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助物理实验 提升物理素养

 GXF360 2017-11-24


王春好

江苏兴化市昭阳湖初级中学(225700)

[摘 要]引导学生开展物理实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物理,通过物理实验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以借助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引发学生猜想,培养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物理实验;物理素养;创新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是十分重要的。物理是一门研究物理现象的学科,猜想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物理素养的重要构成元素。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物理学习的重要途径,许多物理知识都是学生在观察、实验、思考中获得并概括出来的,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

借助演示实验引发物理猜想

初中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离不开物理猜想,教师要借助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物理猜想,这样,就能为学生的物理探究奠定基础,有效提升他们的物理素养。

例如,在教学《探究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时,可利用简易的电路给学生演示改变电阻导致小灯泡明暗变化的实验。学生在这个演示实验中,观察到小灯泡的明暗变化情况,并对小灯泡为什么会发生明暗变化的原因进行思考。他们有的认为,可能是小灯泡两边的电压变化,导致小灯泡明暗变化,也有学生认为,可能是电阻的变化导致小灯泡的明暗变化。在他们有了这些猜想以后,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对“小灯泡发生明暗变化的原因”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从而为他们接下来的物理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

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并进行猜想,有了猜想以后,他们就会有探究的欲望,从而以一种积极的探究热情投入到后续的物理探究中去。

借助探究实验开展物理探究

在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安排了很多探究实验,这些探究实验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经历物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习得物理知识与技能。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在开展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为此,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操作、交流和探讨,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探究结论。

例如,在教学《平面镜》时,基于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给学生设计这样的问题:当我们站在平面镜前时,如果一点点地远离镜子,会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在不断缩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平面镜成像的大小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这两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开始主动思考,并开展探究实验活动。他们首先把一块透明的玻璃板垂直放在一张纸上,当成平面镜,并且记录相应的位置;接着,用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与像重合的位置,并记录;最后,把物与像的位置用直线连接。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发现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从而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物体和人眼之间的距离关系,当距离远时,张角就小,在视网膜中的成像会变小,这样,我们就会觉得物体看起来好像变更“小”了。

借助课外小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在课外开展物理小实验,在课外物理小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拓展性学习。学生在进行课外小实验时,受到时间、地点、材料的限制比较少,心情也会比较轻松,还可以进行多次实验,直至达到满意的效果。同时,由于教师没有明确实验所需的步骤,对观察的现象也没有具体的要求,学生完全可以自主设计实验步骤、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得以提高。

例如,在教学“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适当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改编,在开展课外小实验的过程中,用泡沫小球取代乒乓球,并把它们系在铁架台上,而不是音叉上,这样,学生的实验过程会更加简便,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对课堂上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巩固与延伸,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在课外实验中,不但能深入了解课内知识,实验技能也会得到提高,并学会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久而久之,他们思维的独创性将会得到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需要重视课外实验,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创新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