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纲要~太阳篇

 秦岭之尖 2017-11-26

第二章太阳篇

概说

太阳病的性质:

太阳主一身之表,为六经之藩篱,外邪侵袭。太阳首当其冲而发病,故外感病初期,由于正气卫外而产生的症状都沉现在体表方面,因而属于表证。由于正气亢盛,故表现的症状多为热象,而归纳以上所述,太阳病的性质是属表、、属热(阳证)。

太阳病的病因:

是机体抗病力降低,加上外感风寒而引起。

经证:

1.中风:因邪外袭,受病则阳浮盛于外而发热,因此,卫强营弱,卫为阳,有卫外的功能,营为阴,有营养的作用,卫强以受病而言,对正常的生理来说,实际是卫弱,如果是生理上的卫气强盛,则正气固守于外,起着抵抗病邪侵袭的功能,机体一旦受了病邪的,失其固外的开阖作用,因而营阴不能内守而汗自出故为表虚证。

2.伤寒:本证的病理机制,为寒邪外袭,卫阳被遏制,所以啬啬恶寒。而里发热,是邪正相争的现象。卫阳既闭阴亦受郁滞,筋骨失于煦濡,所以身体骨节疼痛,腠理致密无汗出现象。正气向外而寒邪束表,所以脉见浮紧,故为表实证。

3、温病:津伤内热,外感温邪,是本病主要的病理机制,机体外受风邪,是从太阳表证开始,因为里阳素盛津伤内热,虽属病的初期,则临床上必有口渴得见证,这是温病的特征,中风伤寒必待邪气入里化热伤津后才见有口渴。两者口渴病理机制上显然不同。

(二)腑证

1.蓄水:太阳经热不解,而邪气内传,因而膀胱气化失职,则小便不利,消渴或水入则吐,于是津液不能上承,则口中烦渴然非真正的缺少津液,如饮之太多,反而停滞于胃,则出现水入则吐的水逆证,心下痞满的情况,此等证状虽是胃的见证,其主要的根源亦是由于膀胱气化失职,是水气不能转化的结果。

2.蓄血:本证病理机制,是邪热入于膀胱之血分,而且膀胱气化未受影响,所以小便自利,这是与蓄水证主要不同点,此外心主血,因热入血分故有如发狂等神志症状的出现。

四、太阳病的主要脉证

太阳病的主要脉证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此为太阳病的总纲,凡指太阳病者均有上述脉证,后世很多注家认为条文中虽然无发热二字,但恶寒经常是同发热并见,另外太阳病有经证、腑证之不同,在经证中又有中风、伤寒温病之分,兹将其主要脉证分述于下。

经证

太阳中风

主证:发热,汗出,恶风

脉象,浮缓或浮弱

伤寒

主证:发热,(或未发热)恶寒,无汗,而喘,体痛

脉象:浮紧

3.温病

主证发热,口渴,不恶寒

脉象:浮数

(二)腑证

1.蓄水证

主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或水入则吐,汗出。

脉象:浮或浮数

2.蓄血证

主证:少腹急结或硬满,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或身黄

脉象:沉涩或沉结

第二节太阳病的辨证治疗

太阳病的证型不同,已如上述,当然治疗也不一样。且疾病变化,错综复杂,更由受邪不一,体质差异,除定型太阳病外,还有许多兼证和变局。因此应根据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来加以治疗,才能真正达到“治病必求于本”的目的。

太阳病的正治辨证

太阳受邪,病在肤表,头痛项强,发热恶寒,脉呈浮象。大凡尺寸俱浮属表属阳,但浮而兼紧者,为寒在表,可发汗;浮而缓者,为风在表,宜解肌。

头痛与发热并见者,属三阳经,痛在后头部,下连项强,腰背痛者,是属太阳经的头痛,阳明头痛在前额,少阳头痛在两颞部,由于经络循行部位的关系。

发热是三阳经,共有证状,太阳发热与恶寒并见,阳明发热不恶寒,或反恶热,少阳则为往来寒热。

恶寒,如与发热、脉浮同时并见的属太阳,如与脉沉细,踡卧足冷不发热并见的则属少阴。在我们了解了太阳病的基础上,还应该区别它的证型,以决定治疗方针:

经证:病邪侵犯肌表,因其来源于外界,故在治疗时。应该驱邪外出,达到邪却正复的目的。

桂枝汤证: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13条”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2.麻黄汤证: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条”

