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正在消失的老北京味道,有钱也买不到了!你还记得吗?

 攒破烂儿的 2017-11-25



在北京

有一种亲情是:

“妈,我还想吃”



有一种友谊叫

“我饿了”

“我也是”



有一种情话是:

“走,我带你去吃东西”



万物有灵,食为灵魂

北京历史源远流长

美食的历史也很悠久

紫禁城内,宫廷御宴

紫禁城外,百姓炊烟



大北妞找了正在消失的

几个老北京美食

快来看看你都吃过哪些吧 ~



小贩们吆喝的嗓门总是那么响亮

一声「羊肚开锅!」

整条胡同都听得真真儿的




重庆的毛血旺和南京的鸭血肠仍然走红

而羊霜肠却逐渐消失了

也只有去一些清真食堂才能吃得到了


炉火上架着黑乎乎像大炮一样的爆米花机

师傅一边拉着风箱一边摇动着

随着「嘭」的一声巨响

一团白烟升腾而起

热腾腾、香喷喷的爆米花

便装满了口袋

诱人的香气让口水喷涌而出




可惜这种儿时美好而有趣的记忆

现在却很难看到了



曾几何时

小贩们挑着甑走街穿巷

随蒸随卖甑儿糕

成为北京街头一景




由于利小又麻烦

街头巷尾已经很难寻到甑儿糕的踪迹了

这个老北京味道也仅仅存在于记忆中


从清宫廷之中传出来的一道佳肴

由一位姓苏的厨师所创

故名苏造

长条肥肉,看着惶恐

却不腻不油,顿至极烂

味道十分浓厚



搭配着火烧同时,胃里暖暖的

汤浓味鲜,肉也酥烂绵软,糯香柔韧

如今的卤煮小肠就源于它

可是苏造肉的身影,却再难寻觅


小时候最幸福的时刻

就是手捧一个大三角

等不急用筷子来通眼儿

直接咬上一小口,散热气的

外皮焦脆不硬,角馅鲜香




如今炸三角在胡同小巷已再难寻见

只有少数的老北京人会在自家制作

招待客人食用



卖切糕的一般都会走街串巷在胡同中售卖

叫卖声很特别,「切~~糕~」

音要长,声要亮

随着这一声叫卖

家人早早的拿着瓷盆等在那里

切上两块,够吃上一整天




妈妈每次都只给切上一角

怕吃多了不消化

如今凉凉的切糕也很少见了

偶尔碰到都会多买上一些


炸肉火烧老北京人很喜欢的一种小吃

在制法上,回民和汉民有别

馅料不同,各具特色

下锅炸制后,色泽深黄外酥内软

汁多味美,葱香味浓郁

牛肉馅非常滑嫩




如今年轻一代的北京人

很多都没听过炸肉火烧的名字

老北京的味道就这样渐渐消失不见了……



套环儿是用香油、白糖和面

搓成细条一环环紧套在一起

与脆麻花的底部差不多

呈球形,有元宵那么大

外表还沾一些砂糖粒儿



不知何时这曾经颇受青睐的

小糕点“被迫隐退”

保留下来的江米条增强了硬度

令人不敢问津了



这是源自北京民间的绝对大众化小吃

做法与豆腐脑基本相同

但由于调料不同,风味各有千秋

因物美价廉,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现如今老豆腐是难寻踪影了

豆腐脑儿倒是长盛不衰

只是那卤打得就各有各的味道了



锅饼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风味面食

在早年间成功进入了京城

进入了老北京的食谱

直径足有1尺半,厚有2寸

外表显得特硬,仿佛是个硬壳

四周边有用刀刻画的简单花纹



上下两面为金黄色,烙出的“花儿”特匀

周边竖面颜色较深,为焦黄色

表面看着硬,实际里边软和

有香油和椒盐的香味,口感很好

由于此饼大如锅盖又厚实

因而大多是论斤论两地约着卖



这个与我们吃的烧饼不一样

就是表面没有芝麻的烧饼

只不过里边的麻酱比烧饼少一些

圆形约两厘米厚

两面儿都有烙出来的“花儿”



