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胰岛素使用者如何避免低血糖发生?

 水木年华138 2017-11-26


在心内科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接触到了大量的糖尿病患者,期中许多糖尿病患者都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相对于老生常谈的血糖控制不佳问题,今天,我要着重来谈一谈,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来避免低血糖发生。

1.为什么更要警惕低血糖发生?

临床上,患者和医生的大部分精力都主要集中在如何来控制过高血糖。高血糖的危害众所周知,其可以导致心、脑、神、眼等靶器官的严重损害,但高血糖的危害往往是以“年”来计算(糖尿病高渗昏迷、酮症酸中毒等急症除外),而低血糖则不同,其危害可以“秒”来计算。由于脑细胞非常“骄气”,严重低血糖可导致患者快速脑死亡或成为植物人。

2.为什么会发生低血糖?

结合我多年的临床体会,胰岛素使用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1)未能熟练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技术;视力不佳;独居。

2)不了解自己所用胰岛素的代谢特点,认为胰岛素“都一样”;家庭多人注射胰岛素发生混用。

3)过于担忧血糖控制不佳的风险,盲目追求“理想”的血糖控制。

4)在胃纳改变、活动量改变时未能及时调整剂量。

5)出院后继续依照住院期间的胰岛素剂量使用。

6)疏于家庭血糖监测。

7)对低血糖反应不熟悉、不警惕。

8)特殊药物或疾病状态限制了低血糖反应,让患者失去警惕。

3.如何避免上述情况?

1)医生和护士应该充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患者所采用胰岛素的释放特点,注射时间。

2)视力不佳、文化程度差、智能障碍的患者,必须由受过培训的监护人为其注射胰岛素。

3)要牢固树立“低血糖致命”的风险意识,控制血糖应有计划、有步骤,小步快跑而不是大步迈进。

4)在胃纳改变、活动量改变时及时调整胰岛素;运动时建议随身携带血糖仪、胰岛素和饼干、糖水等。

5)应监测家庭监测血糖,并养成记录、随访的好习惯。

6)应记住自己低血糖时候的预警反应如“心慌、出冷汗、哆嗦、饥饿感”等,一旦发生这种反应,即使身边没有血糖仪来证实低血糖,也应该立即喝糖水及进食。注意仅仅喝糖水虽然能较快提高血糖缓解症状,但往往持续时间较短,所以必须根据下一餐进食时间等补充进食。

7)服用倍他乐克、特别虚弱或老龄的患者可能缺乏低血糖反应,应更频繁监测血糖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