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 匈奴是非常悠久的北方民族,约公元前16世纪,夏朝灭亡后,夏桀的一支后裔逃到北方,在吞并其他部族之后成为匈奴族。那时期,北方还有个民族叫东胡,经过漫长的对峙后,东胡逐渐被匈奴取代,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28年,匈奴处于全盛时期。 秦统一六国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把匈奴赶出了河套地区,并修筑万里长城以防匈奴。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拉开了与匈奴的战争,经过数十年的战争,匈奴被迫退入大漠深处。东汉初期,匈奴分为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降汉朝,居住在河套地区,为汉朝戍守边疆。公元90年,北匈奴再次大败,被迫西迁,进入中亚。从此,北匈奴在中国历史中消失。 秦末时期 东汉末年,南匈奴归附曹魏,曹操将匈奴分为5部,西晋霸王之乱后,五部都督刘渊起兵占领北方大部分地区,自称汉王,公元316年灭西晋。公元407年,自称末代匈奴王的赫连勃勃在河套地区建立夏国,史称胡夏,公元431年,北魏俘胡夏国君赫连定,夏亡。匈奴部族融入靠近高丽的宇文氏部落,进入朝鲜。从此,南匈奴在中国历史中消失。 东胡 从商朝初期到西汉,东胡存在约1300年,最早见于先秦的《逸周书》。战国时期,东胡位于燕国和赵国北部,这个时期最强盛,号称“控弦之士二十万”,曾多次南下中原,后来逐渐衰弱。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余部聚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形成后来的乌桓族与鲜卑族。从此,东胡的名字从历史上消失。 秦末,东胡被匈奴消灭 乌桓 东胡被匈奴打败后,北迁到鲜卑山和乌桓山,迁入乌桓山则为乌桓族,随水草放牧,每年向匈奴进贡。公元46年,汉朝对乌桓招抚,大部分乌桓人移居太原关内,归附于汉。原居住地被鲜卑占有,没有南迁的乌桓人归附了鲜卑。 乌桓归附汉朝 东汉末年,袁绍之子袁熙等投奔乌桓,曹操北征乌桓,从此乌桓 彻底衰落,地位被鲜卑取代。南北朝时期,乌桓与各族杂居,形成“杂胡”。乌桓和匈奴的混血后代“铁弗”人赫连勃勃立国胡夏。唐朝时,嫩江以北有乌丸国,为乌桓后人所建,后来被耶律阿保机征伐。从此,乌桓融入到其他民族,彻底从历史中消失。 |
|
来自: 金色年华554 > 《古代民族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