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氏上古世系考(中)

 虛怀若谷 2017-11-17

不知祖不足以为人,不知古不足以开来。

               ————王大有先生语

 

    写完以上三则,每每总想起北宋苏辙老先生的话,犹在耳畔,大概意思是说:后人续谱作传,总以上古某某帝、某某王、某某侯为祖,总爱附会冒用。提出此疑问,当有其独到之处。然,若不是某某帝、某某王、某某侯,上古时候,天灾人祸,食不能果腹,衣不能蔽体,何言派衍续后乎。

    上古的婚姻、嫁娶,是两种联姻制度。婚姻是母系氏族的走婚制,男到女家,昏合晨离;嫁娶是父系氏族的女出自家被男方“取”到夫家。母系氏族的子女的姓以母下传,随母姓男取女名;父系氏族,女性取男名,妻取夫妇复姓为氏称。《国语·晋语四·文公》说:“异姓而异德,异德则异类。异类虽近,男女相及,以生民也。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虽远,男女不相及,畏黩敬也。黩则生怨,怨乱毓灾,灾毓灭姓。是故娶妻避其同姓,畏乱灾也。故异德合姓,同德合义。义以导利,利以阜姓,姓利相更,成而不迁,乃能摄固,保其土房。”上古氏族早就懂得《国语》里说的道理,所以上古所有的氏族部落,都有各自的联姻氏族,也就是联盟氏族。

    自少昊氏族颛顼氏族时代时期,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发达,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父权制相继出现,已开始渐渐步入父系氏族社会。我想,虽说过去了1700多年,在女修之时,母系氏族还有一定数量的存在(直到如今泸沽湖还有母系维持的摩梭族)。母系家族:长女任家长,拥有财产管理与继承,家庭生活与工作的管理、支配;舅父代行家族监护与处事权,子女从母居,夫从妻居,以老祖母为中心,子孙与赘婿同住。父系家族:长男任家长,拥有财产管理、家属监护、主婚、外事权等,三代共居一室。父母双系制家族:长系承嗣,旁系分出;长子承袭财产、地位、家名、氏名,旁系贵族第四代便贬为平民;等级内婚。

    我的上古始祖女修,是目前的史迹、谱撰所公认可的,毋用置疑。但其以上之祖:一说是谱载“颛帝之裔孙曰女修”,史记说“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一说是“少昊(皞)氏之子女修”。要考证,亦无从下手。

如女修为高阳氏之后:

    第一代高阳氏为颛顼帝五世颛ling  ling字音玲(上土下五→→→二代高阳氏为颛顼帝六世you个you字音又(上大下有→→→三代高阳氏为颛顼帝七世焙央→→→四代高阳氏为颛顼帝八世上强→→→五代高阳氏为颛顼帝九世gou yi音苟一(上日下回上久下虫→→→六代高阳氏为颛顼帝十世住yuan音元(元面→→→七代高阳氏为颛顼帝十一世肖会→→→八代高阳氏为颛顼帝十二世美勾ge音个)→→→九代高阳氏为颛顼帝十三世卜习→→→十代高阳氏为颛顼帝十四世贵尤→→→十一代高阳氏为颛顼帝十五世祥象→→→十二代高阳氏为颛顼帝十六世佳ju音居(火居

     我们知道,女修皋陶、曾孙伯益(或言修子皋陶、孙伯益),生活在时期。自第一代高阳氏颛顼帝于公元前3790年登临帝位,至最后一代高阳氏颛顼帝于公元前3348年失去帝位止有442年,按25年为一代子裔算,计18代。其后,经帝喾氏(高辛氏)550年,帝挚氏440年,至尧氏于公元前2357年称帝;又过去232年,至于公元前2125年称帝;公元前2083年,称帝(时禹90岁,禹寿百岁),荐皋陶摄政,皋陶崩;公元前2080年伯益摄政;自帝喾氏至皋陶崩时止1260余年,也按25年为一代子裔算,计50代。也就说赵氏先祖女修即使是与最后一代高阳氏颛顼帝之间算,至少也要相隔50代。

如女修为少昊之子:

    那么,女修应属少昊氏族的哪一部呢?是子裔氏族呢?还是联姻加盟氏族?是属东部少昊青阳氏帝鸷支?还是西部少昊金天氏支?是少昊氏青阳氏本支?还是少昊金天氏本支?这些都有待深究。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里说:“少昊有四叔,曰重、曰该、曰、曰熙,实能金木与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与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

    看到这段话,当时我的心就“忽”的一下,如灵犀一点,此处之“”与我先祖“女”,有何渊源否?

