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声震全国的盲艺人?王殿玉

 zcm1944 2017-11-26


(2008-08-06 09:12:45)

    王殿玉(1899—1964) : 全国著名盲艺人,中央音乐家协会天津分会会员。民族器乐演奏家擂琴艺术创始人。字逐袭、洁尘。生于山东郓城县徐桥村。山身贫寒,幼年父母早逝,六岁患天花双月失明。九岁从师马玉修学占卜算封。十二岁拜于光文为师学坠琴、三弦和演、唱琴书。同时在石登岩指教下学习弹筝,拉四弦,咱“二夹弦”。

   十四岁即担任当地戏班琴师,为山东地方戏“两夹弦”、曲艺“山东琴书”伴奏。十八岁以独自拉戏卖艺为生。二十岁开始出名,在上海、武汉、南京、重庆、桂林、济南、天津、北京等四十多个大中城市演出,名扬全国,被誉为“希有之奇才、罕见之绝技,丝弦圣手”。

  从二十年代起,就在坠琴的基础上,为加强演奏效果,他潜心琢磨,对坠琴进行了改造,对自己使用的乐器进行不断的改造,加高琴杆,加长弓子,加粗弓毛,扩大了音域,创造出一种长琴杆、铜质大琴筒、音量大、音域宽、音色似人声高近两米的丝弦乐器,1957年定名“大雷”,又称“擂琴”。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演奏方法。演奏技艺精湛娴熟,得心应手,能逼真地仿效演奏戏曲说唱、人声笑语、动物鸣叫,及笙管锣鼓多种乐器的声响。其仿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二夹弦、河南豫剧、京韵大鼓等不同流派著名演员的唱腔最为擅长,声调音韵无不维妙维肖。对于演奏古筝、古琴、胡琴、扬琴也有较高的水平。被人们誉为“丝弦圣手”。
   代表曲目有《笙管合奏》、《鸡鸣犬吠》、《胜利锣鼓》,仿拉王人美唱的《渔光曲》、德沃夏克的小提琴曲《谐谑曲》,谭鑫培的《卖马》、刘鸿声的《斩子》、汪笑侬的《朱买臣休妻》、梅兰芳的《风还巢》、《贵妃醉酒》、余叔岩的《空城记》、马连良的《借东凤》、程砚秋的《碧玉簪》、白玉霜的《玉堂春》,新凤霞的《刘巧儿》、刘宝全的《战长沙》等数十种类别、一百多出戏的唱段。其品德高尚,好义勇为,经常为救灾救民募赈,积极捐款兴办学校。1935年,黄河决口,郓城、巨野二县遭特大水灾,他闻讯后忧心如焚,在沈阳、北平、天津、武汉等地义演,将所得钱物全部寄回家乡救济灾民。一九四四年组织乡友学生成立“东鲁雅乐团”,义演于山东各地。他收徒传艺,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民乐演奏人才,培养了如韩凤田、高自成赵玉斋、宋东安、王福立、傅定远一批很有成就的古筝、擂琴演奏家。一九五二年参加天津曲艺团。曾任教于天津音乐学院。抗美援朝时,他义演捐献,充分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九五三年,在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荣获优秀演出奖 。1964年11月28日,王殿玉病故于天津。
    1985年9月10日,中国音协、山东音协为纪念这位音乐家、雷琴艺术创始人诞生85周年,在北京举行了纪念演出及学术座谈会。

********************************************************************************************** 

    已故著名乐师王殿玉先生,是雷琴拉戏的创始人。他擅长用雷琴模仿戏曲、曲艺、西乐、歌曲,以至鸡鸣犬吠等。他在演奏上的最大特点是注意音色的模拟,再加上准确的节奏和调门,听起来惟妙惟肖,几可乱真。

  四十年代,王殿玉经常在天津大观园献艺。当时曲艺的阵容是很硬整的:白云鹏先生的京韵大鼓攒底,倒二是张寿臣、侯一尘的相声,倒三是王先生的雷琴拉戏。就在这时,曲坛出过一场乱真的笑话。

