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护人际关系技巧:随机应变打圆场

 阿离777 2017-11-18

在打圆场时,作为圆场之人应当理解争论双方的心情,辩证地看待问题,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得体地“扬长避短”,用巧妙的语言去作解释,通过“扬长”引领别人换个视角,对先前不满意的事进行一番变位思考,让对方从一个新的角度去体会佳妙之处,从而高高兴兴地接受自己的观点。

在我们生活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尴尬的场合,在这些场合中,如何去很好地打圆场,就显得非常重要,不但能提升我们的人际关系,还能让大家气氛融洽。

维护人际关系技巧:随机应变打圆场

张超、李伟和赵凡三人约好了周六上午9点去书城买书,并把碰头地点定在书城。9点整时,张超和李伟准时到达,可是等了半个多小时也没见赵凡的影儿。他们便进了书城,没想到在书城里面见到了赵凡。急性子的张超责备道:“我们在外面等了半个多小时也没见到你的鬼影子,天寒地冻的,原来你一直在里面溜达呢!”赵凡也急了:“我8:50就到了,一直在里面等你们!这么冷的天我总不能在外面傻等着吧!”两个人各说各的理,谁也不让谁。

这时,李伟打圆场道:“其实都是误会,大家谁也不想耽误对方的时间。”接着他对赵凡说:“张超今天穿得少,在外面等你时冻得直跺脚,发发牢骚也是情有可原。”然后转头对张超说:“人家赵凡也没有违约,比咱俩还先到十分钟呢。都怪咱们三个人没把碰面的地点是在书城门口还是里面说清楚,才造成了这个误会,下次可都得长记性啊!走吧,买书去。”

李伟这么一说,两个人的怨气果然消了,一起开始了快乐的购书行动。

幸亏李伟及时打了圆场,才避免了双方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可见,在生活中,会打圆场多么重要。

和别人聊天时,当他人发生矛盾起争执时,夹在中间的滋味是比较尴尬的。作为争论的局外人,就应当学会随机应变地打打圆场,从而让双方的矛盾得以化解。

不过,在打圆场的时候,一定注意,就是不要偏,不要倚,要让双方都觉得你没有偏向。否则,你的圆场恐怕就是火上浇油,还不如不说。像上面例子中的张超与赵凡争执不休,李伟在打圆场时,就没有轻率地厚此薄彼,而是提醒他们求同存异,互谅互让,从而缓解了双方的对立情绪。

有个理发师傅带了个徒弟。徒弟学艺3个月后,便试着给顾客理发。

徒弟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着镜子摇摇头说:“头发留得有点短。”徒弟不知道该如何应答。师傅笑着解释说:“头发短,可以使您显得精神、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顾客听完,欣喜而去。

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顾客还是摇摇头说:“头发留得有点长。”徒弟也不知道该如何应答。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藏而不露,跟您的身份很相符。”顾客听完,高兴而去。

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边付款边埋怨:“用的时间怎么这么短,不到20分钟就完事了。”徒弟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应答。师傅马上笑着解释说:“如今,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时间。您何乐而不为呢?”顾客听了,欢笑告辞。

徒弟给第四位顾客理完发,顾客边交款边嘟囔:“剪个头怎么花了这么长时间,都快1个小时了。”徒弟心中慌张,不知所措。师傅马上笑着抢答:“为‘首脑’多花点时间是很有必要的。”顾客听后,大笑而去。

故事中的这位师傅,真可谓是一位“打圆场”的高手,每次得体的解说,都使徒弟摆脱了尴尬,让顾客转怨为喜,高兴而去。他成功地“打圆场”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事实上,在聊天讨论的过程中,需要灵活应变地打圆场的事情往往很多。因此,生活中,应当学会灵活地打圆场。

“打圆场”与“和稀泥”不同,它是从善意的角度出发,以特定的话语去缓和紧张气氛、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语言行为,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打圆场”应“扬长避短”。工作与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包含着两重性,其中的对与错、利与弊是相对的。所以在打圆场时,作为圆场之人应当理解争论双方的心情,辩证地看待问题,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得体地“扬长避短”,用巧妙的语言去作解释,通过“扬长”引领别人换个视角,对先前不满意的事来一番变位思考,让对方从一个新的角度去体会佳妙之处,从而高高兴兴地接受自己的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