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苏辙的兄弟情,让多少现代人汗颜

 Confucius365 2017-11-22

北风乍起,秋意渐凉。一株杨树的枝桠在月光里随风摆动,似乎有意提醒着赏月者今日是团圆之夜。一轮硕大的圆月高悬夜空,照亮了常山旁的一座廊亭,亭子名叫超然台。台上,三位宦海沉浮的饮士推杯换盏,互相吟诗对赋寄托相思之情。

在宋神宗时期,官员分为改革派和守旧派,改革派多为京官,受皇帝器重;守旧派升迁无门,在地方各州轮流调动郁郁不得志。

台上三位便是守旧派的代表,其中一位是这个超然台的主人,海内名士苏轼。

苏轼苏辙的兄弟情,让多少现代人汗颜

这一年公元1076年,距离苏轼开封成名已经近20个年头。20年里,苏轼的名气越来越大,诗作一出便争相传诵。可是,他的仕途并不平坦,去年从杭州通判任上过了几天舒心日子,终因思念子由申请来到了密州任知州。

说话间,苏轼端起了酒杯,对面的密州通判张定之,团练副使于承逸应声而动。苏轼说:‘’自去年来到密州任上,饥荒旱灾不断,弃婴现象屡有发生,官府钱粮紧缺,施政甚为艰难,多谢二位贤弟鼎力相助才有今日的短暂太平,我敬二位。‘’

张定之,于承逸一番客套话,三人共饮一杯。

张定之说:‘’知州大人刚到密州就积极向朝廷反应灾情,索要钱粮,为了密州百姓真是称得上鞠躬尽瘁,是我辈楷模,以后我等定会竭力为大人分忧。‘’

苏轼:‘’你我兄弟以后这样的话万不可再说,团圆之夜,大家高高兴兴多喝几杯才是。‘’

张定之和于承逸齐声说:今夜必须与子瞻兄奉陪到底。

美酒一杯接着一杯,月亮也从东方游到了西方。眼见东方见明,三人足足喝了一夜的酒。

苏轼苏辙的兄弟情,让多少现代人汗颜

张定之于承逸二人终因用酒太多醉倒在了桌上,唯有苏轼倒越发清醒起来。他远望着即将消失的圆月,看到了月影里的子由在呼唤他。

苏轼起身向着月亮奔去,险些从台阶上跌落。他一路歪歪扭扭的来到廊亭边的观景台,坐在了石凳上。

望着月影里的子由,往事历历在目。

苏轼:‘’子由,你我兄弟自小形影不离,一起念书,一起跟随父亲沿江出游,到过成都,到过嘉陵,到过很多地方,这些地方不同,可是都有你相伴。你我一同学习的日子是最美好的时光,寒窗苦读十年久,有你一起终不觉。‘’苏轼苏辙的兄弟情,让多少现代人汗颜

20年前,父亲带我们进京赶考,父亲屡次考不中,还多亏欧阳修张方平举荐得以留任京城,你我运气不错,一考即中。谁知道,那却是我们兄弟分别的开始。自父母离世,你是我世间最为惦念的亲人,不管我在什么地方总要给你写信了解你的情况。你也告诫我注意谨言慎行,你的话我肯定要听的。

看看这座亭台,超然之名还是由你所取。我何尝不想拥有超然物外的洒脱。然而造化弄人,我不想超然也没办法。子由,我本想来密州离你近些,谁知道,密州的情况比杭州要糟糕的多,辛苦治理一年才有了现在的模样,旱灾还在继续,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远离这些是非。

子由,我猜你也一定在看月亮吧,你能看见我吗?七年没见了,我想你呐!你跟我说,不做官的时候就归隐田园,我也想这样,我们的愿望肯定会实现的。到时候,咱兄弟俩一起种田一起读书一起写诗一起白头。父母不在了,咱俩彼此就是世间最坚强的依靠。

子由,我多想去月亮上看看,你说月亮上冷吗,在那里比人间更好吗,是不是月亮上没有离别。我痛恨离别,我想你,想父母,想你嫂子王弗。

世间纵有万般苦,唯有离别惹人愁。我多想再看看你,跟你对诗,饮酒,一起出游,一起到父亲坟前祭扫。子由,哥哥说的话你都听到了吗?

苏轼自说自话,双目望着月亮,泪眼婆娑,就连袖口都湿了半截。他正了正衣冠,起身坐在了石桌前,着人拿来了纸笔。苏轼苏辙的兄弟情,让多少现代人汗颜

一首词一气呵成,这就是被后人评为咏月诗词巅峰之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感情冠绝千古,是我辈学习的楷模,他们兄弟俩的手足情深,会让多少现代人汗颜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