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蒙,教育的方向在哪里?

 儒学家风 2017-11-25
教育,有人觉得和自己的关系不大,自己也不是教师,对教育就不太关心,也没有思索教育是什么。

  这个认识有大错误的,教育,是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你是一个工厂的领导,你就得懂得教育员工;你在家庭中,你就得懂得教育子女。反过来说,你是员工,你是子女,你是学生,你要懂得学习,你也是离不开教育的。

  教育,有教育别人的,和自我教育(自学)。《论语》第一章第一句就讲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就是时常,经常,看到一个“时”字就知道,学习是长期的事。

  教育和任何人是息息相关的,也是长期的事。


  古人,把最开始的教育称作“启蒙”,蒙就是不明,不清楚的。

  启蒙来之于《易经》的蒙卦《山水蒙》。水从山出,很难知道它的来源,你在山下看到一股山水流下来,你去找它的源泉,越找越小,最后不见了,就是不知道起源在哪?在山中,你看水往山下流,一下子钻进石头下不见了,一下子又出来了;一下子钻到山草下不见了,一下子又出来了;在某角落处,一拐弯不见了,一下子又出来了。流水潺潺,闻声难见其全貌,这就是迷蒙。

  借《蒙卦》讲教育,教育就有二个方向了,一个是寻源,一个是觅终。换到人来说,一个是认识自我,一个是认识外面;一个是修养智慧,一个是学习知识。

  我们一直是学习知识比较多,宗教上才是修养智慧。很多人误解知识就是智慧,其实,知识和智慧是有微妙差分的。

  有二个生产肥皂的工厂,自动包装线,总会出现误差,包装出空盒,老板受到客户的投诉,都要求主管想办法解决问题。一个主管请大学的一些教授组织团队,研究针对空盒的情况,设计了另一个自动挑选的流水线,花了几百万解决了问题。另一个主管,买了一台大的牛角风扇,放出肥皂包装出来的流水线上,空盒由于重量轻,经过风扇的时候就给吹跑了,花了几百元,也是解决了问题。

  这就是知识和智慧的区别。但是,虽然智慧的成本很低,光有智慧,不学知识好不好?

  也是不行的,因为智慧,很多也是要来自知识的。人是有知才会明,有知识容易明智慧。


  不过,人也要小心知识固化自己的思维,陷入另一个迷蒙状况。

  我们说知识就是力量。是的,知识使我们更快速更好的做事。从一个角度看,知识就是经验的传承。知识就是别人已经探索好的路,告诉你怎么样走。该不该学习?当然要,愈多愈好。但是要小心,知识会使人思想形成框架,陷入经验主义上跳不出来。

  当一个人,固执在知识、经验上,其实又是陷入迷蒙了。

  我们的认知,水在零下是会结冰的。这个认知,有时就会固化,使我们认识不到另一个知识。没有凝结核,若是纯水,全无杂质,在一般大气压力 下, 甚至水温降至零下40度,水仍可维持液态而不结冰, 这是'过冷'(supercooled water)。

  所以你会见到,也会有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他不知道自己干什么好。他知识固化了思维,他什么都做不了,不知做什么好。。

  读书,读出低能儿的也有很多,不是没有知识,而是知识固化了他的智慧。

  在知的基础上,就要发挥智,才能够应用。光有知而无智,没用的。如同电脑硬盘,储存的知识,比任何人都多,没有CPU的算计,又有什么用?而智慧就是CPU。


  蒙有两个方面,一个在知识上,一个在智慧上。人生,其实一辈子都有蒙,所以要一辈子的学习。

  除了知识和智慧上的教育,教育还必须是像对《山水蒙》的山水一样,弄清楚来源,搞明白去处。认识到自我,知道到外面。

  很多考试很好的学生,除了会知识,伴随着就有二个不会:不会做人,不会做事。更甚者,还有一个不会:不会学习,离开学校,不懂得在社会上学习,从而融入社会。

  有的学生甚至读到博士、博士后了,工作了,还是心智不成熟。

  心智成熟需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正确认识自己;二,正确认识他人和环境;三,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认识自我的教育,出问题了。

  很多人觉得认识自我,太简单了,我就是我,还有不知道的。就是因为认为太简单了,所以很多人基本就没有认识到自我。你若是真正的认识了自我,你的恻隐之心就打开了,你的良知就自然显露了。

  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让你先在自己上认识的。你知道自己都不接受的,就不要强加到别人的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懂得换位思考,认识了自我,其实也是知道了别人。

  恻隐之心,见人受苦,伸手援助,并不是自己受到苦,而是自己能设身处地,从而产生仁心。这个很容易感受产生,但是转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于对自己的认识不深,就难了,很多自己都不接受的,但是强加让别人接受的就做了很多。

  可见,认识自我,是很重要的,那个是做人的基本。

  人是有良知的,认识到自己不能接受的,强加在别人身上,就有良知在阻碍。我们为了利益,会强加在别人身上而在自己身上却不喜欢的,是因为未到真正的认识自我。

  文化大革命时,有些人,肋骨给人打断了,牙齿也给人打落了,也不说违背良心的话。这就是真正认识到自我的原因。

  认识到自我的人,受苦时就算想说违背良心的话,他也说不出,他有一个真我在面前,他越不过去。

  不要不相信,每个人认识自我的程度不同罢了,至恶的人,也会有一个点,他做不下去的。

  王阳明审问一个强盗时,强盗反正就一句:“要杀就杀,什么都不会说。”王阳明对强盗讲良知,强盗说我没有良知。王阳明让强盗脱上衣,强盗就脱了,脱到剩下条底裤时,强盗就不脱了,王阳明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你还有点耻。”良知在那条底裤,再下去,他做不了了。

  人怎么会没有良知,是自己没有去认识自我,所以不知道良知在哪里,人不知良知,就不会推己及人,所以就不仁。

  人认识自我,才会懂得做人,也才会正确认识他人和环境,再而能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实,这就是仁,也是得到了做人的教育。


  教育,要教人做人,那么就得教育人认识自我。认识自我的人,才会正确的认识别人。






  孟子讲“君子远庖厨”,很多人认为是儒家的假仁假义。

  一个孩子,如果小时候玩弄动物弄死它,问题还不够严重,到了青少年还是如此,早晚就是一个惹祸的主。人的决定,很多是即时性的,用的就是平时的习惯意识。残忍成为习惯,即时反应,也是残忍的。

  现在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总是杀杀,打怪,培养自己的杀心。当有一些触犯到自己不满的时候,杀心也就自然起用了。

  “君子远庖厨”至理是不是假仁假义?

  人要认识自我,才会懂得远离对自己不好的影响。总是放任自己的意识去学习一些邪恶的,即时取用,就是邪恶的。没有认识到自我,不知学习了这些会产生的什么。

  不认识自我,就不懂得做人,教育上的方向出现了错误,灾难就产生了。

  您说,教育,它的方向应该在哪?


  教育的方向,应该有寻源,也应该有觅终;应该有认识自我,也应该有认识外面;应该有知识的培养,也应该有智慧的启发。

  指南针一出问题,任何一个航程,都将会是灾难。

  学校教育上的不足,也是需要时间去修改的,只有自己认识教育,弥补学校教育,这才能真正的做好教育。

  认识教育的方向,是多么极其重要。天下间,教育好了,什么都就好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