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柬埔寨行之十三

 杭州浩淼淼淼 2017-11-24

        巴公寺(Bakong):罗洛士群里规模最大且最重要的寺庙,它曾经是城市中心的大型庙宇。

神牛寺(Preah Ko):罗洛士群的第二大重要建筑,该寺底座为高高的台基,上面有6座塔,每个塔上面都有梵文的篆刻。女王宫的建筑风格就是在神牛寺风格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

罗莱寺(Lolei):建造在高棉历史上第一个人工池(现在是稻田)的中央一个小岛上。是耶输跋摩一世迁都吴哥前的最后一个主要寺庙。

       罗洛士群建于9世纪末,被人们称之为高棉艺术的开端,吴哥王朝的创立者阇耶跋摩二世曾建立了数个首都,罗洛士是第二个,吴哥王朝在此定都70年,现存巴公寺、神牛寺、罗莱寺。

          罗洛士遗址是在公元9世纪的吴哥王朝时期建成,巴孔寺是罗洛士遗址群中规模最大并且是最重要的庙宇,曾经是城市中心的大型庙宇,其建筑风格传承了印尼的婆罗浮屠特色影响,霸气当道,主要用来供奉林迦;罗雷寺是阇耶跋摩二世迁都吴哥前的最后一个主要庙宇,里面供奉的是湿婆林迦,建在高棉历史上第一个人工池中央的一个小岛上,现水池已干涸,成为稻田;普利哥寺又名神牛寺,是罗洛士遗址群中第二大的建筑物,从庙宇底部开始的高台基上,筑起6卒刻有梵文的高塔,用来供奉湿婆和国王的祖先,成为这里最显著的特色。

       巴公寺是9世纪末881年由陀罗跋摩一世所建的印度教神牛寺风格建筑,是罗洛士群中规模最大的寺庙。截顶式金字塔形建筑,神殿建在由五层平台组成的基座上,用来供奉国王的象征湿婆林迦,称之为'因陀罗首罗',是诃里诃洛耶城的中央当时最重要的建筑。 [2]

据介绍,巴公寺的建筑形式为寺庙山结构,后来成了这里建筑的范本。

       巴公寺是我看到在吴哥窟最宏伟的建筑,风格也很特别,是值得好好拍摄的好地方。


         每层平台都有大象镇守着,不过也基本没发现一只完整的了。除大象外,平台上也没什么特别的东西,当然,通道入口的狮子也残缺地守望着。

古代与现代建筑对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