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统编历史必修教材的“四新”及其“变”与“不变”的应对

 知易行难nev5ph 2022-11-12

     学按:2022年11月12日,母校历史系举办首届“诚之·中学历史教学高端论坛” ——“双新”背景下历史教学新探索,本人有幸受邀作了20分钟的发言。发言稿如下。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是九江一中的周明学。首先,非常感谢母校给我提供了这次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我是华师大历史系85级的本科学生,89年毕业后,一直在九江一中工作,今年教高三,老教材的最后一届。我与本组的深圳的赵校长是老朋友,与其他专家,虽未曾谋面,但也是久闻大名的,很高兴与大家以这样方式“会面”。

我们江西启用新教材比较晚,只有两年的时间,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借此机会汇报给大家,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我汇报的题目是“统编历史必修教材的'四新’及其'变’与'不变’的应对”。

一、统编历史必修教材的“四新”

统编必修教材有四个变化,即“四新”。

1.体例上:

回归到传统的通史体例。今后会不会再折腾到专题史,那要看是哪班师傅当值,中国向来是“一个师傅一个法”。

2.史观上:

新教材也是多元史观并存,但突出了唯物史观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为:按照五种社会形态来呈现(社会形态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明确夏、商、西周的社会形态是奴隶制社会(老教材是“回避”),当然,目前还是一种“贴标签式”的处理方式,希望今后教材修订时要增加有关界定和证据。

3.内容上:

  一是内容多,知识点多,知识密度大,史料容量大。我认识,这是新教材最大的缺点。教材首先应该姓“教”,要把“教学性”摆到应有的位置上,不能把“化繁为简”的难题甩给中学老师,希望修订时务必“瘦身”。二是增加了大量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主流意识形态的新要求。这是新教材最大的优点、亮点。

4.地位上:

中央首次将教材建设明确为“国家事权”,统编三科教材被视为“铸魂”工程。历史教材编写也由“一标多本”的审定制过渡到“一标一本”的国定制,新教材相当于由教学的“子书”上升为教学的“经书”了。

二、“变”与“不变”的应对

王家范老师说:“我们学历史的,一定要抓住一个朝代不变的东西,在其本质特征下来解读历史的变,才能更符合历史实际,在变中理解不变,在不变中理解变,这是历史学者必须明白的道理,而不变是核心。”历史研究要把握“变”与“不变”,我认为,应对统编教材的“变”,我们中学教师也要把握“变”与“不变”。

1.“变”的部分

1)要由“以史料分析教学为主”回归到“以史实讲授教学为主”。

21世纪以来,中学历史课堂盛行史料分析教学,常常是无史料不教学,课堂上各种史料大量呈现,仿佛所有的历史叙述、历史解释都要用“史料”来支撑、来证明,仿佛中学历史课堂是从“零”开始建构的,至于学生是否有时间阅读史料,是否有时间思考问题,基本上顾及不得。我认为,应该回归到史实讲授教学为主,史料分析教学只能起辅助作用。

史实讲授法是传统最常用的历史教学法,因为“传统”,所以在改革时代常常受到批评、受到质疑。其实,传统的方法不一定不好,新的方法不一定都好。我提倡回归到传统的史实讲授教学法,理由有三。

第一,从学理上看,讲授法有很多优势。北大教务部门编写了《高校教师应该知道的120个教学问题》一书,列举了讲授课的11个优势,7个劣势。其中五点优势值得注意:一是传统的讲授课是信息交流的有效方法,讲授课是大班教学最为经济的一种授课方式;二是讲授课可以让教师很好地表达对学科的内在兴趣,而这种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愿意去学习;三是讲授课给了教师最大限度的控制权,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优势(学案:可以控制教学内容,可以控制教学进度);四是讲授课给学生带来最低程度的威胁,不会要求学生做任何事情,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这也许是件好事;五是讲授课强调靠听来学习,对于善于听讲的学生,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冯恩洪学长说,课堂中,学生四种感受——享受、接受、忍受、难受。我认为,讲授法可让学生远离“忍受”、“难受”,进入“享受”。