  有一天,张寿臣、侯一尘二位到大观园赶场。一下电梯,就听园子里传出来白先生唱的京韵大鼓《探晴雯》。从袅袅余音中可依稀辨出;已唱到第二句"乍分离处最伤情"。张、侯二位相顾失色:"呦,糟了,咱们误场了!"掏出怀表一看,并未来迟,于是匆匆进园。一进后台却发现白云鹏先生正坐在那里闭目养神。原来台上的《探晴雯》是王殿玉先生用雷琴拉的。

  张、侯二位的一场虚惊成了后台的笑谈。大家在谈笑中盛赞王先生的精湛技艺:一双妙手的模拟竟然蒙住了朝夕相处的同台演员的耳音。

  "要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王殿玉的艺术造诣和他的刻苦用功是分不开的。他除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还有他自己独特的"夜功"。当时他和家属一起住在南市福安旅馆。他自己独居一室,每至夜阑人静,即紧闭门窗,用手摇留声机收听他自己搜集的中外唱片,细心揣摩,务求得其神髓。他艰苦的练功,数十年如一日,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啊!

  王先生长子福生(中国铁路文工团),次子福立(中国煤矿文工团),学生宋东安(天津市曲艺团)等,都是雷琴演奏员,他们在用雷琴表现现实题材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绝技幸有传人,这也是广大观众足堪欣慰的。
**********************************************************************************************

     在郓城县、乡、镇备级政府的关心支持,在故里亲友、乡亲的共同努力下,一代民族民间音乐大师王殿玉先生陵墓修建一新,2004年4月18日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
    中国音协雷琴研究会会长付定远在仪式讲话中,追述了王殿玉先生一生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广为颂扬的旷世奇才、丝弦圣手、雷琴、古筝演奏大师是当之无愧的。特别是在雷琴创制、演奏艺术及音乐教育上,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4月20日雷琴研究会成员在京就会员在各地的演出、教学活动进行了交流,并做了组织机构的调整。经协商、提名,王华杰任会长,李滨、韩燕、丁宝春、王恒、田涛任副会长,张永智任秘书长,王福荣、王川任副秘书长。

*********************************************************************************************

擂琴又名"雷胡",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才出现的一种拉弦乐器。

擂琴是中国民间艺人王殿玉在坠胡的基础上改革成的。王殿玉是山东省郓城县人,他家境贫寒,自幼因出天花而双目失明。他曾拜师学习坠胡等民间乐器的演奏,由于他的天赋和刻苦学习,他能用坠胡演奏一些民歌和地方戏曲的唱腔。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王殿玉对坠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他加长了琴杆,加大了琴筒,并且在琴筒上蒙上适当厚度的蟒皮,这样,一种比坠胡的音量更大、音域更宽、音色更美的新乐器便在他的手中问世了1953年,这种乐器被正式定名为"擂琴"。

擂琴由琴杆、琴筒、琴头、弦轴和琴弓等部件组成。琴杆、琴头和弦轴都是用硬木制成的。擂琴的琴头呈铲形,弦轴的表面刻有花纹,轴顶嵌有骨饰。擂琴的琴筒比较短,采用薄铜板制成。它的琴弓比二胡的琴弓长一些,上面拴着的马尾束也比较宽。另外,擂琴还有大小两种规格,大擂琴张钢丝弦,体长110厘米;小擂琴张丝弦,体长90厘米。擂琴通常按四度或五度关系定弦。大擂琴的定弦不太统一,一般是根据演奏者的习惯确定的,音域可达三个半八度。小擂琴的定弦和音域与大擂琴相同,只是发音高了一个八度。

和其它拉弦乐器一样,演奏擂琴也采用坐姿,演奏者把琴筒放在左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弓在两弦之间拉奏。擂琴的按指方法和演奏技巧有很多独到之处。比如:演奏者对琴弓的控制就有渐强、渐弱、慢弱突强、慢强突弱和大幅度变换弓法等技巧。擂琴的指法与二胡比较接近,不过,它大多是用食指和无名指按弦。

擂琴是一种表现力极为丰富的乐器。它的音域宽广、音量较大,音色柔和圆润。它既可以独奏、合奏和重奏,又可以摸拟人声、戏曲唱腔,同时还可以表现各种动物的鸣叫声以及笙、管、唢呐、京胡、二胡、锣、鼓等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的音响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