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三亿文库

 昵称29764222 2017-11-19

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培养历史创新思维

所谓历史知识体系,是指以历史唯物史观为指导原则,根据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纷杂繁琐,孤立无序的历史知识有机整合,形成脉络清晰,结构严谨的历史知识网络框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毫无历史知识储备的学生和一套历史线索烦乱,知识繁杂的教材,如何科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对现有知识的整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符合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的接受水平和思维固式,潜心研究教材,科学规划教学程式,合理删减补充教学素材,才能使学生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学以致用,潜移默化的形成科学的历史思维方式,真正爱学历史,学会历史,学好历史。

中学教学中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是培养中学历史科学能力和历史创新思维的的载体,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紧紧把握以下几点:

(一)研读课程标准,分析整合教材,注重对现有教材知识的删减补充,突出重点,构建经纬分明,横纵结合的历史知识框架。

历史体系的构架首先需要教师对教材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不仅是史实,更主要是对教材的结构和考点分布的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标准进行仔细的研读分析,做到胸有成竹。而限于现行教材的缺陷和现有学生的知识储备的不足,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去粗取精,化繁为简,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知识结构化、内容线索化、理论系统化有机结合,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注意方法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

新改革素质教育下,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历史的学习,不仅是教师构建,展示体系结构,以助学生学习的过程,更是锻炼培养学生自主构建历史体系的能力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职责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有育人成才,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种技能,形成一种习惯的职责。

(三)突出专题史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深化理解和应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后,根据《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新课标教科书在编写上都采用了专题史体系结构。与传统通史体结构相比较,专题史体系有其相对的优越性。专题史体系避免了高中历史学习与初中阶段的简单重复,有利于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等等。在初中阶段,我们也要将一些重要历史问题作为专题加以研究作为通史教学的补充,可以任学生及早适应这一学习方式,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注重学科资源的充分运用和多学科的联系互动。 随着中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遍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学生获得历史信息的途径极大的到了扩展。在教学中,各个学科之间的固有界限也逐渐模糊了,不同学科的教学互为补充,互为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注意到这一点。

根据以上原则,中学历史教学可以从横纵两方面加以如下整合:

纵向体系

先秦(中国先民的活动和早期国家的创建)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中国古代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出现)

隋唐(封建社会盛世的出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