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文通:上古古三大民族

 东夷人士99999 2017-11-27


        一、江汉民族《祭典》曰:“共工氏之霸九有也。”郑玄曰:“无录而王谓之霸,在太昊、炎帝之间。”刘向曰:“伏羲氏木德,共工承之以水,居木、火之间,霸而不王。”而《管子》曰:“共工之王。”则共工固尝王天下也。特以其行水德于木火之间,非其序也。故谓之霸,此羲、农间之共工也。《国语·周语》:“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韦昭曰:“共工氏伯者名戏,共工氏裔子句龙,佐黄帝为土官。”则黄帝时共工氏之子仕于位也。《文子》曰:“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史记·律书》:“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文颖曰:“共工主水官,少昊氏衰,秉政作虐,故颛顼伐之。”《淮南子·原道训》亦说:“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是共工为少昊水官,而颛顼诛之。《周语》:“昔共工弃此道也。”贾逵曰:“共工,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颛顼氏衰,共工氏侵陵诸侯,与高辛氏争而王。”《楚世家》曰:“共工氏作乱,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庚寅日诛重黎。”是颛顼、帝喾之间,共工氏又为乱,而高辛氏又诛之。《周书·史记解》:“昔有共工自贤,唐伐之,共工以亡。”《韩非·外储说》:“尧举兵而诛共工于幽州之都。”此尧之伐共工。《淮南子·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荀子·议兵篇》:“禹伐共工。”此舜、禹间之共工。高诱说:“共工伯于虙牺、神农之间,其后子孙任智刑以强,与黄帝之孙颛顼争位。”则共工固世为诸侯之强。自伏羲以来,下至伯禹,常为中国患,而共工固姜姓炎帝之裔也
   《蜀王本纪》:“鳖灵即位,号曰开明帝;帝生卢保,亦号开明,开明帝下至五代有开明尚,始去帝号复称王也。”贾逵以“有穷历唐尧及夏,并以羿为号”,则累世共号,古固常有。自黄帝以迄于夏后,姬姓世有天下。《五帝本纪》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岂姜姓常叛不服,屡起而与姬姓争为帝耶?惟世远文湮,其详颇不可稽也。《说文》说:“神农居姜水以为姓。”则女娲后之共工,岂当时尚未有姜姓耶?郑驳《五经异义》云:“炎帝姜姓,太昊所赐也。”《周语》说:“禹治水土,共工之从孙,四岳佐之,克厌帝心,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氏曰有夏。祚四岳国,赐姓曰姜,氏曰有吕。”或又以为周所赐吕尚姓,是姜之得姓,其说纷歧。远则太昊,近则周世,原无定说。共工霸于前,神农王于后,而炎帝继之。一姓而先后迭兴,以有天下。其族则同,其强可知。其得姓确起于何时,盖亦久而难明矣。《左传·文十八年》:“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贾逵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任缙云氏之官也。”郑玄云:“三苗为饕餮。”马融曰:“三苗,国名也,缙云氏之后为诸侯,盖饕餮也。”韦昭曰:“三苗,炎帝之后,诸侯共工”(此为《国语》注文,今本《国语》注无共工二字,此从《吕刑正义》引补)。则三苗亦姜姓而炎帝之裔。《后汉书·西羌传》固言:“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此盖窜三苗于三危之余孽耳。《春秋》有姜氏之戎亦然。韦昭曰:“三苗,九黎之后,高辛氏衰,三苗为乱。”郑玄云:“苗民谓九黎之裔也。九黎之君,于少昊氏衰,而弃善道。上效蚩尤重刑,必变九黎言苗民者,有苗,九黎之后。颛顼代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为三国;高辛之衰,又复九黎之德,尧兴又诛之;尧末又在朝,舜臣尧又窜之;后禹摄位,又在洞庭逆命,禹又诛之。”是在前者为九黎,高辛而后乃曰三苗,固一族而炎帝之胤也。