麻黄、桂枝、甘草、杏仁。

桂枝汤证,麻黄汤证,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桂枝汤证“中风”有汗,脉浮缓;麻黄汤证“伤寒”无汗,脉浮紧。至于恶风、恶寒,仅为程度上的差别,没有决定性的意义。桂枝汤为解肌的主要方剂:桂枝辛温通阳,芍药苦酸而和营,营卫调和,微汗解肌,因而达到扶正却邪的目的。麻黄汤主要作用于发汗定喘:麻黄辛温,开腠理而发汗,杏仁利气而平喘,桂枝通阳,助麻黄以散表寒。所以是太阳病无汗脉浮紧的正治方剂。

(二)腑证:表邪不去,必入于里,膀胱为太阳之府,表之里,所以邪入膀胱,邪与水结,则成蓄水证,如与血结,则成蓄血证,在治疗方面,蓄水以利水为主,蓄血以逐瘀血为主。

1.蓄水证: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 条”

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2.蓄血证: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06条”

桃仁、大黄、桂枝、甘草、芒硝。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其人发狂者,……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124条”

水蛭、虻虫、桃仁、大黄。

太阳府证,有蓄水蓄血之分,二者都兼表证,按一般治疗规律,有表应先解表,后攻里,但亦有例外;蓄水的主要症状: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等表里症状,有时还能见到脉浮数或心烦而渴,但渴水就吐,即成为水入则吐的水逆证。总之由于表不解兼膀胱气化不行,所以在治疗上用五苓散;二苓泽泻淡渗利水,白术健脾行水,桂枝通阳解表,这是通表达里的办法。

在太阳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时,用逐瘀缓剂—桃核承气汤;但当血结较深,其人发狂,少腹硬满而里证较迫时,则用行血逐瘀峻剂—抵当汤。如病情较缓,小便反利的可用抵当丸,“126”药味同抵当汤。

在蓄水蓄血的辨证上,小便利与不利有相当的价值,蓄水证的少腹胀满或里急,是由于小便不利所引起,蓄血证的少腹急结或硬满,是由于瘀血停滞于下腹部所引起,它不影响膀胱的气化,故小便自利。

太阳蓄血之深浅不同,治疗各异,太阳病,脉不见微沉之象,其人如狂,少腹急结,是新瘀的表现,宜桃核承气汤;桃仁润肠活血,大黄推陈致新,桂枝通阳解表,所以本方为一逐瘀缓剂。如太阳病,脉微沉,其人发狂,少腹硬满,这是久瘀的现象,非抵当汤不足以逐其瘀血,除有桃仁,大黄之外,尚有水蛭、虻虫,直入血道,行瘀血破结,逐瘀行血之力颇剧。汤剂涤汤之力强,丸剂则较为缓和,故126条用抵当丸,除有较缓之剂型外,水蛭、虻虫之分量也较轻。

太阳病兼变证治法

病人日常秉赋不同,或既往就有宿疾,或失治误治,在太阳病的基础上,增添了其他症状,这样就要在原太阳病的主要方剂上,随证加减的进行治疗。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

葛根、芍药、生姜、甘草、大枣、桂枝。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31条”

葛根、麻黄、桂枝、生姜、甘草、芍药、大枣。

桂枝加葛根汤和葛根汤,都是治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的方剂,但前者治“汗出恶风”,表虚证兼项背强几几,后者是治“无汗恶风”的表实证兼项背强几几,二方仅有麻黄一味之差,故一治表虚,一治表实,葛根解肌生津,对项肌失濡的拘急不舒为一有效药物。

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18条”

桂枝汤原方加厚朴、杏仁。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43条”

患者平时有咳喘的宿疾,而又患有中风,或者太阳病服泻药后而喘,表证仍在,治疗时,还是用桂枝汤,但应加上宽中下气的厚朴和利肺定喘得杏仁。

(三)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38条”

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

伤寒,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症者,大青龙汤发之。“39条”

大青龙汤是治太阳病不汗出而烦躁的主方。不出汗是寒邪外束,烦躁是里有郁热,这种烦躁和阳明无表寒,但有里热的大汗出的烦躁不同;和少阴脉微细,但欲寐,四肢沉重的烦躁也不一样。

身痛、身重,不是必有症状,其性质乍有轻时,故与阳明,少阴的一身尽重,难转侧的有所区别。

大青龙汤证与麻黄汤证,二者有不少相似之处,只是多了一烦躁,由于无汗,所以用麻黄、桂枝辛温以解表寒,同时佐以辛寒之石膏,以清里热。本方为一清内攘外之发汗峻剂,但遇“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6),此为逆也”。“38条”所以用时应该慎重。

(三)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烦……小青龙汤主之。“40条”

