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赏析13:吴昌硕绘画精品之《秋实图》

 明远小筑 2017-11-27

“吴昌硕是

东方文化的草木奇峰,

传统绘画的写意奇峰,

金石书画的通艺奇峰!”

本期【壹树山鉴赏】名家赏析为大家推送的是大师吴昌硕先生的绘画精品之《秋实图》。

《秋实图》

秋实图

吴昌硕(1844-1927) 《秋实图》

设色纸本 镜片 133×68cm

甲寅(1914年)作

著录:

1.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年3月《浙江四大家》作品四集P79-80出版;

2.西泠印社出版社2016年5月《杭州有约·喜迎G20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作品展作品集》P18-19出版;

3.上海书画出版社《吴昌硕全集》出版。

注:落款中“赵无闷”即赵之谦。

《秋实图》局部

题识:自视极似孟皋赵无闷一流 甲寅冬仲 吴昌硕

钤印:俊卿之印 仓硕 古鄣

吴昌硕在三十岁前以学习书法篆刻为主,也致力写诗,他在书法篆刻方面有扎实良好功底,尤擅写“石鼓”,用笔结体自成一家,其用钟鼎篆籀之笔入画,苍茫古厚,不可一世。他三十四岁开始作画,博取徐青藤、白阳、八大、石涛诸家之精髓,兼取高且园、李复堂、金冬心、赵之谦诸家之长,融会贯通,把金石书画熔于一炉,另辟蹊径。其作品重整体气势,所作花卉,色酣墨饱,雄健古拙,成为任伯年之外,开宗立派之“海派”新面目,其艺术风貌在我国和日本均有极大影响。

《秋实图》局部

吴昌硕绘画之题材,大都是人们所喜闻乐见者,如牡丹、葡萄、荷花、水仙、菊花、葫芦、枇杷、珠藤等,喜用水墨,取其在宣纸上能自然渗化,使更富于质感,设色喜用重色,鲜艳夺目。画葫芦者多矣,其形喜人,有如意之谓;其腹便便,寓多子多福;更有藤蔓缠绕,象征硕果有渊,对于画家来说,此正是展现笔墨功底之所在。吴昌硕合石鼓文之拙、秦汉篆刻之顿写藤蔓,藤条百韧,最是耐看。拍卖市场上一直都有葫芦传世,而品尝感受,只有吴昌硕的葫芦才得晋人陶渊明所谓的“欲辨已忘言”为妙。

此幅花叶藤蔓依势而下,上密下疏,几欲撑满全纸,几只葫芦各择其位,尽显勃勃生机之象。藤蔓弯环向上,为全图形成俯仰顾盼态势,既合物理,又合画理,不经意间已为题款留出位置,精心分列三行,笔墨浓淡、字体大小、经营位置,恰倒好处。这种以不和谐的手段达到和谐之目的,只有吴昌硕才能做到,而如此大尺幅的精品花鸟作品必将成为此次拍卖中的佼佼者。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后改俊卿,字仓石、昌硕,号缶庐、苦铁、老缶、缶道人、大聋。浙江安吉人。久居上海,其大写意花卉引领海上。被推为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工书法,得力于石鼓文,凝练遒劲,气度恢宏。晚年以篆、隶笔法作狂草,更加遒劲豪迈。《中国近现代书画家辞典》P9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