   高诱曰:“蚩尤,九黎君名。”韦昭曰:“九黎氏九人,蚩尤之徒也。”伪孔、马融说并同,郑玄曰:“蚩尤霸天下,黄帝所伐者。”《史记》说:“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既曰神农氏弗能征,又曰炎帝欲侵陵诸侯,马迁殆亦疑炎、农非一人,疑以传疑,史迁并述之而莫能决也。《路史》则直以蚩尤为炎帝。而应劭曰:“蚩尤古天子。”郑玄曰:“蚩尤伯天下。”则蚩尤亦伯于轩辕之时,故曰蚩尤古天子,或又尝袭炎帝之号,比于共工氏之霸也。《文子》曰:“赤帝为火灾。”《淮南子·兵略训》说:“炎帝为火灾,故黄帝擒之。”《史记·律书》说:“黄帝有涿鹿之战以定火灾。”《五帝本纪》: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是火灾者蚩尤之所为,知蚩尤即炎帝也。《新书》言:“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古称蚩尤兄弟八十一人,或云七十二人,亦云蚩尤大夫七十二人。宋衷曰:“蚩尤,神农臣也。”《管子》曰:“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又曰:“蚩尤为黄帝作五兵。”《越绝书》:“少昊治西方,蚩尤佐之,使主金。”马融曰:“蚩尤,少昊之末,九黎之君。”《诗谶》说:“蚩尤败,然后尧受命。”盖蚩尤之众,实繁有徒,有臣事神农者,有逐赤帝于涿鹿者,有黄帝杀之于中冀者,有为黄帝作五兵者,有佐少昊而主金者,有少昊之末而乱德者。《三朝记》又言:“蚩尤,庶人之贪者。”盖其族非一人,其传非一世,其间杰出之雄,乃宇少昊而霸中国,蚩尤既九黎之君,则亦姜姓之王天下者,又尝袭赤帝之号者也。《路史》固言蚩尤姜姓,其引《阴经》、《遁甲》,亦说蚩尤为炎帝之后也。《命历序》:“炎帝号曰大庭氏。”皇侃、熊安生,又以伊耆氏即神农。《吕览·用民》称:“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神农。”高诱曰:“夙沙,大庭之末世也。”《吕览·古乐篇》高诱注:“朱襄氏,古天子,炎帝之别号。”贾逵、韦昭并云:“烈山氏,炎帝号。”郑玄曰:“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有烈山氏。”《庄子》书有赫胥氏,注者谓即炎帝,祝融亦为炎帝,服虔以大庭氏为即葛天氏(见《路史》),则神农、炎帝、大庭、葛天、夙沙、朱襄、共工、蚩尤、九黎、三苗、伊耆、厉山、赫胥、祝融,皆一族也。《庄子·胠箧》称:昔者容成农之前。则数家亦尝王于太古。高诱注《淮南·道应训》则云:“伏羲、神农之间,有共工、宿沙霸天下者。”是宿沙亦尝霸于昔时,则一族之强盛略可睹矣。
   《史记·五帝本纪》:“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淮南·修务训》注云:“三苗之国在彭蠡。”《韩诗外传》三、《说苑·君道》并云:“三苗氏,衡山在其南,岐山在其北,左洞庭之陂,右彭蠡之川,由此其险也,以其不服。”《帝王世纪》曰:“诸侯有苗氏处南蛮而不服,尧征而克之于丹水之浦。”《吕氏春秋》曰:“尧战于丹水之浦服南蛮。”《六韬》言:“尧与有苗战于丹水之浦。”盖此族世处南服,炎帝起于厉山。《后汉书·郡国志》注引盛宏之《荆州记》:“随县地有厉乡村,重山一穴,相传云是神农所生穴也。”《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曰神农生于厉乡,所谓烈山氏。”则神农固起江汉之间,北上而有天下,都于陈,又徙鲁。《周书·尝麦解》云:“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少昊,以临四方,司百工。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名之曰绝辔之野。”盖炎帝既由陈而徙鲁,及其衰也,蚩尤侵之。《归藏》言:“蚩尤出自洋水,登九淖,以伐空桑。”本师左庵言:“洋水即汉水上游漾水也。”则神农起自荆州,蚩尤更后至,来自梁州者也。蚩尤为暴,伐空桑,炎帝则以少昊之墟畀之,乃蚩尤逐炎帝于涿鹿。群书皆言黄帝杀蚩尤,《帝王世纪》则言:“炎帝戮蚩尤于中冀。”盖蚩尤强暴,炎黄联兵仅乃克之,此族兴于中国之西部,北上而入中部,遂有天下,又徙东入鲁,最后乃转入北部。曰九隅无遗,则蚩尤固奄有九有也。黄帝兴于熊耳,自别为西北民族,盖最后始兴,而能战胜西南共工炎帝之族,渐次南下,以征服神州大陆者也。

