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红瓷是传统陶瓷中的艺术珍品,属于元代中期景德镇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 釉里红,创烧于元代,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是将含有金属铜元素为呈色剂的彩料按所需图案纹样绘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在135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釉里红分为釉里红线绘、釉里红拔白、釉里红涂绘。釉里红涂绘是以铜红料成片、成块地涂绘成一定的图案花纹。 高48cm 底部直径13.5cm 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但数量极少,可谓凤毛麟角。原因是铜离子对温度极为敏感,在窑炉中火候不到,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销过铜离子便挥发,从釉层中逸出,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干脆退色,纹饰不连贯。当时烧柴窑很难控制窑温,只有凭把桩师父的经验与取出火照对比,无法大规模生产。而且元人尚白,汉人尚红,民族认同感也有别,所以釉里红产量一直很小。 该对梅瓶造型优美,器型完整无缺瓶口花口状,肩部圆而丰满,以下渐缩腰至胫部,足略外撇,底部露胎为浅圈足。整器以瓶口、肩部、上腹、下腹和底部五段相接。风化程度自然,局部缩釉块呈现浓重的火石红,如鲤鱼和鳜鱼的背部。从眼观和手摸,均能感觉出不平感,整个图案设计饱和,主次分明,笔墨潇洒淋漓。细密的水藻纹的飘洒姿态,鱼儿背鳍、尾鳍等处分水画得透明状,尤其神态的凶猛,更是元代瓷器画工的顶峰水平。 当今,在仿品、赝品充斥市场的情况下,如何鉴别元代瓷器,有关经典著作和专家们的经验是我们向上攀登的阶梯,这应是业余收藏者的必修之课。而更多的鉴识则来自于个人长期的、实际的、更广泛的探索。 另外要提醒的是,在鱼目混珠的瓷器收藏市场,复制品、高仿品大量充斥市场,在利益驱动下,愈演愈烈,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杀伤力,对于收藏者来说,如何评价古代瓷器价值,如何识辨真假、去伪存真就成了收藏者必经的一道门坎。 釉里红近年成交记录 元 釉里红云龙纹大口梅瓶 14950万 【成交价】2017-01-5 明洪武 釉里红云龙纹双龙 11880万 【成交价】2016-06-23 元 釉里红凤穿牡丹纹刻花 9200万 【成交价】2013-06-23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牡丹 7852万 【成交价】2006-05-30 元 釉里红凤穿牡丹纹玉壶 7245万 【成交价】2015-10-27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莲牡丹 5520万 【成交价】2015-06-23 明洪武 釉里红开光式「寿 4098万 【成交价】2016-04-07 元代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 3850万【成交价】 2014-12-02 釉里红宝花纹环带蒜头扁瓶 3335万 【成交价】2014-06-08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莲纹执 3220万 【成交价】2013-06-23 明洪武 釉里红岁寒三友玉 2760万 【成交价】2011-06-08 釉里红孔雀牡丹纹花口盘 1980万 【成交价】2007-10-11 明洪武 缠枝牡丹纹釉里红 1853.5万【成交价】 2007-07-10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 1804万 【成交价】2016-05-28 感谢您抽出·来阅读此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