不知道什么原因

20世纪70年代以后

火烧就不见踪影了



制作卤虾酱

首先要精选新鲜的

小海虾,小皮皮虾,小螃蟹

然后用电磨粉碎

放入一口大缸里发酵

缸盖戴上一顶苇子编制凉帽

不让苍蝇侵蚀



虾酱在烈日的暴晒下

十几天后就发酵好了

拿掉酱缸上的凉帽

虾酱已经变成了红褐色

喷喷香香的虾酱味直往鼻子里钻

虾酱上面漂着一层清澈透明的虾油



自来红又称红月饼

老北京汉族名点

中秋节节日食品

清一色白糖、冰糖渣、果仁为馅

外皮上打一个红色圆圈

圈内扎着几个小孔



旧时的自来红、自来白月饼味道并不好

因为饼皮很硬,咬开来馅心只有半边

而且主要是糖,融后再结

也是硬的,吃起来十分辛苦

不过现代的自来红、自来白已有革新

馅中加入北京特产的果脯果料

质地也酥松多了



“蒸而炸”类似于大饺子

但要有褶儿,形如元宝

老北京还有道小吃叫炸羊尾

由于蒸而炸本身就是油炸食品

再搁羊油的话就过于油腻

所以真正的“蒸而炸”里根本就没有羊油

老北京的“蒸而炸”其实是素食



卖“蒸而炸”的小贩先在家蒸好后

卖时现炸加热

炸的时候油位要高,半煎半炸

炸出来表面布满珍珠状的小泡

表明这“蒸而炸”非常酥

吃一口非常好,非常香



油炸鬼与现在我们经常吃的油条

仿佛是“龙凤胎”

都是将两根面坯儿捏在一起下锅炸

不过油条的两根面坯儿往往缠两下再抻长下锅

油炸鬼是只捏住两头,中间有近似长椭圆的窟窿

好像是两个人头与头、脚与脚相连

下锅炸至焦黄色即可捞出控油



如今早点摊上的炸油条

大约是在解放前后由天津传入京城的



除了这些已经或者正在

消失的老北京美食

咱大北京还有这些

正在消失的行当



相信很多老北京人一定会

对「弹棉花」有着清晰的记忆

那时候,弹棉花的工匠们走街串巷

嘴里吆喝着「弹~棉~花~打被套」

生意应接不暇



现在在北方的少数农村中

也许还存在着这种手艺人

但是在北京已经不多见了



老北京的房子大多数都是瓦片房顶

所以这就需要瓦匠师傅的巧手了

听人讲瓦匠一般由小工做起

学习和泥、清砖挖槽、筛沙子、递砖送泥等粗活儿




等到技术熟练,再学习砌砖、抹缝

如此便能登堂入室


这是北京最后一位修钢笔的师傅——张广义师傅

他的广义修笔店在东城区东四南大街102号

10平米左右的小店墙上

铺满了各个年代张师傅获得的奖状




张师傅的拿手戏是「点笔尖」

就是把比小米粒还小的

白金和铱金合成的小圆球

用氩弧焊焊在笔尖上,再一破两半

可惜现在这门手艺,已经濒临失传



小时候经常能在老北京的胡同里

听见「磨剪子来戗菜刀!」的吆喝声

有的不吆喝,摇动几块铁片

发出「喀嚓嚓」的声音



一听这声儿,就知道磨刀的又来了

随着老人的砂轮一圈圈转动

刀剪逐渐锋芒毕现

现在这些手艺人已经很少见了



修鞋匠俗除了缝补外

还有钉前后鞋掌、钉偏掌、打虎皮头等

他们用铁锤敲打铁叮当作响来替代吆喝



后来还有专修皮鞋的,身背木箱走街串巷

如今只有在老胡同里才有了修鞋匠了吧


以前补锅匠们走街串户时

总悠悠得吆喝「补——锅——嘞——」

嘹亮的嗓音绕梁不绝




惹得奶奶忙着找出破锅烂碗

锅碗瓢盆一阵乱碰乱响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

拉大锯说白了就是木匠学徒

每个木匠学徒的时候都从拉大锯开始干起




三年学徒两年效力

得先给师傅锯三年木头

才能开始正式学手艺



这位老师傅就是被誉为理发界活化石的

「北京最老剃头匠」靖奎老先生

(已于2014年去世,101岁)

靖老爷子从业80余年

精通理发、按摩、接骨,为无数名人理发

90多岁高龄仍不愿「挂刀」




在靖老爷子年轻的时候

理发绝对是门大手艺

除了剃头,按摩、接骨都得会

要不根本算不上个剃头匠



以前结婚用的子孙桶、提桶、脚盆等

都是实木做的,所以少不了箍桶匠




现在结婚没这些东西了

平时家用也很少用到

老北京的手艺就这样

慢慢地开始面临失传了……




这些老北京美食

这些老北京值得纪念的人

给无数北京人留下了深刻的回忆

每每看到照片都会想起那些年

也许您今天看到的

也是正在或者即将消失的


「今日话题」


#这些老北京味道,你还记得几个?#

(请直接在评论区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