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

 雨林医风 2017-11-23


脑血管病是我国及全球重要的疾病负担,当然,得益于国家在脑血管病救治及其他疾病领域所做的努力,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发表于2017年的流调数据显示的我国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

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患者约占70%,在发达国家,这个数据约为80%。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措施,可分为1级预防,急性期处理和二级预防,还有康复治疗


得益于防治措施的进步,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发达国家是降低的,我国的情况是发病率高,但死亡率并不突出。


急性期处理有证据的措施包括rtPA静脉溶栓、阿司匹林和卒中单元,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了联合取栓和去骨瓣减压的疗效。

早期静脉溶栓及血管内开通治疗的理论依据是缺血半暗带的存在。

NINDS是证实发病0-3小时内rtPA效果的经典试验。

ECASS-3试验则证实了发病3-4.5小时的效果

两个试验的基本数据。

主要基于这两项试验及其他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均对此治疗做出了推荐,这也是我们临床工作的指导原则

因为效果是时间依赖性的,尽量缩短发病到用药的时间是目前努力的方向,目前的卒中质控主要是控制各种延误,尽量缩短患者就诊到用上药的时间;在医务人员的努力和政府的干预下,尽量缩短发病至就诊时间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任务。

上图是我们医院急性脑梗死的处理流程

朝阳医院是急诊医师协助筛选患者,在这里,急诊医师做了大量工作。

神经内科会诊医师所做的工作

这个问诊内容是著名的阿杜老师总结的,我拿来直接用了

脑梗的诊断


CT是必须

卒中严重程度的评估

纳入排除标准

我们的纳入排除标准来自国内外的指南,严格按指南执行


签字这块很考验能力,病人各种各样,谈话有时很难进行

一些具体的细节

配药

溶栓前后的血压控制、症状性脑出血的及系统性出血的处理、过敏反应、血管源性水肿、再灌注脑水肿,这些内容可以参考相关的指南及文献,也有很多老师很好的论述,这里就不展开叙述了。

注意事项

尿激酶和小剂量rtPA的推荐

关于特殊情况下溶栓的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