大清的唯一“救世主”?仔细想想,其实有一些值得回味的东西。

1.奕䜣哪去了?洋务运动还有一个铁杆代表人物,就是慈禧的小叔子奕䜣,就是他帮助嫂嫂登上权力颠峰,而在同治四年(1865年)罢免议政王职务,光绪十年(1884年)罢免一切职务,闲在家里养老。《马关条约》签订时,奕䜣尚在人世,慈禧宁可让他闲死,也不让他出山“挽救”大清王朝,这于情于理有些说不通,毕竟奕䜣跟外国人打了几十年交道,算得上“主和派”的元老级人物,更何况他还是大清宗室。

2.慈禧在干嘛?光绪十五年(1889年)开始,慈禧名义上放过几年权,似乎想让光绪单干,自己退居二线,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发动戊戌政变复出。这就是说,《马关条约》签订时,是光绪拍的板,至少幕前代表是他。实际上,光绪是坚决的主战派,他一开始拒绝签字画押,最后还是幕后老佛爷给定了调。以光绪的“战士”脾气,肯定不愿意重用李鸿章这样“调停”的人,也就是说,打压奕䜣和重用李鸿章,都是慈禧的主意。

3.荣䘵咋躲了?荣䘵是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的外公,也是慈禧执政后期身兼将相、权倾朝野的实力派,据清史记载,慈禧事无巨细都要找他来商量。而且,荣䘵还是戊戌变法的实际执行者,他一手提拔的袁世凯成为压垮清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作为慈禧最为倚重的皇亲国戚,为什么他没有代表清廷去签那几个卖国条约呢?原因很简单,傻子才去。

很不幸,李鸿章偏偏当了这个“傻子”。而且,作为“谈判专家”的李鸿章,一生之中与外国人签定了三十余个条约,其中不平等条约有十二个以上。真正让他找骂的《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是近代史上最为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在签订《马关条约》时被日本杀手行刺过,签订完《辛丑条约》没多久,就在一片骂声中病死。不管李鸿章是真假卖国,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评价为“优秀”谈判对手终归不是好事,但凡换位思考,这里边总会有点鲜为人知的猫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