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弦上音 松风漫诗心 杨宗稷旧藏松风 琴赏析 Apprec.1a 赏鉴 泠泠弦上音松风漫诗心 杨宗稷旧藏松风琴赏析 松风琴名之由来 历史上,相传嵇康作《风入松》曲.唐代皎然 有《风入松歌》:'西岭松声落日秋,千枝万叶风飕飑. 美人援琴弄成曲.写得松间声断续……'明显可知 是松间抚琴之咏.而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诗:'盘 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皎然月色之下独 坐磐石,'松风'或为曲名,或为琴名,亦或是松涛 相伴中抚琴之境.在历代诗词中'松风'便常常成 为一种听琴,抚琴的意象. 此琴即以'松风'为名.琴背项间铭'松风'二字, 下铭: 忽乎青蓣之末而生有,极于怒号万窍而实无. 失其荡枝盘叶,霎而胜其枯.风鸣松耶,松鸣风耶. 山谷铭.东坡书. 据杨宗稷铭文可知是黄庭坚的诗文.查阅《黄 庭坚全集》正集卷二十一有《张益老十二琴铭》其 中有《松风》:'忽乎青蒴之末而生有,极于怒号万 窍而实无……'(《黄庭坚全集》正集卷二十一539页,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的诗文.而《苏轼全集》 文集卷十九中亦有《十二琴铭?松风》(《苏轼全集》 文集卷十九102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1/6页
之诗,文字略有出入. 这里有个小问题而不得其解,如苏轼已有《十二 琴铭?松风》诗,杨宗稷为何还要集东坡字后再以 黄庭坚的诗文来与琴铭文.后来偶然翻阅《琴书大全》 得见其中摘录历代关于古琴诗文的篇章,录有《黄 庭坚十二琴铭并序》的文字.此时方悟,作为琴家 常以琴书为伴,'山谷铭'的文字当源于《琴书大全》. 杨宗稷喜'松风'二字,便集东坡'松风'二 字为琴命名,而后在《琴书大全》中看到黄庭坚曾 作《d-二琴铭?松风》,心感机缘巧合,于是将黄庭 坚关于松风琴的题铭又刻于自己的'松风'琴上. (此诗为黄庭坚《十二琴铭》中的一首,《琴书大全》 066 琴文>卅一,后杨氏录入《琴话》四卷之中,见 《杨氏琴学丛书》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55 页)他提到'良材妙墨,天然巧合,非作伪也',这 一 切都是机缘巧合和文人的情趣,'予不屑以赝鼎欺 人也'.至此关于'松风'琴上的题名似乎有了头绪. 苍枝翠叶,郁郁千古.汲天地清华之气而回荡 其胸.'风鸣松耶''松鸣风耶',松风并为古琴之悠 远而丰富的意象,也成为杨宗稷所藏这张宋琴的雅称. 松风琴之流传 此琴为民国时期被誉为民国古琴第一人——杨 宗稷之旧藏,着录于《杨氏琴学丛书?藏琴录》:孔 子式,面极西牛毛冰裂纹,底小蛇腹断.池内右刻: '明崇祯丙子古吴张睿修重惰.'左刻:'九嶷山人再 斫.'池上径二寸松风二字.又径寸行书云:'忽乎 青蓣之末而生有,极于怒号万窍而实无.失其荡枝 2/6页
盘叶,霎而胜其枯.风鸣松耶,松鸣风耶.'款署山 谷铭,东坡书六字.池旁题云:松风庚戌春得于厂 肆.内题:'明崇祯丙子古吴张睿修重修.'有金石声. 因集东坡书松风字名之.后得山谷松风铭,暇时复 集东坡书题于池上.良材妙墨,天然巧合,非作伪也. 此琴原有金石声,颇坚洁,再斫后松透非常,以形, 音韵,断纹论皆逼真宋物,又得黄铭苏字,更可以 乱真.有谓漆去池旁题识者,予不屑以赝鼎欺人也. (《杨氏琴学丛书》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386页) 杨宗稷(1863-l932)字时百,自号'九嶷山人', 近代琴学大师,中国古琴重要门派'九嶷派'创始 人.现代着名古琴大师管平湖是其弟子.杨氏一生 着书颇丰:《琴粹》,《琴话》,《琴谱》,《琴学随笔》, 《琴余漫录》,《藏琴录》等.后人合刊为《琴学丛书》. 观其《藏琴录》可知杨氏一生藏琴之多,着名的彩 凤鸣岐,来凰就是杨氏旧藏.现在杨宗稷的旧藏绝 扬塞蕉l煎拦茎丝茎塑 星蔓塑丛堑,壁鱼堕! 蚌徽,碧玉轸足.琴形规整, 茎亘遘查生墨筮墨堑!茎 鏖煎吏堡堕筮堂堑 塞蕉!夔 茎:?幽旦童: 尾宽.14cm厚:57cm 大部分都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民间所见寥寥无几. 此松风琴的第二位收藏者是杨宗稷的生前好友 王式通. 王式通{1864—1931)又名王仪通,字书衡, 3/6页
