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聊茶|单丛,你真的了解ta吗?

 耽读斋 2017-11-21


文/杨多杰

一问一答


Q:单丛茶和凤凰单丛有什么关系?


◀ 多说

现在我们讲单丛的时候,前面一般会缀两个字——“凤凰”。这是中国对茶叶命名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以产地名+产品名。比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蒙顶黄芽、六安瓜片……凤凰单丛也是如此,凤凰是产地名,单丛是品种名


凤凰位于广东潮安县凤凰镇,以这个镇下辖范围之内出产这种茶品,所以缀上了“凤凰”二字。


还有一个地名大家应该也常听说——“乌岽”。凤凰的山很多,有人说这里是潮汕的屋脊。据说最高峰达到了1500米以上。在这些连绵山脉里面,就有这乌岽山,它的海拔最高达到了1391米。由于产茶环境非常好,集中优良茶种比较多,很有名。因此和单丛茶也结合的较紧密。


Q:单丛茶有很多种写法吗?


◀ 多说

今天我们用的是简体中文,一般将其写作“单丛”。有人会说,我看有人将“cong”写成“木”字边的“枞”,这种写法正确吗?


的确有一种写法偏旁是“木”,但它的正确写法是是“木”+“丛”。这个字是由当地约定俗成的,在现代的汉语词典里面,无论繁简体都找不到。若要做出版物,还得重新造字。所以我们现在常用的写法,都是简体的‘丛’。


Q:如何定义单丛?


◀ 多说

不同历史时期,对单丛的定义并不一样。我们主要将其分为3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清末到民初。由于当年的南洋华侨通常是私人订制,以树为单位,指树买茶,包树制作。我将其总结为5个单。以出产在凤凰镇,凤凰水仙品种单株采摘、单株制作、单株成品、单株储藏、单株销售。


第二阶段:解放初期到上市纪80年代,这个时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很多茶在这个阶段都是空白,不研究不谈。计划经济时,茶叶叫二级商品,要统购统销,不允许私人买卖,全部由国家管理。茶叶全部卖给国营公司的收购站,收购站虽不种茶叶,但要制定收购标准,在严格的国家标准下。收购员先在购买茶叶之前,会先做感官审评,接着再确定茶的级别。


各方面标准都达到标准,可称为“单丛”;若没达到,则要降一等叫“水仙”;再下一级就要叫“浪菜”了,“浪菜”不仅制作要粗糙一些,原料也要更老。


也就是说,在计划经济特有的历史背景以及特有的供求关系下,“单丛”是一个等级。


多说一句,当年龙井也分级。只有够等级够标准才叫龙井;若是低等级的,就算长在西湖边上的,等级不够也只能称为“大方”。


第三阶段;上世纪90年代至今。计划经济结束,我们进入了完全的市场经济。原来国有制度下的收购等级、标准已经瓦解了。


之前的茶树都是有性繁殖,但90年代之后扦插技术在潮汕大面积普及,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母树被大量无性繁殖。也就不再是单株采摘,而是一个大体系的株系。比如都是蜜兰香无性繁殖而成的,就都可以叫蜜兰香。虽说现在蜜兰香的母树已经枯死了,但由于蜜兰香无性繁殖了很多,我们现在还可以在市面上喝到蜜兰香的茶叶。这也是无性繁殖的好处之一。


Q:单丛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 多说

应该讲,单丛的特别之处实在是太多了。它是特别有个性的一种茶,闽南、闽北、潮汕、台湾是乌龙茶的几个主要产区,但唯独在潮汕孕育出的单丛茶有这两个奇怪之处。


第一个是怪名特多像铁观音、大红袍都是能由茶名讲出故事、或者喝起来形象的感觉的茶。而单丛,就是因为它以前单株采摘、单株制作而得名。由于树与树特征不一样,每个人管的树不一样,单株采摘制作让不同树种的特征得以保留,取名和依据就变得不一样了。像东方红、鸭屎香、鸡笼刊这样奇怪的名字就出现了。


比如“鸡笼刊”的取名方法就属于望文生义,说是它的母树长得像关鸡的笼子,望着它的模样取了这个名字。另外还有根据香味取名,比如蜜兰香、银花香、夜来香……也有一类根据故事命名,比如东方红。二还有八仙、老翁茶又是以另一种方法命名。


这些命名来源非常广泛,大部分是由民间自发的。于是这地方不大,品种和怪名却真多。



第二个是香型特多。


单丛以香气高著称,它的香气被划分为十大自然香、三种特殊香。但就像六大茶类一样,不是每一种都那么出名,十大香型里面有7、8种大家都知道的不多,种植面积也不大,有很多甚至很偏门。但由于它的香型确实是太独特了,不能喝其他香型合并,只能拿出来单独成一类。


Q:什么样的单丛品质好呢?




◀ 多说

品鉴单丛,分这样几点:口感、汤色、甜度叶底。


先说口感,什么叫一杯好茶?入口第一感觉一定要爽口、明快,要是茶汤一进嘴里,感觉糊在口腔里,这茶不好喝。爽口的原因很多,从科学原因讲要富含氨基酸。但光有氨基酸还不够,还得有茶多酚、咖啡因。爽口之后还得回甘生津。


其次,汤色要明亮。个标准其实适合任何一种茶,也包括老茶。比如熟普,刚做出来的熟普是紫红色的,但好的老熟普颜色是红润且明快的;另外汤色还因越来越深,而不是泡了几泡颜色就变得很浅了。若是很快就变浅,说明内含物质不够丰富。


再看看香气。香气有很多种,每个人对香气理解不一样,但是在口腔内的感觉是一样的,这是层级的,它会先在口舌部分存留但仅停留在口舌还不够,还需兵分两路口舌往两腮走,接着再到牙缝,就像香气快溢出来。那还能往后走吗?会!会继续往喉咙走,你再吸一口气,会感受到香气从鼻子出来。


那甜度呢?甜也分几种,第一种是蜂蜜,比蜂蜜还甜的是冰糖,甜过冰糖的是红糖,最高档最美妙的甜是果甜,就像熟透了的梨子、蜜桃的味道。


最后还需看看叶底,拿手摸来试试,好的叶底绵绵的,非常柔软,而且还有一些韧性,就像在摸高档缎子一样。如果不好的茶叶底是硬硬的,像麻布一样。


学茶,若是将每一种茶都这样追本溯源,了解清楚。那喝茶时便更能体会出它带给我们的乐趣了。


你对它熟悉了,在冲泡和品饮的时候也能更胸有成竹。


只有知识储备够的时候,实践的才能有突破、有创新。



机器人有话说

又逢周二,今天咱们推荐一款“硬货”,我个人极喜爱的一款乌龙茶。名字虽然貌似不雅,却是最传统的叫法,现在也有人称之为金银花香,具体的内容您听今晚的直播吧。我先替大家尝了,香、甘、韵全齐了,只要泡法得当,您就能品到乌龙茶真正的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