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区别于世界其它文明的重要原因。内容包涵了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哲学、军事、家庭生活及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影响之深远,范围之广阔,已经远远超出国界。下面仅从孝道文化的理解进行分析: 一、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讲,就是孝道的文化;中国社会的基础是建立孝道之上的社会。所以说孝道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孝是贯穿天、地、人、祖、父、己、子、孙的各环节。 二、孝的一般含义是孝敬父母,具体内容在儒家经典《孝经》中有明确说明:“身体肌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又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子如何事亲呢?“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孝经中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残害人性、盲从盲信、对包涵的封建的“愚忠”、“愚孝”,应持批判态度;但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者的基本思想,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维系家庭秩序,和谐家庭关系积累起来的伦理和道德规范,是历代人们所认同的传统文化精髓,所以必须继承和发扬。这是因为,孝敬父母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促进家庭的和睦、团结,也是保证社会与国家稳定的基础。‘ 三、孝道是中华文化的中华伦理道德的重要特点。孝道经由儒释道等多种理论相互影响而最终形成有深厚的道德、伦理文化现象,但是,中心内涵是儒道。而核心是忠、义、礼、智、信,这是儒学的主要精神核心。孝中已经全部包含了儒家亲亲、尊尊、长长的宗旨,因而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内涵。 孝是中国文化中出现最早的伦理观念与德目之一。百事孝为先的观念产生了“善事父母”的人文伦理意识。从孝义的产生、发展本身来看,是将天道与人道统一的观念,把天、祖、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从孝本身的内涵看,把自然亲情的天道与亲子伦理的人道很好地结合起来。就是孝文化影响中华几千年的关键所在,因此,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
|
来自: 谢树开 > 《文件夹M一五花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