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性胃脘痛临证验方:清热定痛汤——治胃脘痛胀,不能远离肝木

 stccp 2017-11-25

神黄优选商城全新上线,做有态度的优选!

在急性胃痛病人中,常是由于饮食不节,或暴饮暴食,或受寒凉刺激,或情绪波动、肝气犯胃,而导致突然胃脘剧痛,上则但干秽,不能呕吐。下则但腹胀,无矢气及下泻。首先排除肝胆及胰腺疾患,无慢性胃痛史,在饮食不当犯寒受冷之后,每发作,剧痛数日,开始缓解。其痛楚不亚于胆道蛔虫、胆囊炎,胆石症之痛势。


由于伤食受寒诱发者,每以寒证论治,不但收效甚少,甚至反趋加重之势,冥思之后,方悟寒邪化热之理,亦适用于此等病,察其舌脉,或伴口臭,或脘痛拒按,或大便燥结,或小便黄短,甚至伴有发热等,一派实证热证之象,故在治疗上更弦易辙,用清热定痛汤治疗,竟收到很好的疗效。

例一:李x,女,28岁,农民。

素日体健,胃脘疼痛阵发加剧三天,痛连两胁,纳呆微泛酸,心烦易怒,多梦、咽干,舌质红,苔黄微燥,大便不畅,小溲黄赤,脉弦数。辨证为肝郁化火,火邪犯胃,治宜清肝泄热,理气和胃。方用清热定痛汤,处方:

北柴胡10克,条黄芩10克,生山栀10克,杭白芍20克,蒲公英3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生积实15克,花槟榔15克,广木香10克,五灵脂10克,水煎服。

药后胃痛减去大半,再进一剂诸症皆除,神爽纳馨。

例二,王X,男,35岁,1968年冬来诊。

向无胃疼史,近二三日有外感现象,但不影响纳食,未停止劳动。发病之日,系于午饭前腹空饥饿,吃冷糕一块,未几即服午餐,下午突发胃痛,根据患者主诉,辨证为受寒伤食,用理中汤加消导之品,服一剂后不但未见寸效,反而痛势加剧,遂用止痛针剂,但也未收到很好效果。于是进一步详诊,按其脉象洪数,察其舌质红、苔黄燥,触其脘部疼痛拒按,大便已二日未行,痛剧时有发热现象。

辨证为外感郁热于胃脘,由冷食、饱餐诱发胃痛(即急性胃炎),处方嘱其速服清热定痛汤一剂:

北柴胡10克,条黄芩10克,生山栀10克,杭白芍20克,蒲公英3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生积实15克,花槟榔15克,广木香10克,五灵脂10克,川军10克(后下),水煎服。

急煎速服,服后一小时痛势减,四小时后接服第二煎,夜中熟寐,翌日疼痛缓解,将原方适当加减后,继服一剂即康复如初。



按:前投理中汤方剂是以患者主诉为依据,未加详审舌脉及病史等,故用药未中的,犯“实实”之错。如系寒中伤食,用药并不悖谬,然药后病情反剧,即值得推敲。细询之,知有感冒史,察其舌脉,按其脘腹,断为郁热夹食,故在大剂清热、疏邪、消导、泻实之品中,加入数味柔肝抑肝之药,是效法前人所言:“治胃脘痛胀,不能远离肝木”的启发,徐灵胎又有“胃痛急症,必有外邪内炽,不宜轻补。”之说。叶天士亦云:“腑以通为补,肝用宜泄,胃腑宜通。”

综合前人教导及临床经验,对胃痛之急性发作,必须详加辨证,固然寒者虚者宜温补。千万勿忘,热症实症之宜清宜泻,端在临证详察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