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的脉诊,揭秘《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蕴含的玄机!

 老玉米棒 2017-11-22


导读:

有人说,学中医靠悟性,此话或许不假,比如中医四诊之一的脉诊,一直有“脉理浩繁,切循不易,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说法,其难易程度昭然若揭,脉诊中蕴含的点点玄机,若非用心去领悟它,又怎能体会脉象里的丝丝缕缕差异?关于脉诊,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也有涉及,今且来看看《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关于脉诊蕴含着哪些玄机!



脉诊是中医学辨证的重要手段之一。



古人对脉诊是比较重视的,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灵枢·逆顺》:“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均说明脉诊能够了解正邪之间的关系,对病机的阐述、预后的判断、治疗的确定,都有很大帮助,成为中医学的四诊之一。《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脉诊,是在继承《内经》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临床实践,脉证合参,对辨证治疗尤有重大意义。在当前继承中医药遗产,学习《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部经典著作时,对这两部书中所涉及的各种脉象,首先要了解它的含义,这样对进一步领会这两部书的各篇条文是有所裨益的。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各篇篇名均是某病脉证并治,可知张仲景是很重视脉诊的,由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脉诊与后世脉学有不同之处,如果不预先了解其脉诊的内容,在学习这两部书是会感到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本文将从总的方面说明《伤寒论》及《金匮要略》脉诊在辨证方面的意义和运用上的特点;再从脉象的分类中,分别叙述各种脉象及其兼脉的含义,以求能更全面地领会《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关于脉诊的内容。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脉诊在辨证方面的意义,可从以下几点看出。



一是阐明病机:


如《伤寒论》的桂枝汤证,其脉象为阳浮而阴弱,阳浮说明是表证,而阴弱则说明是表虚。《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篇中亦有“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指脉紧是有宿食不化,此以脉诊来阐明病机者。


二是推测转归:


疾病的转归,有向愈的趋势或恶化的传变,这在急性热病发展过程中根据脉象以推测其转归,有很重要的意义。如《伤寒论》太阳篇:“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脉若静指脉仍是浮象,未见数急的变化,亦无欲吐、躁烦的表现,说明病情未发生传变。又如《伤寒论》太阳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者,为欲愈也。”虽然病人仍有发热恶寒,但无呕吐,二便正常,脉微缓指不快不慢、和缓均匀,推测体温即将恢复正常,病情有向愈趋势。


三是决定治疗:


如《伤寒论》太阳篇:“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虽然有发热、头痛、身痛的表证,但脉沉则为里虚,因里虚为急,故用四逆汤以救其里。《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以脉浮主表属肺,故用厚朴麻黄汤宣肺利气、祛寒化饮;脉沉主里、主水,为水饮迫肺,故以泽漆汤通阳逐水、止咳平喘。此以脉诊来决定治疗者。


四是判断预后:


如《伤寒论》少阴篇:“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脉微是少阴病主脉,如利不止,厥逆无脉,为心阳更微,阴盛格阳。经治疗后脉暴出,则为虚阳外脱,故预后不好;如脉微续是脉象逐渐恢复,阳气渐生,故预后较好。《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指久咳正气已虚,脉弱则与证相应,故为可治;实大而数则为邪盛正衰,预后不良。

虽然脉诊对诊断病情、分析病机、决定治疗、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但亦须结合临床表现,脉证合参加以分析,而不应孤立地仅凭脉诊来神乎其技。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脉诊在运用中有其特点,在学习中不可不知,这是与其他脉学书不同的,其特点有以下五点。




一是有的脉象是与其他脉象对比而言:


如《伤寒论》太阳篇:“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脉浮细是与脉浮紧相对而言,脉浮紧为麻黄汤证,现在已过十日,脉象不是浮大有力,而是浮细,说明病势已衰,外邪已解,但正气尚未恢复。如果按一般脉象来理解,浮为在表,细主血虚,就会得出另外的结论了。“外已解也”就显得不好理解。又如《伤寒论》少阳篇:“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少阳病脉弦而细,现在脉小,是指的不弦细,故知少阳证已消除,为欲愈也。


二是一病可见多脉:


如《伤寒论》中太阳病脉浮,太阳中风则脉浮缓,太阳伤寒则脉浮紧;《金匮要略》中水气病,风水、皮水则脉浮,正水脉沉迟,石水脉自沉等是,此因证候类型不同而异。另外,一病之开始阶段与恢复阶段,或开始阶段与发展阶段,脉象亦可不同,如《伤寒论》太阳篇的太阳中风,开始时脉象为浮缓或阳浮而阴弱,恢复阶段可变为脉微缓(23条),发展阶段转属阳明亦可变为脉洪大(25、26条)。《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伤寒论》厥阴篇365条与之相同,说明了下利过程中,开始阶段、病情发展阶段、恢复阶段,因正邪相争表现在脉象上亦不同,应当动态地来看脉象的变化。


