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蓟县:白塔寺访古

 璇琮坑 2017-11-18
蓟县白塔寺访古
 P1 白塔寺位于天津蓟县,此寺因建有一座白塔而成,是著名的佛教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白塔结构巧妙,形制精美,为不可多得之宗教艺术精品。
蓟县白塔寺访古
 P2 传说,1932年,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到蓟县考察时,对白塔进行过考察,以梁思成慧眼,他观察出独乐寺、白塔和蓟洲古城的关系,借十一面观音之眼,看出寺、塔、城的规划设计构思,作了高度的评价。蓟县白塔寺访古
P3 于白塔的创建年代,史书上没有确切记载。根据历史文献和现有碑记所记载,在辽清宁、明嘉靖、隆庆、万历和清代乾隆年间都进行过较大规模的维修。蓟县白塔寺访古
P4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皇帝寻着先人的足迹,衣袂飘飘地来了,钟情于白塔这幽深篁竹,从此结庐青山,寄情山水,怡情古卷,享无穷诗意。激情中的乾隆皇帝特由“直隶总督梁公肯堂奉旨重修白塔”,并立了“奉旨重修观音宝塔”石碑
蓟县白塔寺访古
P5 千古一帝御驾亲临,五十三参、白塔前的那一了御碑见证了乾隆帝王的踪迹。
蓟县白塔寺访古
P6 在无限悠长的时光里,从辽乾统九年(1109年)到独乐寺沙门立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幢,在白塔塔室门洞东侧墙上,还保存一块明代嘉靖年间“重修渔阳郡塔记”石碑,它们共同诉说着古塔的风云岁月,历史沧桑。
蓟县白塔寺访古
P7 白塔很多细节编织了一段锦绣,任去秋来,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光华灿然。
蓟县白塔寺访古
P8 梁思成在《蓟县观音寺白塔记》一文中描摹过:“登独乐寺观音阁上层,则见十一面观音,永久微笑,慧眼慈祥,向前凝视,若深赏蓟城之风景幽美者。游人随菩萨目光之所之,则南方里许,巍然耸起,高冠全程,千年来作菩萨目光直焦点者,观音寺塔也。
蓟县白塔寺访古
P9 原来,白塔塔的位置,以目测之,正在独乐寺之南北中线上,自阁远望,则不偏不倚,适当菩萨之前,故其建造,必因寺而定,可谓独乐寺中之一部分。
蓟县白塔寺访古
P10 1976年,唐山地震时,白塔受到严重破坏,塔刹震落,塔身多处震裂。
蓟县白塔寺访古
P10  1982年,国家进行了抢救性维修,发现古塔已经过两次包砖大修,并于塔内找到舍利石函,石函三面刻有铭记:前面是“中京留守兼侍中韩知白葬定光佛舍利一十四尊。”右面“守司空辅国大师沙门思孝葬释迦佛舍利六尊”。左面“知州守太子太保秦签葬定光佛舍利二尊。清宁四年岁次戊戌。四月二日记”。得知该塔为辽清宁四年(1058年)重建。
蓟县白塔寺访古
P11 该塔为辽清宁四年(1058年)重建。石函中藏有金、银、水晶、琥珀、瓷器、玉器等一百多件文物,其中有不少罕见的珍品。塔的平面为八角形,全高30.6米,外观分作须弥座、塔身、覆钵、相轮、塔刹五部分。
蓟县白塔寺访古
P12 塔座高近6米,平面八角形,下半部由巨大的花岗岩条石垒砌,其上用砖砌作覆盆形和枭混线,上面收为束腰的形式。蓟县白塔寺访古
 P13   束腰处用砖砌壶门二十四个,内镶舞乐伎浮雕,舞伎高髻长裙,翩翩起舞,乐伎手持各种乐器,共同协奏,壶门两侧雕供养人,手托果盘、鲜花,共同构成严肃而欢快的礼佛场景。
蓟县白塔寺访古
P14 八个转角处有硬朗汉雕像,双手上举,似在努力支撑塔身,生动活泼。束腰壶门之上,是转雕斗拱和双重栏杆。在高大华丽的须弥座上置八角亭式塔身。蓟县白塔寺访古
 P15 时至今日,蓟县白塔寺不仅保留了纯正风味,更有长命百岁、家运延长的美好寓意。每当新年之际,当地人们来此祈愿安康。蓟县白塔寺访古
P16 蓟当地人寻一处幽静,在白塔下袅袅的茶烟之中,冲淡浮尘烦事。
                          蓟县白塔寺访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