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佑生命、救死扶伤, 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这是所有人对于医师的印象。 我们常说医者仁心, 是因为这群人, 无论年纪大小, 无论何时何地, 永远以一颗“仁心”守护着每一个人。 01 与死神抗争, 从不退缩的是他们。 11月6日, 当这名男子被送到医院时, 已无脉搏及自主呼吸。 原则上抢救病人超过30分钟, 如果心跳、呼吸都还未恢复, 可以宣布抢救失败,停止抢救。 但医生们始终没有放弃, 整整2小时, 在经过了大约15000次按压之后, 奇迹终于出现, 男子的心跳暂时恢复了…… 02 向极限宣战, 奋战一线的是他们。
北大毕业,师从林巧稚, 从医70多年, 到今年, 于载畿老人已经97岁了, 但她仍坚持每天出诊, 也坚持不看完最后一个患者不下班。 她说,除了念书, 为患者治疗,是她这辈子唯一会做的, 这也是她活着的价值。 一日为医,终生为医。 03 与医学结缘, 多才多艺的是他们。
北医三院医生邵振兴有个绝活, 就是画得一手好插画, 虽然不是专业出身, 但凭着“强迫症”的韧劲, 天长日久竟也惟妙惟肖, 线条色彩都十分精准。 当然啦, 也许你还会遇到这种 拥有“灵魂画技”的医生↓ 我们总是用妙手回春形容他们, 以至于忘记了, 他们,其实也是普通人。 面对非议会难过, 面对失败会受挫。 但他们却依旧坚持最初的选择, 单单是这份勇敢, 就已经胜过常人太多。 一个神圣的职业, 永远有忙不完工作的是他们。 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冲锋在前的是医务人员,迎接每一次与疾病的“短兵相接”,用医生“危”换来病人的“安”。然而,他们的辛苦付出没有得到社会充分认可。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体会到医生的不易,医患之间缺乏换位思考,缺少相互沟通,医患关系就会紧张。实际上,当患者对医生特别信任时,医生会更全力以赴对待患者、处理疾病。和谐的医患关系,增进医患信任,保障的是医患双方的权益。 曾经有一位医生说:选择了医学,就意味着走上了一条艰难坎坷的荆棘路。但当你走上这条道路,也会见到别人永远无法见到的精彩风景。对于走上荆棘路的医生,全社会都应对他们多一份呵护,多一点尊重。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听诊器曾经是令人羡慕的职业象征。如今,如果没有合理收入和职业荣誉感做支撑,连医生的子女都不愿意学医,医生行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也将下降。随着医改向深水区推进,很多医务人员期待有一份更体面的收入。 目前,医药分开正在全国推进,让医生凭技术吃饭,建立可行的正向激励机制,群众将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近些年涉医暴力事件屡屡发生,许多医生成为暴力事件的受害者。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就已经正式将“医闹”入刑,对扰乱医院正常诊疗秩序的非理性行为说“不”,对涉医暴力事件要从严惩处。 今后,很多医院将建立合理有效的第三方调解或纠纷处理机制,降低患者与医方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老百姓才能安心地看病就医。 2017年的8月19日已经过去, 2018年的8月19日尚未到来, 那不如, 就在今天, 我们把这一年的祝福补上, 向所有奋战在生死一线的医师们, 说一句: 辛苦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