第二,从大学实际看,历史专业的授课,很多老师是史实讲授课。北大辛德勇教授说,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当学生还不具备最最基本的历史知识,特别是文献学知识时,所谓的课堂讨论,是有害无益的,只能流于空谈,流于无根之谈……凑热闹最有害。复旦葛兆光教授提出“给本科生常识,给硕士生方法,给博士生视野”,认为对于本科生来说,应该教授给他们本学科相对全面的知识体系,引起兴趣,好老师的任务不是培养天才、尖子,而是保证教育的底线,这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职责。本人最近几年参加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进校考察工作,在一些大学历史系听课,发现老师上课都是PPT下的讲授,基本上没有史料教学和师生互动,课堂非常安静,非常朴实,特别传统,特别简约,一如80年代的大学课堂。最近在读李伯重教授的《良史与良师 :学生眼中的十位著名史家(增订版)》,也发现都是史实讲授法给学生留下了终身的影响和美好的回忆。而反观目前我们中学的历史课堂,呈现海量的史料,展示豪华的课件,师生互动,热闹非凡,恍如隔世,大有“魔幻现实主义”的感觉。对中学历史课堂过度的史料教学,有学者提出了忠告,如赵亚夫教授认为,高中历史教学不能淹没在“史料”之中。

第三,从中学实际看,课时偏少、班额偏大仍然是欠发达地区中学教学面临的实际难题。课时紧张,而史料教学特别费事、特别费时。欠发达地区高中每班5055人,仍然是较大的班额。针对这两大难题,史实讲授教学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稳妥方法。

总之,我认为,对历史学科而言,传统史实讲授法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不能简单地抛弃,也不能轻易地否定。我们知道,“讲”与“讲”是不一样的,关键是“怎样讲”“讲什么”。讲得好,条理清晰,逻辑清晰,信息量大,环环相扣,富于启发,学生如痴如醉,沉浸其中,同样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知识构建、思维运行的乐趣,同样能够达成教学目标。

2)要由“用教材教为主”回归到“教教材为主”。

上一轮课改中,明确提倡用教材教,不能教教材。最初,我是深信不疑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感觉到把“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对立起来,以“用教材教”来否定“教教材”,不太妥当,正确的提法和做法应该是“既要教教材,也要用教材教”,二者并非不可共存的二元对立,它们是一种补充、兼顾和共生的关系。有的课文、有的子目、有的知识点更多的是“教教材”,有的课文、有的子目、有的知识点更多的是“用教材教”。二者何者为主?不能预设,只能视具体情况而定。新教材启用之后,本人提倡“以教教材为主、以用教材教为辅”,理由有二。

第一,教材地位发生了变化。如果说,“用教材教,不能教教材”提法有一定的合理性,有一定的可取性,那也是因为教材处于“一标多本”时代,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材,可以择善构建自己的教学知识体系。本人在教授人教版老教材时,就参考了岳麓版教材的有关内容。现在新教材是国定的唯一的标准教材,是“经书”,历史教学必须依据教材、紧扣教材、遵从教材,即“教教材”。在此前提之下,再考虑“用教材教”,按照“教学性”的原则,对教材的子目标题、内容呈现进行二度开发,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标多本”时代对教材进行颠覆性的改造,甚至是另起炉灶。也就是说,中学教师的教材开发权是需要节制的,只能“照着讲”,不能“接着讲”。

第二,高考命题发生了变化。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高考命题是“不拘泥于历史教材”的,因为命题专家对中学历史教材和中学历史教学很不满意。“不拘泥于历史教材”的命题思路,让教材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地位。但随着新课程、新教材的到来,最近几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为显著的是试题的难度明显下降,均分明显上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考历史试题重新“立足历史教材”,注重了对历史教材的基本尊重,高考的必备知识、背景知识基本上都是来自历史教材。命题专家也要服从国家意志的要求,不能像过去一样置历史教材于不顾了。高考命题的这一变化,让我们不得不尊重教材,不得不“教教材”。

