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证监会传来大消息 A股格局或颠覆(附股)

 真问 2017-11-21
时间:2017年11月21日 10:33:42 中财网

  机构抱团“白马”到何时?看看海外经验
  大时代背景的变迁是“漂亮50”中长期跑输市场的主要原因。如果借鉴美国经验,未来A股取代白马抱团的可能是出现新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的板块。

  最近几个交易日股下跌惨烈,但是“漂亮50”依然漂亮。美国在1970年代也出现过一批龙头抱团的现象,对比海外经验,对于A股机构抱团“白马”有何启发?

  1970年代初,尼克松政府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美国经济开始复苏,GDP上行,通胀下行。股市也结束了长达两年的熊市,开始触底反弹。从1970年6月到1971年4月,标普500指数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上涨了50.9%,随后股市进入震荡下行,但“漂亮50”继续抱团上涨,直到1972年末,“漂亮50”又上涨了21%。


  机构抱团的“漂亮50”公司中,有30家公司属于消费板块,占比达到60%。按照GICS行业分类标准,在“漂亮50”中,大多数公司分布在日常消费(13)、医疗保健(11)、和非日常生活消费品(6)等消费板块。


  这些公司中有一批至今都耳熟能详的行业龙头:可口可乐、IBM、美国运通等。这些公司一直是各自细分领域的龙头,在各自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很高。

  消费升级、龙头公司盈利改善
  1971年25-64岁人口占比在经历了20多年持续下降后,首次扭转上升。这一年龄段人口是最主要的收入人群,其增长必定伴随消费量的上升,消费行业因此受益。

  另一方面,60-70年代,美国人均GDP增速上升,1971年美国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大关,根据研究,人均GDP突破这一区间,消费升级必然伴随出现。消费升级带来了消费品市场的繁荣。


  “漂亮50”公司很好把握了消费升级的机会,在1970年代经济回暖阶段,这些白马公司的销售利润提前全市场出现回升。龙头股强生公司的销售利润从1965年开始超越标普500均值,ROE也高速发展,在1972年末,白马股估值泡沫化巅峰是,强生公司的PE高达61倍。


  从散户投资到机构抱团
  1960年代初,美国与苏联太空竞赛掀起了电子狂潮,市场热炒科技概念股。但每一轮炒作概念之后,市场都大幅下跌,投资者对概念炒作越来越谨慎。1970年初,经济回暖,市场风格转向有业绩支撑的价值成长股,“漂亮50”由此诞生。

  1970年开始,美国已共同基金和养老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规模明显提升,机构投资者占比大幅提高。机构投资者更加注重价值投资,偏好业绩稳定增长的成长股。


  1972年末,“漂亮50”公司估值严重泡沫化,在估值泡沫化进程中,优质能投公司更加受到市场追捧。

  A股“白马抱团”似曾相识
  最近几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持续提升,国民收入水平也明显提高,消费升级现象明显。

  2012年到2015年A股概念乱战,创业板PE高企。

  2016年开始机构抱团消费龙头,2017年龙头抱团现象进一步巩固。

  投资者结构方面,以险资为代表的产业和金融资本深度介入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更加偏好业绩稳定增长的行业龙头。

  消费白马的业绩增速稳定在15%左右,即使在2015年A股整体盈利大幅恶化时,白马龙头的业绩增速也保持稳定增长。

  美国“漂亮50”的终结
  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使得美国面临严重的输入型通胀,GDP从7.6%高点大幅下滑到-2.3%,CPI从3%水平持续上升到超过12%。上市公司EPS增速大幅下滑,“漂亮50”也不例外。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的下滑使得美国股市急剧下跌,整个1970年代中后期,“漂亮50”持续跑输标普500。


  中长期来看,特别是1990年代以后,科技企业迅速发展,金融和信息技术行业股票表现越来越好。
 
  大时代背景的变迁是“漂亮50”中长期跑输市场的主要原因。

  如果借鉴美国经验,未来A股取代白马抱团的可能是出现新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的板块,比如新的高科技龙头企业,盈利稳定的大金融公司等等。(微信公众号Wind资讯)
  中财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