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经络、查穴位在我们公众号首页的右下角有一个“穴位查找”的工具,你点进去就可以了,更可以学到很多不一样的经络穴位知识。 1、艾灸真和暖水袋差不多吗? 朋友这几天姨妈到访,暖水袋不离身,据说放小腹上,痛经能缓解好多。 她说:“你看我这一个热水袋就能搞定,而且暖一会儿,后背和四肢都开始隐隐出汗。我看就是古人因为没有热水袋才想出艾灸这么麻烦的东西的吧。”
我直接一句话把她噎了回去:“活该你痛经,你看你用了这么久热水袋还不是乖乖痛着..……” 相信还是有不少朋友认为艾灸和捂暖水袋原理相同的。从热力刺激的原理上来说,也确实和艾灸一样。受寒后暖水袋确实可以很好缓解,而且干净便捷环保。 不过暖手袋与灸法是没法比较的。暖水袋仅仅靠表面化的热辐射,根本没法渗透到体内。除了暖和热以外感觉不到任何其它感受。 而艾灸在燃烧时,能释放出大量的辐射能谱,从而促进人体某些生理变化,而且艾灸热力比较集中,能高效率地刺激某穴位,受灸的人会有 酸、麻、热、痛、针刺、气息走串等多种现象。这种就是我们说的灸感。 暖水袋哪有中药渗透? 另外,艾灸起作用,艾的药性起了很大作用。 药典记载:艾叶性味苦,微温,无毒 。归肝、脾、肾经,是中药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条经络的药物,而且燃点低,释放热量大(热量大于其他材料如烟草、纸、香等),燃烧时间长(不起明火,主要是慢速燃烧发热,等特性。因此最终被选为灸疗的最佳药草。
《庄子》载:“越人熏之以艾。” 孔璠之《艾赋》中:“奇艾急病,靡身挺烟。” 《名医别录》记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 2、为何只有“艾热”能治病? 有人会想,既然都能通过辐射刺激穴位,那用电子刺激岂不是穿透力更强?电子艾灸省心、不用点,还没有烟 ,多好。
首先我们要明白,“灸”字下面是一“火”,不燃烧何来的“灸”之说?
研究发现 ,艾条燃烧时会散发一种类似红外线的辐射波可激励人体穴位,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提高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免疫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 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简单说就是促成老旧病态细胞组织代谢,替换新生健康细胞。
从电子艾灸仪宣传图中,它们自称利用独特设计独特技术,对艾绒进行“闷烤”,有的是红外线装着,有的是半导体发热等等。基本是用电发热,其机理和电热炉或者电吹风没太大差别。
同时电子艾灸仪只能模拟红外线光谱,前面我们有讲过 ,艾火散发的热辐射是类似红外波。这一字之差造成灸疗的效果天差地别。同时艾叶燃烧后的生成物种含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渗透肌肤内。 3、艾灸虽然结束,但效果还在继续 真正坚持做艾灸的人都知道艾灸时,体内会出现不同的感觉。也就是我们说的灸感。当艾条接触皮肤后,根据时间的长短及体质、病症的差异会产生以下三种不同热的传导效应。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的感觉;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的感觉; 3、传热,灸热以施灸点开始循经络向远部传导,甚至直达病灶。感觉局部不热(或微热)而远部热,也就是施灸部位不热 (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感觉很热;表面不热(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很热; 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其他非热感觉,例 如酸、胀、麻、热、重、痛、冷等;
这些灸感、有些在您艾灸的过程中就能立刻感受到,有些虽然灸的过程中乃至结束,都没有任何反映,但是在夜晚睡觉或者灸后的一段时期内,能够表现出来。这个就是因为艾灸在施灸后,虽然艾火熄灭,但是辐射波已经被经络吸收,传导,促使体内新陈代谢循环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暖水袋、电子艾灸仪这些简单的热辐射,是完全做不到的。 艾灸虽然结束,但效果还在继续。暖水袋凉了以后剩下的只是一袋凉开水,艾条灭了以后 ,你的机体细胞却获得了新生。 4、我们到底需要艾灸到什么程度? |
|
来自: wangqiulan > 《艾灸贫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