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治肝病优势不可替代!孙思邈《千金方》治肝病医案4则!

 marsteryi 2017-11-17

孙思邈《千金方》所载方剂6000余首,其中温胆汤、温脾汤、鲤鱼汤、补肝汤、犀角地黄汤等,皆为古今临床习用而疗效卓著的处方。临床中《千金方》所载方剂常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肝癌等肝病、均能应手收效,爰举医案四则,藉见其临床应用之一斑。

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

某,女,65岁。患者于2001年12月无明显原因出现全身乏力、尿黄,在当地医院化验肝功异常(具体不详),经保肝降酶治疗月余,肝功能仍异常,其中以ALP,GGT升高明显。2002年3月于北京某医院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予熊去氧胆酸治疗,病情未见好转,1个月前再次出现身目溲黄,遂来我院诊治。

刻诊:面色晦暗,身目轻度黄染,黄色较鲜明,稍感乏力,纳食稍差,小便色深黄,皮肤瘙痒,全身皮肤干燥,目干涩,口干,朱砂掌,大便干结,5日1次,舌质红绛,有裂纹,少苔,脉弦细。化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29U/L,天冬酸氨基转移酶(AST)134U/L,总胆红素(TBiL)77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37.1μmol/L,碱性磷酸酶(ALP)351U/L,谷氨酰转肽酶(GGT)323U/L,血清球蛋白(GLO)40g/L。自身免疫六项:抗线粒体抗体阳性,抗线粒体IGGM2(AMAM2)阳性,腹部B超提示:肝硬化,脾大。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证属肝热阴虚,肠燥失濡之黄疸。

治则治法:滋阴清肝,增液润燥。

处方:以三物黄芩汤加味:生地黄60g,苦参15g,黄芩9g,郁金30g,当归15g,薏苡仁20g,全瓜蒌15g,玄参30g,赤芍60g,豨莶草15g,徐长卿15g。7剂,水煎服。二诊:上述口干目干、大便干等症状明显减轻,舌质红,有裂纹,薄白苔,脉弦细。

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88U/L,天冬酸氨基转移酶(AST)92U/L,总胆红素(TBiL)66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33μmol/L,碱性磷酸酶(ALP)301U/ L,谷氨酰转肽酶(GGT)233U/L,血清球蛋白(GLO)39g/L,胆碱酯酶(CHE)1552U/L,凝血酶原活动度(PA)70%。继上方14剂,水煎服。2周后肝功能情况好转出院。

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非化脓性肉芽肿性胆管炎,主要影响中等大小的肝内胆管,特别是肝内小叶间胆管。PBC以女性易患(超过90%),年龄多为50岁。典型症状是疲劳和瘙痒。抗线粒体抗体阳性(AMA)是PBC的血清学特点。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伴谷氨酰转肽酶(GGT)升高(3~5倍)是PBC最常见的生化异常。

以三物黄芩汤为主方,并重用生地黄意在滋阴壮水润燥,调节免疫及提高激素水平。佐以赤芍、豨莶草、徐长卿、郁金等化瘀血,退黄疸,终获佳效。孙思邈的《千金方》的三物黄芩汤原为妇科常用之方,其中以黄芩清湿热、实热、血热为君药,一药三用,苦参助黄芩清湿热,为臣药,干地黄助黄芩清血热为佐药,三药相伍,疗四肢苦烦为主证之血热、血燥。结合现代药理:黄芩能抑制异常免疫,抗炎抗变态反应,抗脂质过氧化以及保肝降酶等功效为君药;苦参能直接抑制异常的免疫反应、抗过敏及保肝降酶、防止肝纤维化等功能为臣药;生地黄调控免疫(既增强细胞免疫,又降低体液免疫),提高体内激素水平以及保肝之作用为佐药。综观全方,不仅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凉血之功效,更有能抑制异常免疫反应,调控免疫,降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血管炎的作用。今据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理特点,故以三物黄芩汤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2 肝硬化腹水

某,男,36岁。于1996年6月患病毒性肝炎,乙型,迁延2年不愈,1999年7月在当地某医院确诊为肝炎肝硬变,乙型,活动性,并腹水,迭经中西药物治疗,效不显著,近2个月来,病情日趋严重,于1999年9月3日来我院就诊。

刻诊:肝区隐痛,烦热体倦,腹大如鼓,小溲不多,大便溏硬不调,纳谷不馨,躯干及上肢有5个红色痣(蜘蛛痣),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弦数,肝功能检查:ALT 173U/L,AST 91U/L,TBil/41.5μmol/L,Dbil 37.2μmol/L,ALB 28g/L,A/G 0.7。腹围83.5cm,B超检查示:肝硬化,腹水,脾大,此臌胀重症也。缘肝脾两伤,症块癖积,疏泄失职,血瘀水停所致,当予调养肝脾,化症消瘀,疏络行水为治。

处方:北沙参15g,丹参15g,大腹皮15g,柴胡10g,车前子15g(包煎),猪苓30g,生地黄20g,泽兰15g,泽泻15g,麦冬10g,川楝子9g,生牡蛎30g(先煎),楮实子15g,先进5剂,竟无寸效。仍矛原方加《备急千金要方·卷二》之鲤鱼汤,每日1剂,即嘱每日觅鲤鱼一尾,去鳞甲、内脏,加白术15g,茯苓12g,芍药9g,当归9g,生姜9g,不放盐,煮服,第二日查房,询其尿量显增,20剂后腹围减至72cm,于9月28日复查,B超:肝硬化,脾大,下腔未探及液性暗区,继予原方去泽泻,加黄芪40g,嘱每日服1剂,共进40剂,此间未饮鲤鱼汤,但小便一直正常,后予复方鳖甲软肝片,善后巩固,半年来定期复查肝功均正常,基本治愈。

