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人何必难为读书人:一个落第书生的报复

 金色年华554 2017-11-17

读书人何必难为读书人:一个落第书生的报复

中国历史上,一生屡试不第的读书人有多少?

我想这已经无法考证了,因为太多了。

不过,屡试不第的读书人里,也有不少被后世记住的,比如因《枫桥夜泊》著名的张继,有一怒之下起兵反唐的黄巢。

要么留下文章供后世纪念,并因此成名,要么起来造反,领导农民起义,似乎能被后世记住,主要这两条路。

读书人何必难为读书人:一个落第书生的报复

而唐末屡试不第的读书人李振也被后世所记住,不过,他被记住,一不是留下啥不朽的著作,二也没领导啥农民起义。

说起李振,他和李白有一个相似之处,那就是都出生在西域,当然,不在今天新疆境内,而是在中亚地区。

李振起初也想通过科举当官,但是,他和黄巢一样,也没考上。可偏偏李振又有一些本事,觉得如果不做官就屈才了,结果几经辗转,投到了唐末军阀朱温的帐下。

朱温对读书人没啥好感,但是经过和李振一番交往,朱温赫然发现,这李振简直是奇才啊!足智多谋,因此朱温有了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并对朱温委以重任。

许多年后,朱温控制了唐朝的中央政权,而李振也随着朱温一起,入主长安。

望着满朝文官,这些昔日让自己仰望的人,如今都被自己踩在脚底下,李振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和成就感随之而来的,是仇恨——想起昔日的委屈,想起曾经的怀才不遇,李振充满了仇恨。

读书人何必难为读书人:一个落第书生的报复

于是,李振想到了报复这些读书人。

于是,李振建议朱温:朝中有许多文臣自命出身高贵,一来不把朱温放在眼里,二来又容易引起动乱,不如把他们都杀掉。

朱温残暴不仁,并对李振言听计从,加上对读书人也有一定的仇恨,如今听李振出这个主意,又怎能不从?于是批准了李振的建议。

于是李振将这些文臣,全部投到了黄河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