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

小青龙汤证,外有表邪,内有水饮,如干呕、咳喘、发热恶寒证,有时还出现渴、利、噎、小便不利,少腹满等或有证,它和表寒外束,里有郁热而烦的大青龙汤证不同。本方为桂枝汤的变法,去大枣之甘腻,以防滞饮,加麻黄之辛温以开腠里,半夏化饮止呕,细辛、干姜、五味子镇咳祛痰,外解表寒,内治水饮之良好方剂。

太阳病,内停水饮:一是中风有汗表虚的用五苓散,主要在于利水,二是伤寒无汗表实的用小青龙汤,主要在于解表。

(五)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其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23条”

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甘草、麻黄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枚。

服桂枝汤……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25条”

桂枝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生姜一两六铢、杏仁十六个、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

从以上两条看来,都是寒热休作,邪正相争的现象,热多寒少,是正气加渐胜,邪气将却的表现。虽然有恶寒,但不用麻黄汤峻列发汗,而用了调和营卫小发其汗的麻黄桂枝各半汤,“23条”和为表邪更轻“25条”而设的桂枝二麻黄一汤。

按语:第25条用桂枝二麻黄一汤,我们认为不是因为汗后余邪未尽,而是服桂枝汤后的复感。第23、25 两条都有如疟状的寒热休作证状,其表现是发作有时,寒热并见,不同于少阳之寒热交替。

寒热往来,本为少阳病主症之一,而本证不呕,故知不在少阳。其面赤热多,又似阳明,因清便欲自可,所以又知道不是便秘腹满的阳明病,本证脉微似少阴,但其微而和缓,是邪衰正复之象,则知不在脉微细而沉的少阴。

上述两方皆有麻黄,但分量不同,正因为25条系由发汗之后的复感,知表邪较轻,故麻黄剂量用的也较小。

(六)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汤。“27条”

桂枝、芍药、麻黄、甘草、大枣、生姜、石膏。

太阳病,表邪未透,里有郁热,但均较轻微,此方既有麻黄、桂枝之温,又有石膏寒凉,为一寒热双解的轻剂。不同于大青龙证外有表寒,内有烦躁之剧。

总之上面三方,都有太阳病,寒热如疟等症状,在表邪较重者,“23条”,用桂枝、麻黄各半汤。表邪轻者。“25条”,用桂枝二麻黄一汤。当表邪虽轻, ,而兼里热者,“27条”,其证见微烦口渴者,则又该用桂枝二越婢一汤了。

桂枝汤麻黄汤的禁忌证

通过上面内容,不难看出,所用方剂,以桂枝汤麻黄汤为基础,随证加减,但见此证,就用此药,如有咳喘加厚朴、杏仁,有烦躁的用石膏等,本篇所谈以表证为多,在立法时,也本着先解表,后攻里的原则治疗。但绝不能拘泥于这一公式,如里证已急,迫不及待时,“如124条125条等”就应该先攻里,具体掌握,灵活运用,实为辨证施治的基本精神之一。桂枝汤麻黄汤应用较广,变化亦多,因此对二方的禁忌,应该了解。有关二方禁忌之经文,不下十数条之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几项:

桂枝汤禁忌:

1.脉浮紧,无汗的患者,也就是应服用麻黄汤的太阳表实证,不应该误用桂枝汤,第16条经文告诫我们说,“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2.酒客病发热汗出的。

3.服本病药呕吐者。

(二)麻黄汤禁忌:

1一切津亏血虚的患者,例如:亡血者,淋家,疮家,咽喉干燥者,汗家等患者,同时有太阳麻黄证的。本来营血不足,再峻发其汗,极易引起变证。

2.中焦虚寒的病人,患有太阳病,应先温中散寒,扶助胃阳,如径用汗剂,胃阳更虚,故可引起吐逆。

3.里虚的患者,如汗家患有太阳病,平时卫阳则不固,如重要发汗,则心肾两阳皆虚,可致心神恍惚,阴部痛。

四、太阳病误治变证

太阳病为热性病的初期阶段,治的恰当,很快治愈,如治不得法,则变证百出,太阳篇里除去经腑证的正治法和兼治法以外,其他多属于误治后变证的救治方法,根据临床常见的变证分为误汗、误下,误吐(因目前吐法已不多用,变证也很少见,同时误吐的证治也不出误汗误下的范围,故未专门讨论,火逆证也不多见未加专门讨论),兹将误汗、误下的变证分述于下。

误汗变证

发汗本为太阳经病的正治方法,如汗不得法,不但病不解,反而会引起很多变证,如汗出后反见“恶风”、“体痛”、“四肢微急”、“小便难”,腹满或热不退而传入阳明等变证,其中虽然由于汗不得法而造成,但也有病人体质的因素在内,为了临床施治方便起见,兹将误汗的变证,分为属于虚证范围,和实证范围分别加以套。