    是第四代伏羲帝太昊之四子,为第六代伏羲帝少昊之四叔。时太昊任命重为句芒(勾芒,始为职名,此之前为氏名),主东方木星、龙星观测,定木星、岁星周期及命名,承昊英朱襄所立摄提格岁阴十二地支和岁阳十天干诸名;以该为蓐收,主西方金星,在青海日月山吴姖天门天枢,观测北极星和日反影、月亮一岁中的朔望周期;以修、熙为玄冥,主北方辰星观测。

    修、熙为水正,主水星(辰星)观测,并兼治水,司水土。修(脩)为蛇,熙为龟,修熙为龟蛇,也就是为玄武,为方雷氏——雷鸟氏、雷泽氏、仇夷氏的分支,对于伏羲帝太昊是为子之一。伏羲帝太昊时过二千三百年后(约公元前5175年公~元前5151年),四子后裔完成《上元太初历》,由第十九代纯血缘伏羲帝(即第73代大伏羲氏伏羲帝)风和(约公元前5221年公~元前5151年)于舞阳贾湖创制。   

    第四代伏羲帝太昊第三子曰修,修为巳,即蛇;又名玄,主冬,位在北方水位;和熙合婚而为玄武,即玄冥,主治北方;时伏羲帝太昊建木纪历,修为墨(黑)杆,柱史。

    公元前5700年公元前5400年之间,伏羲女娲氏遭到空前的洪水劫难。剩余人种在东夷地区发展人夷儵蛇风姓鬼姓支,长于洋水,形成东夷阳夷、风夷、攸夷三苗联盟。

    伏羲氏族时代末期(公元前5400年~公元前5000年),留居山东、河南丘陵地带的东夷土著,在多水地区分割成东九夷:人夷、鸟夷、风夷、阳夷······等。九夷逐渐发展为三苗九黎族团,以人方的风姓攸族为核心,以蚩尤氏族蚩尤氏为最高君长。而蚩尤氏族是东夷人方阳夷风夷中的黑蛇支,这支本字作“儵shu,音书(即黑蛇或玄蛇),也作“”、“攸”、“条”,按古文字形,意即为帝修、帝攸或帝儵、帝尤。这个修字又常与龟字上下连成一体,组成“修熙玄冥”族徽图腾。由此可知,蚩尤氏族是伏羲帝太昊子族修(儵)族的嫡系传人。蚩尤二字形,也都是蛇的象形,蛇是蚩尤氏族的图腾标志。蚩尤氏族又称九黎氏、九黎族,“九”字甲骨文里作虯蛇形,“黎”就是青黑色的海河淤泥。九黎族的水牛,叫修狃。

    炎帝氏族时代时期,任命祝融,统管四子后裔子,分派他们司掌炎帝天下的天道观测系统,奠基日月星三天观测基础,奠立四极观测基地,积累思考天地大道运行法度的经验。

    公元前4513年,轩辕氏“黄帝”邦hui似尭,下为八,音汇)釜山会盟,代神农氏称帝。轩辕黄帝氏对有功的诸侯朝臣进行册命赐姓大分封,有25个氏族部落或25人入赘、加盟到黄帝氏族,被黄帝册命了12个姓:姬、酉、祁、己、滕、葴(zhen音真)、任、荀、僖、姞(ji)、儇(xuan音宣)、衣。其中,“己”姓为少昊氏(第一代少昊,帝鸷,又名俊)四叔族及四裔子族之姓,修族为己姓巳氏。

   “己”姓:昔伏羲氏在天水初建王业,其地名“成纪”,子裔名姓氏为“纪”,意为以“己”族的历数为天维地维纲纪。及迁到东方滨海地区为东夷人方,修氏、儵(shu音书)氏、攸氏、少昊氏族、蚩尤氏族、共工氏族皆为“己”姓,或“巳”姓,或“纪”姓。夷、弟、弗等字中的“弓”字部首,皆是来自己、巳、已姓字的“蛇”、“九”、“虯”、“它”、“虫”、“几”、“虺(hui音毁”等的象形。

    经阪泉之战,少昊青阳氏帝鸷支清(帝俊氏)因入赘于黄帝氏族,被“黄帝”邦hui任命为司马东夷旧部各部。基于少昊清的开明宽松的治理方式,历一段时期的休养生息,在华北平原、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区域的各氏族迅速滋衍,不断立族分氏,以族为国,以至族国林立。其中人夷分化为人、、儵、条、巳、己等至少六国,都设立各自的天文观测中心和祭祀中心,营建各自的高、昌、个、亭、京、章(以上字为灵台的象形,是不同族国的不同形制的祭祀灵台;上古时灵台是城邦的核心建筑,有国家就须修建灵台),立天表,称“都”。

