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好资产配置:要品种分散,更要弱相关

 妖城主 2017-11-23

新媒体管家

近日,中国首批公募FOF正式获准发行。从普通投资者角度看,就是又多了一种投资方式。这些FOF对外呈现的是一种基金组合,所以可以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审视这类产品。


大家对一句谚语都很熟悉:“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它说的是一个显现易懂的道理,核实要义就是要分散投资,都押宝在一个投资品种上面,黑天鹅来了就会彻底挂掉。在投资市场上,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投资多个品种,分散投资是一个基本原则。从这个角度看,FOF的推出对投资者显然是有重要意义的。


但应该认识到,并非分散一下投资多个品种就一定能降低风险。如果一个组合里都是一类品种,比如市场上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基金有几十支,如果把这些基金形成一个组合,这样的组合和单支产品的收益风险情况就并无二样。


一个组合,不管是股票组合还是基金组合,能不能降低整体风险,仅仅分散是不够的,更会取决于组合内各品种之间的相关性


资产配置的收益取决于我们搭配各种资产的能力,这些资产回报率的相关性应该较低、较为稳定,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是,在一个投资组合中,各种资产的表现方式相似。很多时候合理的资产配置就是寻找互不相关的资产

——戴维·达斯特《资产配置的艺术》


寻找到不相关的资产,小到可以构建简单策略,比如二八轮动,利用的是大小盘股票的差异表现来获取超额收益;大到可以进行宏观资产配置,这从资产配置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来,不管是早期的股债平衡,还是后来发展的耶鲁模式,再到现在的桥水的全天候,无一不是利用了各类资产的弱相关来平抑波动风险。


一般来说,市场上的弱相关资产包括:货币、股票、债券、商品、贵金属、不动产等,最常见的股票中大盘和小盘,内陆A股、港股和美股,也都呈现了区别较大的相关性。


所以,通常看上去合理的资产组合至少大概是这样子的:



咦,这个饼图很眼熟,没错,就是我之前真金白银投入的那个组合,拿它举例子最方便,所以直接用它内置的图了。进一步地,我们怎么具体判断上面这个组合的相关性呢?


先看下它包括的7个小类(分别为大盘、小盘、美票、港票、利率债、信用债、黄金)的相关性吧,计算时选某个小类下面的一种产品作为代表,相关性是这样的:


一般相关性值大于0.7才称为强相关,所以里面只有1和2两个属于强相关,其余的都是两两弱相关。


从这个结果看,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配置


投资组合品种分散并且弱相关带来的直接好处是风险降低了,我们用对投资者有最直接意义的最大回撤来比较下风险情况,还是以上述组合为例:


从自己投资账户里截个图,黑框里高点在8月8日,低点在8月11日,正是这段时间创造了这个基金组合的最大回撤,那几天收益“大幅”缩水。大家也可以翻开市场的K线图看看,那几天是全市场普跌。



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组合里的基金表现是怎样的呢?


可以看出,这个组合的最大回撤虽然从收益曲线上已经算“大幅”了,显得很突兀,但实际上只有-0.4%,而同期沪深300指数回撤为-2.27%。更明显的是它的基金们的表现:股票型基金不同程度的都在跌,债券微涨(实际上是0.000x%),黄金大涨!


可以说,正是因为组合内品种的弱相关性,才使得组合的回撤如此之小!试想,如果都是股票型基金,那么最小也得跌个-2.44%。如果都是小盘股没有大盘股基金,那么组合也会跌的再多一些。


这就是组合品种中两两弱相关的重要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