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同巷子里这家店,23年只做一碗茶,然而没人知道它还能活多久

 一个没用的老人 2017-11-22

午梦初醒热面茶,

干姜麻酱总需加。

面茶

长大以后,

总不时想起,

在胡同儿里生活的时光,

还有哪些吃过一次就忘不了掉的老味道。

一手端碗,嘴巴拢起,贴着碗边,趁着烫劲,沿着碗边转圈哧溜,把面茶和麻酱一起吸到碗边再入口,保证每一口都有芝麻酱和面茶。

柔滑绵密的芝麻香,

配上焦脆的芝麻粒,

香润回甘,细密稠厚。

小时候,这些小吃全都在街头,

推车挑担子的小贩,

沿着街道叫卖。

在家里七仰八插地歪着,

一听到那熟悉的吆喝,

就忍不住雀跃。

拽上一点零钱,

哒哒哒哒跑下楼,

站在街边哧溜哧溜地吸完,

一脸满足回到家。

面茶,最简单的北京小吃,制作工艺简单,所需的也不过是普通、廉价、易得的食材。

面茶盛在碗里,

小贩左手托碗,

右手一双筷子。

用筷子将被香油稀释后的麻酱挑起,

像织布一样均匀撒在面茶表面,

撒上芝麻酱,完工。

主料香气扑鼻,

色泽淡黄中透亮,

口味咸淡适中。

但渐渐的,路上叫卖的小贩少了,原本伸手可及的味道也需要经过好一番寻觅,最终入口的还不一定是儿时的味道。

现在,想尝一口儿时的面茶,

只能钻入那原汁原味的胡同巷子里。

遇见清早卖蔬菜的小摊,

路过讨价还价的买菜人群,

径直穿过这市井气十足的生活画面,

停在一扇写着7的门廊前。

典型的三无场所:

无店面,无招牌,无服务员。

只有一块门牌:大兴胡同7号。

这家开在巷子深处的大兴胡同面茶,

大概是现在北京最地道的面茶了吧,

一如记忆中的柔滑绵密,香润回甘。

哪怕是放久了,

依旧不会泄,

凉着吃也不失风味。

为了这碗面茶,

负责制作的阿姨半夜就得起床,

开始准备面茶的材料。

为了避免电磨的焦糊味,

所有糜子米的磨制都只能纯手工操作。

泡涨了的糜子米用小石磨磨成糨糊,大锅将水烧沸,加入盐、碱、矾共同煮上一阵,将糜子米糊调稀,往水翻花的地方浇,边浇边搅。

在适当的时候加入姜汁,慢火细熬至定型,封火保温。

虽然做法简单,

但面茶要讲究的地方一点都不少。

芝麻酱和香油调和后的稠度,

需要在客人按顺时针和面茶时,

能配合客人喝的速度,

迅速覆盖在裸露的糜子面上,

每口都要有浓郁的芝麻酱香。

芝麻盐里包含芝麻、盐花、

还夹杂着黑色花末。

而芝麻盐量的把握,

直接影响了面茶的成果滋味。

好吃的老手艺,

用料、制作都自己掌握,

功夫到了就能出好味道。

酒香不怕巷子深,

哪怕藏在如此隐蔽的地方,

依旧是被一众吃货所挖掘,

成为老北京经典的胡同美食。

早上六点,小小的门口,

已经站了一串等着这口面茶的食客们。

有自带饭盒打包的邻居,

还有盯着手机跟着攻略而来的食客,

往往不到中午,所有的面茶就一销而空。

从94年开店至今,已经足足23年,

做面茶的小夫妻,鬓角已经生出白发,

面茶的售价也从当年的5毛1份,

上涨到4元1碗。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

各项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

对街头小吃的管理也在渐渐收严。

最初可以在巷内,

摆上两张小桌子,

三三俩俩街坊,

人手一份面茶。

到后来只能端着面茶,

站在门边或蹲在路边,

哧溜哧溜慢慢吸完。

而现在,为了避免被人举报,吃份面茶,得像地下党接头一样小心翼翼。

在一条再普通不过的巷子里,总会出现神奇的对话:“要几碗?” “一。”

点清钱后,问话的大叔随之消失。不多时从门内钻出来,手上提着一份打包好的面茶,并低声交代:“走远点再打开。”

现在的小店生存状况已是如此,

那之后呢?城市发展逐步加速,

楼房高度慢慢攀升,街道日益齐整,

人际交往也懂的保持适当距离。

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

但我们儿时记忆中的那座小城呢,

不知不觉中,它去了哪里?

记忆中的清新环境早已面目全非,

低矮的平房变成摩天大楼拔地而起,

街里邻居的叫骂声许久未闻,

熟悉的吆喝声早已一去不复返。

而我们曾热爱的味道,

也在渐渐消失。

食物触碰到唇齿的一瞬间,

旧日时光立即重回我们的脑海。

当熟悉的食物也消失后,

我们应该拿什么来缅怀,

那些再也回不到的过去?

那些记忆中的味道,

且吃且珍惜,趁着它还在。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