   《文子》曰:“共工为水害,故颛顼灭之。”《史记·律书》:“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文颖曰:“共工,水官也,少昊氏衰,秉政作虐。”是共工之为中国害,常用决水政策。《淮南·本经训》:“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树木。”南方之民习于水,多稻田,北方之民多麦田,不习于水,故炎族北侵,必决水以苦之,此所谓振滔洪水为水害也。《竹书纪年》:“帝尧十九年命共工治河。”文颖说:“共工,水官。”是共工固长于理水,黄族而强,则共工为之治水,黄族而弱,则共工决水以侵之。《周语》太子晋曰:“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昔共工氏弃此道也,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知共工之害天下,与鲧堙洪水同也。高诱《淮南·原道训》注云:“共工氏以水行霸于伏羲、神农间者也。”《管子·揆度篇》曰:“共工氏之王,水处十之七,陆处十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是共工之决水政策得逞,俾水七陆三,以隘制黄族,则以王以霸,共工之力不竞,则黄族之水害平而共工诛。其支庶或且入官黄族之朝而代之治水,故伯禹治水而四岳佐之,此其明验也。《祭法》曰:“共工氏之霸九有也,有子曰句龙,为后土,能平九土。”此奠高山大川之效也。《淮南·原道训》曰:“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炎族北侵,利在变麦田为稻田,少昊之墟,沟渠交灌,易于决荡,以水驱敌,故炎族北侵,必自穷桑,鲁有大庭氏之库,是最古炎族北侵,亦在少昊之墟,变麦田为稻田,则黄族去而炎族至也。及禹平水土,尽力沟洫。《夏本纪》说:“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自是北人亦习于水田,而洪水之害永息也。

   《周语》曰:“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是鲧之治水,法于共工。《书》曰:“鲧堙洪水。”《礼》曰:“鲧障洪水而殛死。”曰障曰堙,此其遗法,盖颇为堤防,以资灌溉。其后共工之从孙佐禹治水。《淮南·本经训》说:“舜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阙,导瀍涧,平通沟陆,流注东海。”《孟子》书称:“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则禹一反鲧之旧法,曰决曰疏,俾水由地中行。《虞书》曰:“浚畎[][]。”《论语》曰:“尽力沟洫。”明治水自决江疏河外,犹有沟洫农田之事,《书》传言:“沟渎壅遏,水为民害,田广不垦,则责之司空。”而伯禹治水实作司空,则治水为有农田之事可证,盖亦共工氏之所为也。《荀子·成相篇》言:“禹有功,抑下鸿,避除民害,逐共工。”是禹举一共工,逐一共工也。于是鸿水漏,九州干,而沧海立变为桑田,障之堙之,则桑田立变为沧海,悉由治水之人,举措间耳。由炎族黄族水事陆事之观察不同,而利害遂全相反也。《文子》:“赤帝为火灾。”盖即烈山泽而焚事。《淮南子·览冥》曰:“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帝王世纪》言:“女娲氏末,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伯而不王。”共工之伯九有,既在女娲之世,则所谓火炎、水浩洋者。其即共工氏之振洪水、烈山泽事耶。《吕氏春秋·荡兵篇》说:“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也,共工氏故次作难矣,五帝故相与争也。”此足证上古利用水火以为战,黄、炎、共工皆用之。自女娲以迄虞夏,所谓平水害、定火灾者皆战伐之事也。然女娲所平者仅冀州一区,而共工则奄有九有,则女娲之承伏羲,仅保冀州耳。既曰共工俶乱天常,窃保冀方,则冀州一隅,共工氏亦尝窃有之,非女娲之所能全有,至黄帝命应龙攻蚩尤于冀州之野,杀蚩尤于中冀,岂炎族北侵,先后皆仅达于九河而止。盖冀州以过,决水非易,故他族得保其地也。《楚辞》曰:“康回凭怒,地何故以东南倾?”王逸曰:“康回,共工氏之名。”《淮南子·原道》:“昔共工氏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颛顼争为帝,遂潜于渊,宗族残灭,继嗣绝祀。”《汲冢琐语》子产曰:“昔共工之卿曰浮游,既败于颛顼,自沉淮渊。”此触不周之山,盖堕高事,东南故多水,盖振滔洪水于北方,遂若地之倾于东南,潜于渊者,是其君臣泅泳而去,是洪水为人患,非天灾,共工之乱息而洪水止也。