三是一脉可见多病:


如浮脉,在《伤寒论》中主表证,如45条:“今脉浮,故在外。”51条:“脉浮者,病在表。”在《金匮要略》中,浮脉还有主虚证的含义,如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病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所谓前后,一般以寸尺来解释,寸脉浮主表证,尺脉浮主肾虚。黄疸篇亦有:“尺脉浮,为伤肾。”亦指肾虚而言。又如紧脉,在《伤寒论》中主寒邪,寒邪在表则脉浮紧,寒邪在里则脉亦紧,如283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但《金匮要略》中脉紧又主宿食。其他还有脉紧主胃气强盛,如《伤寒论》192条:“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因湿热郁滞关节,其人胃气强,则可奄然发狂,汗出而解,湿热之邪与汗共并排出体外,脉紧是与脉迟相对而言,脉迟为胃中虚冷,脉紧则为胃气强,故能驱邪外出而自愈。但《伤寒论》厥阴篇361条又有:“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此脉紧则又主邪盛,故为未解。


四是脉象与病机结合:


以脉象解释病机,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的例子很多,如《伤寒论》太阳篇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说明了脉浮而动数的病机是表虚而外感风邪,有头痛发热的反映。《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说明脉迟而缓是营卫俱虚的表现,所谓营缓是指沉取而缓,是营血不足,营血虚故脉迟;卫缓是指浮取而缓,卫气不足,卫气虚故风能中人。


五是寸口、趺阳、少阴三部脉法:



如《伤寒论》阳明篇:“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以趺阳脉候脾胃之气,趺阳脉浮表示胃气强,涩为营血不足表示脾津亏损,胃强脾弱,脾被胃热制约而成脾约。《金匮要略》三部脉法更多见,如中风历节病篇:“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少阴脉以候肾气,少阴脉弱则是指血不足,浮为风邪乘虚而入,肾主骨,故疼痛如掣。

五味中医 神奇的脉诊,揭秘《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蕴含的玄机! 小程序

本文选自《时门医述:伤寒温病融会贯通》(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振声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医绝技:《伤寒论》中的脉法,这几个问题得搞明白!

导读:脉诊,中医之绝技,也是中医诊病的一大特色。放眼整个医学界,脉诊独树一帜,堪称国之珍宝,仅凭三部九候之脉,便能知五脏六腑之病,令很多人觉得神奇无比。古往今来,研究脉诊者辈出,传世绝作《伤寒论》对脉法也颇有研究,小编今且与您分享《伤寒论》平脉辨证的几个问题,可要细看哟~


《伤寒论》的脉法,是《伤寒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在脉理、脉义、主病等方面颇具独到之处,与后世脉法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异。现讨论关于平脉辨证的几个特殊的问题。



1、常脉与变脉的主病不同


虽然六经病脉象主病有主次常变之分,一脉可主数病,一病亦可见数脉,但其中自有一定规律可循。这说明了脉象主病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所谓必然性,是指每一脉都必然有一定的主病意义,如浮主表、沉主里、数主热、迟主寒等,这是以一脉对某一病来说,我们称作常脉。所谓偶然性,是指一脉在特殊情况下可反映多种不同的疾病,亦即每一经病在其复杂的病理变化中可出现多种常脉以外的脉象,这就是变脉。


因此,常脉对某一经病来说,具有必然性的主病意义,这是因为常脉直接反映疾病的主要病机,即病之本质。在六经病中,除了厥阴病寒热错杂、虚实并见而脉无定体外,其他病皆有主脉、常脉,如太阳病脉浮、阳明病脉大、少阳病脉弦、太阴病脉缓、少阴病脉微细等。而变脉则未必尽然,它是在复杂特殊病理情况下,对病证的一种偶然的特殊反应。如迟脉主寒证是其常脉,仲师亦云“脉迟为寒”。然而,在六经病中迟脉又可见于阳热郁证(208、234)、血虚证(50、62)、热入血室证(143),此为变脉。《四诊抉微》指出:“迟脉属脏主寒,此一定之理,乃其常也;若论其变,又有主热之证治,不可不知。”

无论常脉或变脉,均是病证形之于外的表现,其病机是一致的,只不过反映的形式不同罢了。如浮脉,阳气趋表即是浮脉的基本病机,卫阳抗邪于表又是太阳病的主要病机,故浮脉是太阳病之主脉、常脉。而在其他经阳气趋表仅是可能出现的一种病机,故浮脉对其他经病说来,则属变脉。