山西汾阳人,原籍浙江绍兴.光绪戊戌科进士,历 任编书局,学务处等职.1906年赴日本考察教育. 归国后任内阁中书,调任刑部山东司主事,安徽司 员外郎,大理院推事,大理院少卿等职.民国改元 后曾任司法部次长,袁世凯总统府内使,政事堂机 要局长,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参议,国水利局副 总裁.1925年后任清史馆编修等职,自着《志童诗 文集》,《刑法志》,《邦交志》,《弭兵古义》,修撰国 史,清史,四库书目等,又从徐世昌撰辑《清学儒案》, 《清诗钞》等. 王式通与杨宗稷相交甚久,光绪年间张百熙担 任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邀约杨宗稷和王式通起 进京共襄学务.公务之余两人常在起谈诗论琴, 相处甚欢.甲寅之时杨宗稷所着《琴话》四卷付梓 在即,王式通专门为《琴话》作序.序言中仍相忆 十多年前一同于京师共事之情.(《杨氏琴学丛书》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l2月53页)松风琴龙池 与凤沼之间铭文'庚午上元节,书衡先生雅鉴.杨 宗稷敬赠'.辛丑至庚午近三十年,杨宗稷与王式通 两人之谊,可见一斑. 王式通过世之后,由王式通之子王荫泰将琴转 赠给民国时期福建文豪何振岱.何振岱(1867—1952) 字梅生,号心与,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侯 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人.师从名儒谢章铤.不 但诗文出众而且书画琴艺亦名誉当时.王式通生前 与何振岱多所交往,并敬慕何振岱深微淡远,疏宕 幽逸的文风.身后遗愿请何振岱订正文稿.王式通 之子王荫泰在铭文中提到'梅生世丈高亮渊静,喜 弹琴,与九嶷山人齐名.'虽有恭维,但何氏琴艺亦 4/6页
是闽地屈指可数的名家.此琴为何氏所有也是物有 所归. 松风琴之鉴赏 琴为仲尼式,桐木所斫,鹿角灰胎,蚌徽,碧 玉轸足.琴长l23.5厘米,额宽20厘米,尾宽14厘米, 厚5.7厘米.琴形规整,项,肩成弧有度,腰间线 条直爽与琴身相一致.琴面满布牛毛纹和冰裂纹, 琴底满布蛇腹纹,保存状况与《琴学丛书?藏琴录》 中所载无异.龙池左右有杨宗稷的铭文: '松风,庚戌春得于厂肆,中题明崇祯丙子古 吴张睿修重修,有金石声.因集东坡松风字名之. 后得山谷松风铭,暇时复集坡公书题于池上.良材 妙墨,天然巧合,非作伪也.壬子祀毫目,九嶷山 人杨宗稷识于宣南后二十四琴斋.' 龙池下方杨宗稷铭文: 庚午上元节书衡先生雅鉴,杨宗稷敬赠. 凤沼左右有王荫泰的铭文: 梅生世丈高亮渊静,喜弹琴,与九嶷山人齐名. 此琴为山人赠先君者.辛未秋先君捐馆舍,荫泰敬 奉遗命请丈商定诗稿,多所订正.爰谨举琴为赠. 顾以阳桐上扬雅揉,亦足志父执一时文字因缘也. 辛巳仲秋王荫泰敬识. 龙池内右侧有'古吴张睿修重惰'七字铭文. 张睿修为明代吴门制琴名家,与张敬修,张季修, 张顺修,张敏修兄弟五人称一代名手,此琴经其修 整亦可增辉.龙池内左侧有'九嶷山人重斫'六字 铭文.琴经两位大家修斫,声音清亮松透,不为激 响亦不孱弱,按音,泛音,余音三音和谐.此琴于 2000年在台北展出,好评如潮.出版于《古琴纪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