   二、河洛民族《五帝本纪》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此明黄帝以下,自另一族,黄帝号有熊氏。皇甫谧言:“有熊,今河南新郑县也。”盖起于河、洛之间,是西北民族也。而《史记》言:“黄帝披山通道,未尝宁居,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则西北为游猎民族,为行国也。共工能平治水土,神农教稼穑。九黎,群书或作犁,九犁、三苗,盖意均谓农稼,则西南民族为农稼民族,为居国。《帝王世纪》言:“黄帝扰驯猛兽,与神农战于阪泉之野。”《史记》说:“教熊、罴、貔、貅、、虎。”是亦游牧民族所能之事。此两大民族,一游猎,为行国,一耕稼,为居国,累世争战,实占中国上古民族之主要部分。依《庄子》、《六韬》所称,则大庭、轩辕、共工,已迭王于无怀、伏羲之前,自伏羲以来,姜氏之族又尝为患于南方,共工、神农、炎帝、蚩尤,且北上而奄有天下。今以研究便利之故,姑名此族为炎族。黄帝既败炎帝,杀蚩尤,君临北方,历五帝三代,渐奄有南土,此姬氏之族,姑名为黄族。盖《周语》尝曰:“炎黄之后也。”群书炎帝赤帝互称,殆炎之篆文为[ ],赤之篆文为[ ],形近义通,则名炎族曰赤族亦可。盖西南民族,面色赤铜,故曰赤。西北民族面黄,故曰黄。今暂以黄族之名,代表北方游猎民族。赤族之名,代表南方农稼民族耳。曰六十四姓,曰七十二姓,曰百三十三姓,中国部落时代,民族实繁,其势力相敌,对抗形势显著者。惟此二族,兹特就可考者言之耳。

   曰:遂人教民熟食,始王天下者。曰:作网罟以田以渔,取牺牲,故天下号曰庖牺。自遂人始王,迄于伏羲,其疆域四至,群书无征,岂以游猎民族,迁徙不常,无疆域之可言耶?《春秋命历序》言:“神农始立地形,甄度四海远近,山川林薮所至,东西九十万里,南北八十二万里。”古之尺度无征,要不免于夸诞,然立国的有封疆,要始神农,则可考也。《淮南子·主术训》:“昔者神农氏之治天下也。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旸谷,西至三危。”殆至神农,封域始可得而言,则其先殆皆行国,至炎族而始建居国也。共工振滔洪水,则以薄空桑。《淮南子》:“神农自陈徙鲁。”《帝王世纪》言:“榆罔居空桑,故《归藏·启筮》言蚩尤伐空桑,帝所居也。”炎族北侵,必走空桑。蚩尤伐空桑,赤帝则使宇于少昊,即以少昊之虚界之。蚩尤又逐帝争于涿鹿之阿,则黄族之地日蹙,蚩尤与赤帝内讧不已,遂为黄帝所乘,炎帝遂失天下,其一部缙云、蚩尤之属,遂服臣黄帝。《史记》言:“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荆州记》:“顺阳,益阳县东北有熊耳山,东西各一峰,如熊耳状,因以为名,齐桓公、太史公并登之,或云弘农,非也。”《括地志》云:“熊耳山在商州洛县,齐桓公登之以望江汉也,湘山在岳州巴陵县。”则熊湘、江汉之南,犹为炎族割据。