    至第三代高阳氏颛顼帝七世焙央公元前3725年~公元前3659年)总和历代的历法,“裁时以象天”,“建在北维”,处玄宫,以察北斗斗机旋运,使修熙为玄冥,并测冬至太阳晷影最长之值——“”,以及回归年开始坐标——熙光重现,“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立春,五星会于营室”,建正在寅,颁布《颛顼历》,使天、地、人、神秩序,恢复正常。以冬至太阳晷影最长之值,称为修。

    约第九代高阳氏颛顼帝十三世卜习公元前3524年~公元前3468年)时,发生了特大海侵,最高水位比今天的海平面高出5米多,冀北一片汪洋。《淮南子·天文篇》:“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淮南子·时则篇》:“北方之极,自九泽穷夏晦之极,北至令正之谷(北海丁令洋),有冻寒、积冰、雪雹、霜霰,飘润群水之野,颛顼、玄冥之所司者万二千里。”说、熙、颛顼司北辰主水。后各颛顼帝陆续迁居东北亚,被称为玄武大帝。凡祀玄武帝庙堂的,必以龟、蛇(熙、修)为其象。时中原无主,喾职能帝位,称帝,号高辛氏。

     西部少昊金天氏入赘于有蟜氏以扶木立极分阴阳的柱下史官),生蟜极;蟜极氏入赘于陈丰氏,妻握裒pou二声),生喾氏,生而神异,自言其名,自名为qun平声),《帝王世纪》说:“自言其名曰。”遂以名。陈丰氏为炎帝逢伯支姜姓,故喾氏族始祖名姜岌。姜岌生姜夏,姜夏生姜未,姜未生喾美;喾美为颛顼族子,封于伊川辛地,因而称“高辛氏”,于公元前3380年接颛顼氏帝位,为第一代帝喾氏,都大辛店。约公元前2800年,华夏境内的洪水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最后一代帝喾氏在焦虑中死去。时东夷联盟:娵訾氏、邹屠氏、畎夷氏、后羿氏、少昊氏、阳夷、风夷、鸠夷、于夷、房夷(方夷)、、玄夷、赤夷、白夷、黄夷等的长老们,举娵訾氏、邹屠氏的后裔挚执政,挚氏为帝喾氏族的嫡传子裔氏族,公元前2799年职能王位,进入帝挚氏时代。

    从第四代伏羲帝太昊第三子修,为北方天文观测柱史官,为第一代修氏;至历代:女娲氏时代、炎帝氏时代、神农氏时代、黄帝氏时代、少昊氏时代、颛顼氏时代,计4170余年,修氏后裔世袭天文观测的职业;至派衍出修氏族修夷修巳氏修己氏修已氏修蛇氏修熙氏修姒氏蚩尤氏及其他联盟姻亲氏族合婚氏姓。

    到这里,看来女修与少昊氏对上号了。伏羲太昊子,伏羲少昊叔之一修的裔族——修氏族,作为东部少昊氏族的属族,袭其号,称其后,也不为过。

    我的始祖女修之“修”字该作何解?是其名?是其姓?是其氏族的名称?

 

 

 一梦方圆几多痴,痴心能有几人知

              —————王大有先生语

 

 

【趙氏上古始祖】女修(脩)

   史记·秦本纪》说:“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帝舜赐大费皂游,曰:“尔后嗣将大出。”帝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其子或其孙)“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赢氏。”

    这里说明一点,古文章没有标点符号,出版为书前,为现代编辑者所加,断章截句全凭一家之所想,标点符号所加位置不同,其意思就差别很大。上述的《史记·秦本纪》里的第一段落,“大费拜受”后若为句符,之后的话,完全可以理解为不是描述“大费”的,而是描述另外一个人,即其子或其孙“柏翳”的。第二段落的“大费”应理解为“大费氏”或为“大费氏柏翳”本人:证据一,夏朝自启始至末帝桀,传458年;证据二,《史记·秦本纪》二段落说:“大费生子二人······,其玄孙曰费昌,···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玄孙,《尔雅·释亲》:“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就是说费昌大费的第五世,400多年,无论如何也不至于以5代就可递系的。以上仅是我个人观点,可评可笑可讥,无妨矣。

