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札记(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老鄧子 2017-11-19


本文正文及注释内容来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一书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注释〕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认识就产生了。「恶」,指丑。「已」,苏辙本作「矣」,「已」「矣」古通。

王安石说:「夫美者,恶之对;善者,不善之反,此物理之常。」

范应元说:「傥矜之以为美,伐之以为善,使天下皆知者,则必有恶与不善继之也。」

吴澄说:「美恶之名,相因而有。」

陈懿典说:「但知美之为美,便有不美者在。」

王夫之说:「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生于一致,故方有『美』而方有『丑』。」


一点想法

老子拈出的这两对概念,恰指向人的两种基本关系:「美」与「恶」,指向人的内在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善」与「不善」,指向人的外在关系——人与他人之间互为主体的关系。


「美」是什么呢?我觉得,美是人的内在更深邃的体验,是意识发展过程中更高的价值取向,是人自我独立、自我净化、自我超越的原动力。从婴儿到成年,人的意识从物质我、情感我、概念我、理性我不断成长及超越,直至灵性我乃至神性我;人对「美」的认识,也在这个进阶过程中渐次生发并不断升华。当意识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再回过头看,过去以为的「美」已经褪色乃至变质,「丑」于焉而生。故「美」与「丑」,是一对相反相因的概念。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正是因为很多时候人不知「美之为美」,故也不知「丑之为丑」,因此我觉得老子此话,实意在勉人提升自我的审美意识,更进一步说,是勉人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因为「美」与「丑」的体验并非自然可及之事,必要人在意识领域经过艰苦登攀更上层楼,才能渐次开悟、渐次领略。


转而想到当今的教育问题。如今儿童教育也好,成人教育也好,无不迫切而功利,宣称提升这个能力、那个能力,要之而言,均是取媚于世界的能力。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呢?是人与自我相处的能力,是审美的能力。「美」之于人,犹如空气和水,使他的灵魂充盈润泽,使他得以坚定不移、优游不迫地面对人生之路的每一次分岔和崎岖。可我们的教育,从没有这等觉醒;所以我们的民众,终是戚戚然、惶惶然、喧喧然。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注释〕

有无相生:「有」「无」,指现象界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而言。这里的「有」「无」和第十一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有」「无」同义,而不同于上章(一章)喻本体界之道德的「无」「有」。

恒也:今本缺「恒也」两字,据帛书甲、乙本补。


一点想法

老子已经说过,道可道,非常道。「道」,或说「真如实相」,是非二元的,不可言说的。


但当「神」试图认识自己,当我们试图谈论「道」或「实相真如」,我们别无他法,只能利用概念。而概念的本质就是二元的,且必须是二元的,否则思考和表达将无法进行。


譬如,我们试图谈论一棵树。我们的心智先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个片段上,将它从背景中提取出来,由此获得一个特定形象;然后我们向外界表述这个特定形象,此时我们只能借助一个概念,我们称其为「树」,这个概念即我们当前心智活动的映射——一个与其背景截然切割开来的形象,它与它的周遭是二元对立的,是「树」与「非树」的关系。


我们对于具体概念的把握离不开二元论,对抽象概念的把握也同样离不开二元论。譬如,我们试图谈论「有」。当我们说「有」一棵树,此时如果我们意识里从未留存过一棵树都没有的场景形象,如果没有「无」作为对照,我们的心智将根本无法处理「有」这个概念。这样的一组概念,只有互为参照才能产生意义,才能支撑人的思考和表达。


而「实相真如」既不是有,也不是无,既不是难,也不是易……《心经》云,「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因此所谓「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说到底不过是心智的一场「我与我周旋」的游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圣人:这是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其人格形态不同于儒家。儒家的圣人是典范化的道德人;道家的「圣人」则体任自然,拓展内在的生命,以「虚静」「不争」为理想的生活,鄙弃名教,扬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甚至包括伦常规范在内)。

钱钟书说:「老子所谓『圣』者,尽人之能事以效天地之行所无事耳。」


无为:顺其自然,不妄为。


不言:不发号施令。「不言之教」,意指非形式条规的督教,而为潜移默化的引导。



一点想法

《说文解字注》解「圣」:「汝潁之閒謂致力於地曰圣。此方俗殊語也。致力必以手。故其字从又土會意。」从这个字的渊源来看,「圣」即致力于地的人。


有意思的是,老子又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我觉得目前对《道德经》中「圣人」一词通常的理解是大有偏差的。老子的「圣人」,即「道我合一」之人,约等同于佛家「梵我合一」之「佛」。


「无为」,我认为并非后来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对待客观世界的不作为、不妄为;「不言」,也并非「不发号施令」之意。「为」与「言」,均是人心智活动的指向。如前面说过的,人的心智活动唯有借助二元论的概念符号才能进行;但二元论其实是从一个世界中分割出两个世界,区分物我,区分内外,区分主客,因此在我们遵照心智的指令「为」与「言」时,必然会遗漏和失落什么——我们陷入我们的心智精心绘制的实相地图中,而忘了实相真如究竟是什么。这却是老子清醒而警惕的地方,因此他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超越概念与符号的奴役,而不是为之蛊惑和驱使。


老子进一步解释说,「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段话很耐参详。


古来论精神有三重境:第一重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如果从意识进阶的角度来看这几重境,那么第一重境大概相当于理性阶段——被概念符号紧紧束缚的小我;第二重境大概相当于灵性阶段——挣脱概念符号束缚,拥抱实相真如的大我;第三重境大概相当于神性阶段——与实相真如(概念符号即实相真如)合一的无我。我觉得老子的这段话中,万物「作」「生」「为」「功成」「不去」对应着第三重境,皆是实相真如(即「道」)的完美示现。「始」「有」「恃」「居」对应着第一重境,即人在二元心智操纵下的妄动妄念。老子说「弗始」「弗有」「弗恃」「弗居」,乃是说「圣人」与道合一,安住于神性的最高意识境界,不生第一重境的妄动妄言妄念,于兹乃得圆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