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为何最后还能葬于明十三陵?

 夏天真热2 2017-11-26

崇祯皇帝在十三陵的陵寝被称为思陵,约建于1642年,本是思宗宠妃田贵妃之妃园寝。因此,思陵也是整个十三陵中规格最小的陵寝。

公元1644年3月,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崇祯自缢的原因是李自成的大顺军攻陷了北京,为了保存皇室的体面,崇祯在煤山一棵槐树上以自杀的方式殉国,这也体现了明成祖当时提出的遗训:天子守国门。

李自成进北京之后,在煤山发现了崇祯皇帝和太监王承恩的尸体,如何处理崇祯皇帝的尸骨成为了李自成进北京后的首要大事。

帝后棺椁在东华门所设灵棚连停数日,明朝的官员都不敢去看。只有襄城伯李国桢“泥首去帻,踉跄奔赴,跪梓宫前大哭”。农民军将他抓住送去见李自成。他“以头触阶,血流被面”。李自成劝李国桢投降。李国桢说:让我投降必须答应三件事:一是明代帝王陵寝不能发掘破坏;二是用天子礼葬崇祯皇帝;三是不能加害太子及二王。李自成一一答应。

但难办的是崇祯帝生前并没有预建陵寝。其原因按清朝的查继佐《罪惟录》记载是这样的:“崇祯初年,徧求天寿,无吉壤。至十三年,始召刘诚意孔昭(诚意伯刘孔昭)及张真人甲(真人张甲),协视地,得蓟州凤台山(即今河北遵化清东陵所在地)。云地善而难得治陵起工之吉,吉在甲申(崇祯十七年)以后,不及事。”于是李自成只好决定将崇祯帝、后葬入田贵妃的墓中,并将王承恩的尸骨也葬在旁边。

此后,由于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霸占了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导致吴三桂投降了大清,带领清军打进了北京城。吴三桂打进北京的口号就是:替崇祯皇帝报仇。而且连清朝也认同为崇祯皇帝报仇这一口号,还将崇祯皇帝上吊的槐树绑上铁链,称其为“罪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