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分不同,牙膏作用差别大

 草篮子 2017-11-26

        牙膏的前身乃是牙粉,最早是古罗马人发明的。最早的牙膏,功能相对单一,主要起到一个摩擦的作用,以去除牙齿的菌斑,并抛光牙面,使口腔时刻保持一种相对清爽的状态。它主要由四大要素构成,即摩擦剂、发泡剂、保湿剂、调味剂等,它们各具特色,各有分工:

        摩擦剂:它是牙膏最为主要的成分,主要由较为细腻的颗粒物组成,如碳酸钙,磷酸氢钙等。他们悬浮在发泡剂中,能够与牙齿表面充分地摩擦,去除牙垢,防止细菌、牙虫的滋生。

        发泡剂:简单地理解,发泡剂能够起到类似于肥皂的作用,加水后与一旦与其他物体摩擦,会形成泡沫状的物质。只是现代的发泡剂的功能更为强大,如十二醇硫酸钠等,它在发泡清洁、带走牙垢的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抗菌作用。

        保湿剂:如木糖醇、聚乙二醇等,它们在保持牙膏湿润的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护牙龈的作用。

        调味剂:如果牙膏仅仅由以上物质组成,人们可能很难适应它的味道,这时就需要调味剂的帮忙。常用的调味剂有甘油、环己胺磺酸钠等,能够保持口腔的舒爽,并减轻和预防口臭。


\

        这便是最初的牙膏,无论它的组成如何,都逃不脱这四大要素的排列组合。大约又过了50年的时间,直到牙膏第五要素——药物的加入,这才让牙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从此牙膏具备了药物的功能,可以对某些口腔疾病起到防治的作用,也才有了我们如今的琳琅满目的牙膏品种。

        防龋齿牙膏:这也是最早发明的功能性牙膏。1945年,美国人将活性物质氟化亚锡加入到牙膏的组成之中,使美国龋齿的发病率大为减少,并在全世界得以普及和推广。需注意的是,儿童不宜使用大人们所用的含氟牙膏,否则容易因氟过量而引发氟中毒。

        此外,能够起到防龋齿作用的,还有加酶牙膏,以及依靠现代植物提取技术的植物甙牙膏等。加酶牙膏加入的是活性生物酶,有葡聚糖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溶菌酶等,促进口腔残余物的分解。植物甙牙膏加入的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甙类成分,它们能抑制,甚至杀灭多种体表细菌和真菌,防止牙斑菌形成,预防龋齿,同时又含植物营养成分,营养牙齿。

        防牙龈出血牙膏:最早加入牙膏中预防牙龈出血的物质主要是叶绿素,后来随着中草药的加入,这类牙膏的队伍在不断壮大,如田七牙膏等。

        美白牙膏:现代的牙齿美白技术,主要是通过加入特殊的摩擦剂或过氧化剂实现的。需注意的是,牙齿内部的牙本质是黄色的,表面的牙釉质呈半透明状,所以健康的牙齿并不是纯粹的白色,而是有光泽的、略带黄的白色。

        防过敏牙膏:一旦牙齿表面的牙釉质遭到了破坏,牙本质便暴露了出来,这时,牙齿就容易过敏,遇着冷、热、酸或甜的食物,就会有一种酸痛钻入牙髓的感觉。美国FDA认可的、安全有效的防过敏物质主要是硝酸钾。而实验证明,从中药牡丹皮中提取的丹皮酚,也具有安全有效的抗敏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