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书谱》: “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 这句话在语感上给人的直觉,是孙过庭要强调草书与真书(楷书)是而且“不同”的,甚至有“对立”的成分。 草书的要领有一条叫 “解散楷法”,也就是要尽量摆脱楷书的提按顿挫使它“流而畅”,草书与楷书在“形质”上究竞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呢7孙过庭说了:楷书的特征是“点画”,而草书的特征是“使转”。这两种书体的艺术形式特征,是楷书用笔如登山,草书挥毫走平地,它们各以自己独特的“形质”表现不同的“情性”。真书中,“点画”是一些平铺直“刷”的线条;“使转”是一些具有垂直运动所造就的线条;在草书中,“点画”是一些“提神”的东西,犹如“画龙点睛”之笔。在以“使转”为主要表现手法的草书中,愤然一笔,“点如高山坠石……”。 “草以使转为形质” “使转不存,草书焉立”! 掌握了“使转”,就掌握了草书的特质和真谛,可惜很多人对这藏在四六句中看似平平的重要提醒视而不见失之交臂。他们一辈子沉溺于点画的“顿挫起落”,用楷书的笔法来写草书,提一下按一下如挖坑播种,深一脚浅一脚如夜行泥沼。 《书谱》里孙过庭关于真书、草书的短论,确实是独到、精辟的“点睛之笔”。他提出草书与楷书的不同之处,正在于“草以使转为形质”这个主要肯綮。它既抓住了草书的本质特征,对那些写草书仍象楷书那样注重“点画”提按的人,也是一种纠正和提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