误汗而变成虚证者

(1)由于误汗而引起虚证者如“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68条)恶寒本为太阳病的特征,今发汗以后反见恶寒,很多注家认为是表阳不固,营卫俱虚,故以芍药甘草附子汤复其阴阳。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甘草、附子。

(2)汗后而引起气虚津伤,营卫失和者,如“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62条)汗后而见身疼痛,营卫虚而不和,故以桂枝调和营卫,脉沉迟此多因误汗而致营中虚寒,故以芍药生姜加人参补气养阴。又如“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20条)由于过发其汗遂漏不止,而表阳虚,产生恶风,由于过汗伤津,津液失去了濡养的功能,所以出现了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由于发汗,体液外泄,不能下输膀胱,而出现小便难,故以桂枝加附子复阳固表。以上两节皆属于汗后伤气耗阴,但由于程度不同,故临床需要鉴别。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生姜。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附子。

(3)汗后气滞腹部胀满者如“发汗后腹部胀满者,厚朴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由于汗后而致脾阳虚,因脾的功能主运化,脾阳虚,运化功能不好,所以出现气虚胀满,人参甘草补中益元气。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

又如过汗而损及心阳如“发汗过多,其人又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汗为心液,如汗出过多则心气虚,用桂枝甘草以助阳益气。

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

以上二方属于误汗而引起的脏器虚证,另外有甘草干姜汤方以及四逆汤,心阳虚而下焦有水气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等不同的变证。

2.误汗而变成实证者

汗后邪热留肺而引起喘的“如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由于汗不得法。邪热留肺,引起肺热作喘,故用石膏、麻黄清内热而止喘。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过发汗而成阳明腑证者如“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由于大汗伤津液,邪热未除,而传入阳明胃,邪热燥结,故以调胃承气汤以微和胃气,通便解热来治疗。

调胃承气汤方(见阳明篇)

误汗后虚实并见

误汗后虚实并见加“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主之。”(26条)本条由于大汗后伤津液,邪热内迫传入阳明化热,故以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生津液。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

误汗引起的变证极多,但基本上不外乎伤津液,所以虚证多见,但由于误汗的程度不同,人体正气情况不同,表现出的症状是复杂的,所指虚实是相对而言,虚实往往是同时出现,但必有其主次之分,所以临床上不能机械分开。

误下的救治

太阳病本当汗解,而辨证不清,误用了下法,这样可以引起许多变证,如协

热下利、结胸、痞证等。由于机体的机能状态不同,病邪所具备的条件亦不一样,所以虽为同一症状,而病变的性质有可能不同,如同为协热利有寒热之分,同为结胸有大小寒实之异,所以在辨证方面应特别注意。

1协热下利,是外有表热,里有下利等证状。

(1)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34)葛根、黄连、甘草、黄芩。

(2)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163),桂枝、白术、干姜、甘草、人参。

以上两条都是太阳病应该解表,而误用了下法,邪热下迫,因而利下不止,前者里热偏盛,邪热上逆,因而喘而汗出,这是热在里的征象,里证多而表证少,和无汗而喘寒在表的麻黄证不同。此为表里并病,所以治疗应表里双解为主;因葛根轻外发,清热止利,黄芩黄连为苦寒之品,直清里热,因而达到以清里热为主兼解表邪的目的,后者(162条)是虚寒之象,外证不除,而下之,以致中气大伤,下利不止,邪反内陷,结于心下,故心下痞硬,并有表热,而虚寒为重,故在治疗时,应温中和表的桂枝人参汤。人参、干姜 、白术温补脾胃而止利,桂枝通阳和表。经过后世医家的实践,证明除上述证状外,脉象、舌苔、口渴与否,亦为二方临床辨证之参考。葛根芩连汤证除下利,喘而汗出,脉多属滑、苔黄、口干而渴,而桂枝人参汤证,除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外,脉多为浮而迟弱、舌苔淡白,口不渴等证。喘亦为葛根芩连汤主证之一,除此之外,麻黄汤、麻杏甘石汤的主证,同是有喘,有喘的不止三条,而因它们除喘的共有证外,其它方面还有类似处,故应加以鉴别:葛根芩连汤证,下利喘而汗出,麻杏石甘汤证并有汗出而喘但无下利,麻黄汤证,无汗而喘更无下利。

结胸证:

结胸证多是由于误下后,热邪内陷与有形之邪相结而成,因为程度有轻重,性质有寒热,所以有大小寒实之不同。

(1)太阳病,重发汗而后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132)大黄、芒硝、甘遂。

(2)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138)黄连、半夏、括蒌实。

(3)寒实结胸:无热证者,白散亦可服。(131)因此这是外邪乘虚内陷,结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131)因此这是外邪乘虚内陷,结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接近,呈大结胸,这和阳明府证有所不同,其病为阵发性绕脐痛在治疗上除用荡涤泻热的大黄、软艰迫结的芒硝之外,还用了直攻结水的甘遂。小结胸是痰与热结心下,按时即痛,邪浅热轻,所以用小陷胸汤,开结涤热;用黄连括蒌实,苦寒以泄热,半夏之辛以散结。寒实结胸,系与以上属热属实的结胸相对而言。此为水寒互结,而无大热,则用温寒破结的三物白散:橘梗、贝母除痰开结,巴豆辛烈攻寒逐水,此属烈性药物,用之宜慎。

3.痞证:

由于误下后,热与无形之气相结,其证为心下痞塞不通,但按之自濡(151)而不痛,属虚,与上面谈的实证的结胸有所差异,痞证多与其他症状同时并见,故在治疗上分别不同情况,而常用者有五泻心汤,兹分述于下:

①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4)。大黄、黄连。(一云有黄芩)

②心下痞,而后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155),大黄、黄连、黄芩、附子。

③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157)生姜、甘草、人参、干姜、黄芩、半夏、黄连、大枣。

④本为太阳病,下后而成利,腹泻、痞满、干呕、心烦等证,一误则不当、再误,“复下之,其痞溢甚……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158)

⑤本为不应下的柴胡证,经下后而出现了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49)本证虽然叙述不全,已知由误下所引起。

综观以上所列各条,皆有心下痞的症状,但其他证则不同,由于原因不同,而治疗各异,五泻心汤并不是泻心火之热,而是除心下痞满,兹列表鉴别参考:

辨证要点

痞之性质

治疗原则

备考

心下痞按之濡,关上脉浮。

实热壅滞

清热泻痞,大黄黄连泄心汤

此方当有黄芩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

阳阴偏盛上有湿热、下有阴寒。

扶阳泄痞,附泻子心汤

痞满呕逆

是少阳病误下所致

开结泄痞,半夏泻心汤

心下痞,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

胃伤食滞,水谷不运

和胃散痞,生姜泻心汤

谷不化下利,日十余次,心下痞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复下之,痞益甚

胃气重虚,客气上逆

除痞补胃,甘草泻心汤

此方当有人参

五、小结

太阳主一身之表,病邪侵入人体,太阳首先受邪,其主要脉证是,脉浮,恶寒发热,头项强痛,在性质上是属于表热证的范畴,伤寒论讨论的是广义伤寒,故有经证腑证之分,经证有中风、伤寒、温病的不同,在治疗上除了正治法以外很多是属于兼证及变证的治疗。

1.太阳病类型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经证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浮紧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渴,脉浮数

腑证

蓄血证: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如狂,发狂,脉沉涩

2.太阳病辨证

太阳

阳明

少阳

部委

半表半里

发热

发热恶寒

但发热不恶寒

往来寒热

头痛

头后部顶部腰背部

前额

两颞部

脉象

洪大

弦细

3.太阳病正治法

中风—桂枝汤

经证

伤寒—麻黄汤

蓄水证—五苓散

府证

蓄血证—结浅桃仁承气汤结深抵当汤,缓者抵当丸

太阳病兼证治疗

有汗—桂枝加葛根汤

①太阳病项背强几几

无汗—葛根汤

②有喘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③麻黄汤证而加烦躁者—大青龙汤

④伤寒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

⑤桂麻各半和桂二麻一只是程度不同,需注意

⑥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汤麻黄汤禁忌

内蕴湿热的酒客禁

桂枝汤 脉浮紧无汗表实证禁

服本汤呕吐禁

津亏血虚禁

麻黄汤禁忌 中焦虚寒禁

里虚者禁

误治变证

(1)误汗

汗后反恶风的虚证—芍药甘草附子汤

虚证 汗后气阴两虚—新加汤或桂枝附子汤

脾阳虚、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汗后脏气阳虚

心阳虚、桂枝甘草汤

汗后而喘—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实证

汗后热,大便秘—调胃承气汤

虚实并见,汗后大热,大渴—白虎加人参汤

(2)误下变证

实热性—葛根黄连黄芩汤

①协热下利

虚寒性—桂枝人参汤

大结胸(热与水结)—大陷胸汤

②结胸证 小结胸(热与痰结)—小陷胸汤

寒实结胸(寒与水结)—三物白散

③痞证—五泻心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