2. “不变”的部分

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意味着变化,对历史教师又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概念,如“大概念教学”“深度学习”等等。但历史的内核不会变,老师的备课、上课、专业成长的基本规律也不能变。

1)将教材知识体系转化为教学知识体系的备课方向不能变。

将教材知识体系转化为教学知识体系,就是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教学性”,以学生的“理解”为中心,对教材“子目”进行重新改编,对教材“概念”进行准确分析,对教材“正文”进行恰当损益。换言之,“教教材”不等于“照本宣科”。当然,过去的“教教材”,是要依据“一标多本”,如今的“教教材”,就是要依据“一标一本”。另外,在构建教学知识体系时,还要适当地引入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把史学成果的学术价值变为中学课堂的教学价值。

2)一堂好的历史课的标准不能变。

一堂好课的标准问题,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20132014年《历史教学》刊发了16篇有分量的文章,最后黄牧航教授予以了总结、评述。《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9年第6期又发表了周靖老师的《怎样上好一堂课》,周师姐提出了五个标准。这些文章,非常有见地,很有启发性。

本人作为内陆的一名高中历史教师,认为一堂好的历史课的标准是“三有”,即有味、有趣、有效。

有味:即有历史学的味道。历史学主要包括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历史课要有“历史学”的底色,要有历史叙述(描述史实),更要有历史解释(分析史实发生的背景、原因、意义、影响等等),不能把历史课不能上成语文课、政治课。

有趣:即新鲜的信息量要大,视野要开阔,要有一定的历史细节,要有一定的史学动态,要有一定的乡土知识,要有一定的教师个人的经验、知识和认识,要有一定的历史思维(长时段、整体、发展)和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盼望上历史课。

有效:即学生考试有高分,学习有兴趣。在内陆,再大的名师、再好的课堂,没有这两点,都是不成功的课。特别是考高分,这是校长满意、家长满意的关键。“分数”是中学老师头上的“紧箍咒”,一如“论文”是大学老师头上的“紧箍咒”,这是各自的宿命。

3)阅读、写作的专业成长的关键路径不能变。

新教材难教,能否胜任新教材下的历史教学和高考,教师的专业素养依然是关键因素,而阅读与写作依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路径。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三个路径——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这是教师成长逃不出的三条路径。”我很同意这个观点。“三专”修炼的是教师的“内功”,“内功”深厚了,“摘叶飞花皆可伤人”。其实,阅读与写作还有利于中学教师提升自己的思考力、判断力和定力,让我们中学老师也能够理性地对待每次课改后热炒的新理念、新概念,像上午李惠军老师分析“大概念”那样,不会轻易地被风行一时的新理念、新概念唬住,从而坚守教育常识,做到守正创新。

最后,有两点感言。其一,要长时段看问题。历史的实相是多态的,有“不变”的部分,也有“变”的部分。“不变”是指“连续性”,“连续性”往往是历史演变的常态。而“变”又呈现出三种形态,一曰“进化”,一曰“退化”,一曰“循环”。本次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变”,哪些是“进化”,哪些是“退化”,哪些是“循环”,用长时段的历史视角来观照,可能会让我们看得更清晰、更明白,更加理性地应对。

其二,要让教学接地气。华东师大李政涛教授说,对于大学教授而言,深入中小学课堂有三大挑战:一是实践逻辑对理论逻辑的挑战;二是活的课堂对死的文字的挑战;三是现场功对案头功的挑战。按照我的理解,大学教授有三大挑战,反过来看,中小学一线老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方面就有自己的三大优势。中小学一线教师也有自己适合的生存、成长之道,是“忠诚”还是“反叛”,这是一个问题,但“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俗话说,位置决定想法,立场决定观点。我是内陆的一名一线中学教师,卑之无甚高论,有些看法与专家们不一致,欢迎批评。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