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诺综合征 别名 中医:痹证。(2)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 柴胡、枳壳、延胡索、郁金、 当归、赤芍、川芎、桃仁、 红花。肢端青紫或潮红,常因情绪激动或遇寒冷而诱发

 书香中医专科馆 2017-11-20

 

 中医病因 

 1.外寒侵袭 人体感受外来寒邪,寒邪客于四肢之末、凝滞气血,痹阻阳气,四肢失其温煦而致肢端拘挛疼痛。正如《素问·举痛论》所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血不通,故卒然而痛。”

2.气滞血瘀 肝喜条达,主疏泄。忧郁愤怒,致使肝郁气滞,条达失司,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本病。

3.脾肾阳虚 素体虚弱或久病之后,脾肾阳气亏虚,阳虚不能温煦肢体,充达四末,故四肢冷凉而发为本病。或在脾肾阳虚的基础上,复感寒邪,血行迟缓,脉络闭阻,更可诱致本病或加重病情。

4.血热毒遏 患病日久,发作频繁,寒邪、气滞、血瘀等,郁结日久,均可化热;或外感湿热毒邪,热邪蒸腐,熏的脉络,而致肢体末端红热作痛,或为肿胀,或为溃疡、坏疽。 季节 寒冷季节发作较多。

 地区 人群 本病较少见,多发生于女性,尤其是神经过敏者,男女比例为1:10,发病年龄多在20~30岁。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病变初期,指、趾动脉无显著病理变化可见。后期可见动脉内膜增生。弹力膜断裂和肌层增厚等变化,使小动脉管腔狭小、血流减少。

少数患者最后可有血栓形成,管腔闭塞,伴有局部组织的营养性改变,严重者可发生指(趾)端溃疡,偶有坏死。根据指动脉的病变状况,本征可分为梗阻型(62.6%)和痉挛型(37.4%)两大组。

前者有明显的掌、指动脉梗阻,多由免疫性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所伴随的慢性动脉炎所致,室温时指动脉压明显降低,寒冷的正常血管收缩反应即可引起发作;

后者无明显掌、指动脉梗阻,室温时指动脉正常,在临界温度时(18~20℃)才引起发作。 

 中医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四肢为诸阳之末,得阳气而温。

本病系因脾肾阳虚、外因寒邪侵袭而发。

脾主四肢,脾肾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四末,故见肢体冷凉苍白;

寒邪客于经脉,或肝郁气滞,均可致血瘀脉络,而致肢体青紫,暗红、疼痛;

病程日久,寒邪郁久化热或复感湿热毒邪,气血瘀滞,热盛肉腐,则终致肢端溃疡、坏疽。

总之,本病病位有心、肝、脾、肾、脉,病分虚实,

虚者力气血不足、脾肾阳虚;
实者为寒凝、血瘀、气滞、热毒。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2)气滞血瘀:
证候:肢端青紫或潮红,常因情绪激动或遇寒冷而诱发或加重,呈持续性,手指瘀斑胀痛,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细涩或弦涩。

证候分析:肝郁气滞,气机失于条达,气血运行不畅而成血瘀脉络,故可见肢端青紫、潮红、瘀斑或疼痛,且每因情绪波动或受寒使得脉络瘀滞加重而加重病情。舌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细涩或弦涩为气滞血瘀之象。

(2)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

柴胡、枳壳、延胡索、郁金、
当归、赤芍、川芎、桃仁、
红花。

方用柴胡、枳壳、延胡索、郁金疏肝理气,调整气机;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络。

伴有气虚乏力者,可酌加黄芪补气通络;
病在下肢者加川牛膝、益母草引药下行,兼活血通络;
血瘀肢痛较甚者,加乳香、没药、血竭、丹参以加强活血通络之力。

中药 
毛冬青片:5片/次,每日3次口服。
丹参片:5片/次,每日3次口服。

③四虫丸:
蜈蚣、全蝎土鳖虫、地龙等分研细末,

水泛为丸,每次5g,每日2~3次口服。



④药物熏洗:

透骨草30g,川楝子、姜黄、当归、
海桐皮威灵仙、   川牛膝、羌活
白芷苏木五加皮  红花、虎杖各10~15g,

水煎,先蒸后洗,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用于未发生溃疡及坏疽者。



⑤生乳香、生没药、当归各15g,羌活、独活、海桐皮各20g,土茯苓30g,血竭10g,透骨草、防风各12g,
熏洗患部,方法同上。


⑥有溃疡者,可用红油膏、九一丹外用,每日换药一次。 

针灸

 1.体针

(1)寒凝痹阻者:取外关、三阴交、八邪、八风,平补平泻,温针灸,留针10~20分钟。
(2)脾肾阳虚者:取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曲池,针后隔姜灸,或隔附片灸,每穴3~5壮。
(3)气滞血瘀者:取曲池、外关、合谷、中渚、血海、三阴交、太冲、侠溪,用泻法。
2.耳针:取穴指、趾、腕、踝、神门、交感,心、肝、内分泌。毫针或电针刺激,每日一次,

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耳,不时按压之。


3.水针:上肢取内关、曲池;下肢取足三里、三阴交,用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2ml,左右穴交替轮流注射,每日一次,15~30次为一疗程。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注意保温,防止局部受寒,可少量饮酒,戒烟,避免创伤,及时治疗可引起血管损伤的各种疾病,避免应用各种缩血管药物及β受体阻滞剂,避免不必要的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保持心情乐观,积极治疗原发病,均是重要的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或避免发作。 历史考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