变脉,因为它不符合脉象反映病证的一般规律,因此在临床辨证中造成一定困难,易导致误诊。从这个角度讲,变脉在辨证上反而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这就是强调在平脉辨证中要知常达变、审脉求本的原因所在。


2、脉症的详略叙述


脉与症是临床辨证的依据。然而,脉的临床表现是复杂的。《难经》就有“人形病,脉不病”“脉病,形不病”的说法。《伤寒论》则设症论脉详略不同,或详脉略症,或详症略脉。因此,在平脉辨证中要重视脉症互测,脉症合参。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了解病情,洞彻病机。


《伤寒论》在要强调、突出某脉主病的某种特定的意义时,常详脉略症,此时需要注重在辨证中以脉测症。以浮脉主病为例,51条云“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此是强调浮脉主表的意义。42条云“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此是突出太阳表虚证主脉之特点。52条云“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此是提示太阳伤寒证不必拘于脉浮紧,即便兼有浮数,病机在表,即可用麻黄汤。276条云“太阳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此属太阴表证,提示不管三阳病、三阴病,只要表邪尚在,则脉多呈浮象,从而强调浮脉主表的意义。上述四条均是详脉略症,我们既要领会仲师详脉略症的用意所在,又要在辨证中注重以脉测症。而且42条明确指出“外症未解”,故以脉测症当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或汗出等症。


《伤寒论》在要强调、突出某症的特定辨证意义时,常详症略脉,此时需要注重在辨证中以症测脉。如桂枝加葛根汤证与葛根汤证,前者云“太阳病,项背强,反汗出恶风”。后者云“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在这里首先突出“项背强”一症,说明邪气已入太阳经腧。这是二方之所以用葛根,并强调了“反汗出”与“无汗”二症以鉴别桂枝加葛根汤证与葛根汤证的辨证依据。可见,为了突出症状的辨证意义,故略述脉象。若以症测脉,前者脉同桂枝汤证,后者脉同麻黄汤证。

脉症互测,体现了平脉辨证的整体观,阐明了六经辨证会通全书、脉症合参的重要性,是辨证应该引为重视的问题。


3、脉症的从舍鉴别


脉症有时由于反映病证形式的不同,而出现脉症不符,甚至脉症相逆的情况。此时,平脉辨证法宜随机应变,从舍得当。否则,恐有毫厘千里之失。因此,张景岳一再强调“当舍当从,孰知其要,医有迷途,莫此为甚”。脉症从舍是针对逆脉、逆症而平脉辨证的一种方法。从舍,包括从脉舍症与从症舍脉。在主脉主病或难从症辨的情况下,当从脉舍症而辨。正如罗国纲所云:“凡症即难辨,当参之脉理。”如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腹中急痛”一症,并非少阳病主症,之所以“不差者”能用小柴胡汤,显然是从脉而辨,以“阴脉弦”故也。正如《伤寒论类方》所云:“治太阴不愈变而治少阳,所以疏土中之木也,以脉弦故用此法。”又如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医宗必读》指出:“表证汗之,此其常也。仲景曰: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身体疼痛,当救其里,用四逆汤,此从脉之沉也。”


在症显脉变的情况下,又常从症舍脉而辨。如阳明病195条与208条均是“脉迟”。然而195条以“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诸症,可辨知此属阳明中寒证,故此“脉迟”是“迟则为寒”,脉症相符,病机显见。208条以“腹满而喘”“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诸症,可辨知此属阳明实证,故此“脉迟”是燥实内结,腑气不通,气血阻滞所致,属变脉,脉症不符,所以,当注意从症而辨。


必须明了,脉症从舍并不是不要脉症合参。从舍,只不过是针对复杂脉症表现的一种辨证方法与审脉审症思维。它的意义就在于:在复杂的脉症中抓住直接反映病机的方面(或脉或症)进行辨证,亦即抓住脉症表现与病机相吻合的方面,这是揭示病机最有利的方面,是辨证的主要方面,只有抓住了这个,辨证求本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所谓脉症从舍仅是辨证有所偏重而已。被舍之脉症并不是舍之不察,亦当合参之。如208条的“腹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等阳明实证,只有在这些症状的基础上而脉见“迟”象,才进一步证明了燥热之结已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当放心用大承气汤以攻之,因为若非燥热结之太甚是绝不会出现迟脉的。所以,我们不能将脉症从舍与脉症合参对立起来,我们强调脉症合参而不应否定脉症从舍,反之,重视脉症从舍又不应忽视脉症合参。因为脉症从舍是辨证方法,脉症合参是辨证原则,而任何辨证方法,都不能脱离脉症合参这一原则。


本文选自《姜建国伤寒一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姜建国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