    先祖女修生大业(称为“凤凰之子)、有大费氏生活在帝舜氏时期,这二点可以肯定;而女修、大业具体生活在什么时期,因没有明确记载和新出土的考证,不能以生活在帝舜氏时期的大费上溯,只能推测。

关于“女修”的,就《史记》里的一句“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后世撰谱也是据此所述,以下为我的一点想法,且作论据:

    一.女修为帝颛顼之后裔的话,史迁理应描述为“帝颛顼之苗裔曰女修”或“帝颛顼之裔孙曰女修”,例如“太公望吕尚者,······,尚其后苗裔也。”“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庄跻者,其先楚庄王之苗裔”(《史记》)等等;而描述为“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苗裔”、“裔”字本意都是指后代子孙,但“苗裔”作为一个单独的词组后加“孙”字,不是画蛇添足,就是史迁公定有他指,因他也无其他考据,就没有作具体论述;就是拆“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句为“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意思虽明,语句却不通顺,须在孙字前加个“其”字方可连贯,但念读之,“孙”字对于该句话纯属多余。

    二.“帝颛顼之苗裔孙”,这里的“苗裔”,应指的是加盟、联姻于帝颛顼氏族的三苗氏族之裔族;而“苗裔孙”指的是三苗裔族之子孙。

    三.时颛顼氏族有裔族:高阳氏;穷蝉氏;有才子八人,称八恺(凯)氏;不才子,梼(tao音桃)杌氏;三鬼子,当是与炎帝氏族结盟的鬼姓;老童(或卷章)氏;重氏;黎氏;季禺之国;淑士氏;叔歜(chu音处)国;伯服氏;三面氏;中bian国(有叫中轮国);苗民;鹳兜(头)民;有子名嘘,即噎、噎鸣,炎帝裔,及其他与颛顼氏族联姻结盟合婚的氏族姓氏。

    四. 上古华夏,姓为族称,氏为地称,或反转来,因族祖得姓,因居地得氏;氏为族的分衍,为姓的支派。故女修,应为女氏或修氏、修姓,我认为应是修族嫡系修氏己姓(伏羲氏裔之姓),而“修”是祖族嫡传之姓氏、嫡传之族名,按上古氏族社会传统,此氏此名,万世不变。我始祖女修当是其族的酋长、首领,继承祖氏和族名,而太昊之子修应为男性,所以,后裔的“修”作为女性,以冠名“女”字别于始祖“修”;亦或写《史记》者司马迁因不知其名,就以其氏族之名称焉。

    五.伏羲氏时期:重、该、、熙是第四代伏羲帝太昊之四子,为第六代伏羲帝少昊之四叔,时太昊任命重为句芒(勾芒,始为职名,此之前为氏名),主东方木星、龙星观测,定木星、岁星周期及命名,承昊英朱襄所立摄提格岁阴十二地支和岁阳十天干诸名;以该为蓐收,主西方金星,在青海日月山吴姖天门天枢,观测北极星和日反影、月亮一岁中的朔望周期;以修、熙为玄冥,主北方辰星观测。修族居冀、鲁一带;后世,往西迁河南丹水流域、甘肃三危,一部南迁云梦大泽、西据巫山。《山海经·海内经》:“西南有巴国,大皋(太昊)生咸鸟,咸鸟生乘釐乘釐司水土”《路史·后纪一》),乘釐生后照,是始为巴人。”咸鸟即巫咸、巫臷(die音叠),后世有名攸,即青黑色的蛇,“修蛇”或“巴蛇”,青蛇图腾;有名虪,黑虎,“虪”字出自“儵”字,为大皋(太昊)虎族裔黑虎支。时有蟜氏为后照开明氏的子裔族(风姓-任支-仇夷氏-巴蛇族支),蛇虎图徽,居甘、青、陕、川一带,有修氏居于桥山;少典氏入赘有蟜氏,妻任姒--生炎帝魁隗氏于姜水,妻附宝--生轩辕氏酋长黄夷于姬水。

    六.炎帝氏·神农氏·蚩尤氏时期:任命祝融,统管四子后裔子,分派他们司掌炎帝天下的天道观测系统,奠基日月星三天观测基础,奠立四极观测基地,积累思考天地大道运行法度的经验;居山东、河南一带,以攸族为核心的三苗九黎联盟,以蚩尤氏为最高君长,本字做“儵”,也作“修”、“攸”、“條”,为太昊子修(儵)族的嫡系传人;时九(即尤,蛇的象形)黎族的水牛,称谓“修狃”。   

