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事事聪明未必奸,难得糊涂才是福!

 李涣 2017-11-25

郑板桥有一句名言:“难得糊涂。”这简短的四个字中却蕴含了精妙的人生智慧,许多人都将这句名言奉为昝句,挂于墙上。关于这句经典名言,有一个小故事。

相传郑板桥在山东上任时,有一次浏览莱州的云峰山,本来想去观赏著名的郑文公喊,但见天色已晚,便在山中一茅屋借宿。茅屋的主人是一位老者,须眉皆白,却谈吐不俗,自称“糊涂老人”。

老者的家中有一方砚台,有桌子大小,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不禁大为赞叹。第二天,老者请郑板桥题字,想刻于砚台的背面。

郑板桥想了想,提笔写了四字:难得糊涂。然后盖上“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因砚台还有很大空余的地方,于是郑板桥就请老者写上一段跋语。只见老者接过笔,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门也。”然后也用一块方印,盖上“院试第一、乡试第一、殿试第一”的字样。郑板桥一看大惊,方知老者原来是隐居的一位高官。于是,更感叹老者的“糊涂”智慧,郑板桥提笔写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由此,“难得糊涂”四字便流传下来。

生活中,父母渴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教师渴望自己的学生聪明,老板渴望自己的员工聪明,妻子渴望自己的丈夫聪明……可很多时候,人们往往聪明过了头,变成了自以为聪明,结果却成了真正的大糊涂。

生活中往往有许多人觉得自己很聪明,可是这种聪明早就被别人看穿了,彳^们还自欺欺人地以为自己占了便宜。有句话叫“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太聪明的人事事计较、事事较真,往往只会徒增烦恼;而耍小聪明的人自以为很聪明,结果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到头来更是烦恼无穷。所以,有时处处聪明不一定是好事,而“难得糊涂”却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富弼是宋仁宗时期的宰相,年轻时有一次遭人平白无故地谩骂。

有人告诉了富弼,富弼却说:“大概是你听错了吧,可能是骂别人吧。”这个人说没有听错,指名道姓的还能错?富弼又说:“哦,那可能被骂的人与我同名同姓吧。”后来,那个骂富弼的人听后,感到十分惭愧,于是跑来向富弼道歉。正是富弼的这种假装糊涂,_了他的容智与豁达,从而能消除嫉恨、息事宁人。

生活中没必要处处较真、处处算计,有时不妨“难得糊涂”,一笑了之,既少了烦恼,也于人于己都方便,岂不妙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