按:《备急千金要方·卷二》之鲤鱼汤,由“鲤鱼一头重二斤,白术五两,生姜,芍药,当归各三两,茯苓四两组成”,具有健脾利水消肿之功。现代药理研究,鲤鱼含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白术、茯苓具有增加白蛋白,纠正白球蛋白比例,并有利尿排钠的作用,符合现代医学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原则,全方补中寓利,堪为治疗肝硬化腹水的要方,本案再次证明鲤鱼汤在这方面,确有殊功。

3 黄疸型肝炎

某,男,29岁,1998年春季罹患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黄疸型,以后病情时好时差,3个月前复现黄疸,住当地某医院治疗,症状虽有所好转,但黄疸持续不退,乃于1999年12月3日来我院就诊。

刻诊:双目及肌肤发黄,黄色比较鲜明,右肋胀痛,脘腹痞闷,食少纳呆,口苦泛恶,全身疲困,心烦失眠,小便量少色黄,舌质微红,尖有瘀点,苔心黄厚腻,脉弦濡,查肝功能,TBil 85.5μmol/L DBil 31 μmol/L,ALT 48U/L,AST 43U/L,HBsAg、抗HBe、HBcAg均为阳性,证属痰浊湿热阻滞,胆汁外溢肌表而发黄。

拟《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温胆汤加味,处方:半夏9g,陈皮10g,茯苓12g,甘草6g,生姜3g,枳实12g,竹茹12g,栀子9g,茵陈24g,板蓝根20g,丹参20g,每日1剂,水煎服。服7剂后,目黄较前减轻,小便淡黄,舌质红,苔薄黄而微腻。方已对证,继用原方。再服14剂,诸症近愈,复查肝功能ALT 38U/L,AST 33U/L,TBil 15.5μmol/L,DBil 10.1μmol/L。更上方去茵陈、栀子、板蓝根,加白术12g,党参15g,当归12g,白芍10g,10剂,每日1剂,水煎服,以善其后。随访患者于2000年3月中旬上班,至今未见复发。

按:长期黄疸不退的患者,临床多属痰阻血络,湿热瘀阻,则痰湿胶固难化,黄疸不易消退。于是用温胆汤加味,祛除胶结凝滞的痰湿瘀热。痰湿得通则瘀热易清;黄疸必然易于退散。佐茵陈,栀子,板蓝根增强清肝利胆除湿退黄,清热解毒的作用,更佐丹参以活血化瘀,加速黄疸的消退,即“血行黄易却”。

4 慢性迁延性肝炎

某,男,42岁。1997年9月患病毒性肝炎,乙型,无黄疸型。反复发作2年多,一直服用中西药物治疗和休息。曾服垂盆草冲剂,五味子粉,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等。近半年来,谷丙转氨酶波动于66~118单位之间。于1999年8月3日就诊。刻诊:倦怠乏力,头晕目眩,肝区隐痛,胸胁满闷,小腹坠胀,大便略溏,舌质暗红,苔白腻,脉细弱。此乃肝气虚弱,疏泄功能减弱,肝失条达,脾失健运而致。

治拟《千金要方·卷十一》补肝汤加味,处方:甘草3g,桂枝3g,山茱萸3g,细辛6g,桃仁6g,柏子仁6g,茯苓6g,防风6g,大枣24枚,黄芪40g,白术12g,7剂,每日1剂,水煎服。复诊,自觉上述症状均有好转,效不更方,继服20剂,再诊,肝功能检查ALT 32U/L,AST 28U/L,胸胁亦和,精神舒畅,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继以原方进服30剂,以巩固治疗。随访1年,自觉症状消失,肝功能定期复查未见异常。

按:慢性迁延肝炎,大多久服疏泻肝及苦寒之品,因病程冗长,情志内伤,以致攻伐无度,耗损肝气,形成周身倦怠,精神萎靡,胸胁不舒,气短食少,便行稀溏,舌质暗,苔腻,脉细弱等肝气虚证。《素问·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乃治肝大法。取补肝汤之桂枝、山茱萸、细辛之辛以补肝为君药,甘草、柏子仁、大枣之甘缓肝为臣药,佐以桃仁散肝经之血结,防风搜肝经之风气,以达“风行血自通”,再以茯苓伐肾邪以冀水安而能生木为使,妙在重用黄芪、白术,补气实脾,更符合本病的特点。全方共奏补肝气,畅肝用,散肝瘀,兼以扶脾之效,故而效如桴鼓之应。

为道中医小编提醒:以上方剂仅供参考,请勿擅自使用,中医看病需“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来判断病机和证候,根据临床表里、寒热、虚实等证候表现,因人制宜,选择合适的方药!肝病的病理,变化不一,极为复杂,有充血、瘀血、凝瘀、硬化等不同;在症状方面,有的来势汹汹,有的缠绵反复,有的困顿日甚,有的无明显体征,非检验不能自知;在病程方面,长短不一,有的甚至长达数十年。每一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治疗措施亦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