    七.黄帝氏族时期:黄帝封少昊氏四叔裔及四裔子修氏为巳、己姓;阪泉之战后,南逃的三苗九黎氏族中,有一部分进入荆州水乡,蚩尤修氏族居于巴水北面一带。  

    八.少昊氏族时期:修氏国(或修国)为人夷分化的族国之一,居黄海海岸线一带。

    九.颛顼(高阳氏)氏族时期:约公元前3503年后,渤海、黄海水位下降,华北平原洪水退却,第八代颛顼(12世)帝美勾,以少昊(一世)四叔裔重为木正-句芒-司历法总正,该为金正-蓐收-司太白星,修、熙为水正-玄冥-司水星北辰,四叔裔世不失职;黎为火正-司大火星-为百工之长。

    十.帝喾(高辛氏)氏族时期:修夷为东夷联盟之一,居黄海海岸线一带。

    十一.帝挚氏族时期:修夷为东夷联盟之一,居黄海海岸线一带;随着海侵向内陆推进,随各氏族集结到济南历城到淄博潍坊以南一带。

    十二.帝尧(陶唐氏)氏族时期:时少昊青阳氏族,居于今河北唐县东清风店及清苑、安次南永清及武清、昌黎一带;时修氏族亦已式微,概修氏族应居于世为联盟姻亲族的少昊青阳氏族居邑附近,或大概在今安国、安平、安新(新安)、安州、文安、北安次及固安一带(上古氏族每一次迁徙都是和姻亲氏族在一起的,除非人为的因素)。高辛氏(帝喾之一)有莘氏女修巳(姒)志与鲧氏合婚,生子大禹,此修巳氏为茂汶羌族炎帝共工氏黑蛇部支。

    十三.据《史记·封禅书》:秦襄公作西畤——祠白帝,秦文公作鄜畤——用三牲祭祀白帝,秦献公作畦畤——祀白帝,白帝即金星氏,少昊(皞)之父,此处意指祭祀少昊;秦宣公作密畤——祭祀青帝,青帝即青龙帝、苍龙帝伏羲(以龙纪历),此处意指祭祀太昊;秦出嬴姓,奉少皞(昊)为上帝,兼祭太皞(昊)、炎帝、黄帝,但不祭颛顼。

    得出结论:修氏族与黄帝氏族、颛顼氏族只有联盟关系,臣属、属族而已。第四代伏羲帝太昊(大皋)第三子——修的长女为修氏一世祖,女修当为伏羲帝太昊三子修的嫡系裔族蚩尤氏——修氏族的嫡系裔孙;又因修氏族历世多不显达,出了个蚩尤氏族又被黄帝氏族渲染成凶神恶煞,又因上古年代久远,以致世系递传踪迹凤毛麟爪,只有在无觅处,遍访蹊径。

    时如《史记》所述:一天,修氏族酋长女修在家中纺织,少昊青阳氏玄鸟氏族的一个英俊的青年酋长经过,并与她相识,互道短长,两情相悦,遂生儿子大业。

    儿子业应为业氏始祖,大业之名为氏族酋长首领的意思;上古时候,在氏族酋长首领名前加“大”字,以表尊敬,例如:大皋(太昊、太皞)——皋(昊、皞)氏族的酋长,大庭——庭氏族(即共工氏)首领,大典——典氏族的酋长,大隗——隗氏族首领,大禹——禹氏族的酋长等等。

    而修氏族继续由女修的长女传承。。。。。。

    后有:脩城、脩国、脩县(今河北景县)、修泽、修鱼、修水(今内蒙古兴和于延水)等。而南方的修水、攸县等应属南迁的蚩尤氏修蛇族后裔。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九》说:“又东过脩县南,又东北过东光县西,清河又东北,左与张甲屯绛故渎合,阻深堤高鄣,无复有水矣。又径脩县故城南,屈径其城东。音条,王莽更名之曰脩治,《郡国志》曰:故属信都。清河又东北,左与横漳枝津故渎合,又东北径脩国故城东。汉文帝封周亚夫为侯国,故世谓之北脩城也。清河又东北径邸阁城东,城临侧清河。晋脩县治,城内有县长鲁国孔明碑。 

     《景县志》:远古的(tiao,音条)地,是由古黄河、漳河冲击而成。尧舜时,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古老的历史文明。商朝时为脩氏的领地,故景县旧时称作“脩”。

    《地理风俗记》曰:“修县西北二十里有修市(氏、巳)城,故县也。”

    脩、修、条(條)、攸、儵,字皆出一源,同一字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