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的一生就是为了摆脱自卑和追求优越而奋斗

 紫金港闲云野鹤 2017-11-24

人的一生就是为了摆脱自卑和追求优越而奋斗

阿德勒的理论强调人的积极品质和社会动机在个人行为中的重要作用。阿德勒认为,人格是在战胜自卑和追求优越过程中形成发展的。人天生自卑,因为其生下来是弱小、无力的,完全依赖成人,由此产生自卑。但是,正是自卑促使人们去努力克服自卑,追求成功,成为人格发展的动力。但是,若被自卑所压倒,则产生自卑情绪,导致神经症人格,抑郁、悲观、消沉。人类还有追求优越与完美的倾向。每个人都有相同的追求优越的最终目标。追求优越也是双重性的,适度追求,促进个人发展,对社会有益。过分追求,走极端,则产生优越情绪,自我中心、自负、忽视别人和社会习俗、缺乏社会兴趣。个体如何追求优越,取决于自己独特的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由此会发展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和习惯,即所谓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的发展和自卑感有密切关系。如果一个儿童有某种生理缺陷或主观上的自卑感,那他的生活风格将倾向于补偿或过度补偿那种缺陷或自卑感。例如,身体瘦弱的儿童可能会有强烈的愿望去增强体质,因而锻练身体、跑步、举重,这些愿望和行为便成为他生活风格的一部分。生活风格决定了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形成了我们的行为模式。人要成为完善健康的人,需要自身的努力和教育的干预达到补偿。

1、为摆脱自卑而奋斗

人的一生就是为了摆脱自卑和追求优越而奋斗

自卑并非懦弱,人天生有一种自卑感。正因为自卑,让个体明白自己的不足和欠缺, 促使个体努力奋斗, 朝向未来前进。 自卑是普遍的。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希望加以改进的。没有人能够长期地忍受自卑感, 它一定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 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自卑感是隐藏在个体背后的推动力, 是人的行为的原始的决定力量或向上意志的基本动力。在阿德勒看来, 一个人不管处在怎样有利的情况下, 总会有追求更完美、更理想的欲望。这种欲望动力不是弗洛伊德的性,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使自卑感成为人类心理上的负荷。

由于某种残缺、忽视、纵容等导致的儿童生活过于艰难或过于风顺,儿童的柔弱被强化, 儿童易对社会现实扭曲而软弱、卑微、无助、依赖等,最终可能发展为早期童年自卑感。

尽管阿德勒认为孩子与大人比较都是极其软弱的, 会感到无能、自卑。但他也指出自卑本身不是问题, 自卑是人类地位之所以增进的原因, 并甚至认为我们人类发现自己的弱点与不足而努力改变环境, 从而降低“紧张状态”和自卑。这一过程在心理学上称为“补偿 ”。 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为基础的。

补偿分成功的补偿和失败的补偿。成功的补偿建立在生活意义上正确理解的基础上, 失败的补偿建立在对生活意义的错误理解之上。失败者赋予生活的意义常是一种个人的意义, 其兴趣也只停留在自身,所作的努力与补偿因之生活意义的偏差而被导向无意义甚至完全谬误的方向。这类补偿者幻想不经过努力奋斗来超越自卑感。眼泪、抱怨、夸口等都改变不了自身的处境, “自卑情绪”也逐渐形成。补偿在教育意义上应积极引导, 使之朝向成功补偿迈进。失败补偿会出现极端诸如欺骗、暴力、谋杀等不正常的过度补偿行为, 此种自卑情结致使的自卑属于病态的, 是非正常的个体对优越的人性追求。

2、为追求优越而奋斗

人的一生就是为了摆脱自卑和追求优越而奋斗

适度的自卑感是种普遍的正常现象, 是个体追求优越感和完美的动力。人们采取各种形式试图超越自卑感, 以追求更大的成就, 获取优越性。实际上, 追求优越比为摆脱自卑而做的努力更体现出人的社会理性。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类的通性。真正能够应付并主宰生活问题的人却只有在奋斗过程中利己又利人的倾向的人。影响因自卑感而激发的为优越感而奋斗的朝向的是社会兴趣。有较多社会兴趣的人在追求与社会利益相一致的目标实现其追求优越感, 是一种真实的优越感, 是成功补偿产生的结果。社会兴趣缺乏的人对优越感的追求是纯私人的目标, 是一种虚假的优越感, 是失败补偿产生的结果。阿德勒通过对大量犯罪现象的研究, 得出如下结论:罪犯的目标总是在追求属于他私人的优越感。他们追求的是自己幻想出来的、虚假而不切实际的优越目标, 是没有正视事实的目标。我们在童年时期无意识地发展了一种关于生活的信念, 即是阿德勒的虚构目的论。这个虚构的目的论即是为追求人生的意义、追求优越感。这种与追求其私人的优越感又有不同。 它与社会联系在一起,通过与他人合作, 克服困难, 使自我获得了补偿和发展, 社会得到了利益, 自我达到了创造性的实现而非失败。

阿德勒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人格是社会决定的, 人的行为动力来源于自卑感的驱使与鞭策。教育者必须确保受教育对象对优越感的追求能为他们带来精神的健康与幸福。

总之, 为完善的、优越的目标而超越自卑, 人性的永远追求在不断地发展, 不断地超越。人类“自卑”的创造性自我提升为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教育提供了一个可塑和可利用的机遇与挑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