   《新语》言:“炎帝、黄帝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此其分有中国之证。若《史记》言:“黄帝合符釜山。”更以见黄帝之徒足帅北方诸侯而已。《孙子·行军篇》云:“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蒋子《万机论》云:“黄帝初立,养性爱民,不好战伐,而四帝各以方色称号,交共谋之,边城日警,介胄不释,黄帝叹曰:‘今处民萌之上,而四盗抗衡,递震于师,何以哉。’乃正四军,遂即营垒以灭四帝而有天下。”明黄帝初兴,四围皆有外族逼处,立国其如此之辛勤也。《帝王世纪》言:“黄帝凡五十二战而天下大服。”然黄帝力之战经营之结果,亦仅足蹙炎族势力于江汉以南而已。蚩尤与炎帝内讧,黄帝乃得乘,炎黄联军,始能克蚩尤,又进而克炎帝,又进而至穷桑,始登帝位,复五十二战而天下乃服,犹仅南至江汉耳,则炎族之强又可见也。

   黄族自黄帝而后,要以颛顼最为杰出。郑玄曰:“颛顼代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为三国。”盖炎族自是遂不可复振也。《楚世家》言:“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此亦以炎族制炎族之法,亦与黄帝之乘炎族内讧而兴,其事无异。盖一举而共工、重黎并削弱也。伯禹治水,共工从孙四岳佐之。《荀子·成相》言:“禹有功,抑下鸿,避除民害逐共工。”是禹亦擢一共工,而逐一共工也。黄帝南侵,仅及江汉,而颛顼更并江汉以南,以尽于海。《五帝本纪》说:“颛顼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日月所照,莫不砥属。”则疆宇始可比隆于炎帝也。《通典》曰:“若颛顼之所建,帝喾受之,创制九州,统领万国。”《帝王世纪》亦以建万国,制九州,为颛顼事,则建设力之强也。殆奄有南服后,制炎族之一大设施,而开中国建九州之始者也。

  《左传·昭十七年传》郯子曰:昔者黄帝氏以云纪,炎帝氏以火纪,共工氏以水纪,太昊氏以龙纪,少昊纪于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亦足见古之设官命名,多荒陋,听于神,而颛顼切于实事,听于民,则可以为治理也。《昭二十九年传》蔡墨曰:“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后土为社,稷为田正。”《文七年传》:“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谓此五官与田正也。《汉书·百官公卿表》说:“自颛顼以来,为民师而命以民事,有重黎、句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之官。”应劭注:“颛顼不能纪远,始以职事命官也。春官为木正,夏官为火正,秋官为金正,冬官为水正,中官为土正。”是颛顼纪于近而命以民事,即此六府是也。服虔说:“少昊之前,天子之号,象其德,百官之号,象其征。颛顼以来天子之号,因其地,百官之号,因其事。”应氏、服氏,皆义符班固。《夏书》:“六府孔修。”则历虞、夏尚循六府之政,而师颛顼之制也。孔疏及近儒黄以周亦并谓五官是颛顼之官,《帝王世纪》以五行之官,属之帝俈,非也。《楚语》曰:“少昊之衰,九黎乱德,民神糅杂,不可方物。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重黎六府,果创自颛顼,而颛顼之脱离神道,纪于民事,乃正以绝炎族也。《吕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于降格。”郑义以皇帝为颛顼也。则谓炎族衰于颛顼,亦无不可,下迄唐虞,炎族支庶益多,或叛或服。许慎说:“缙云相黄,共承高辛。”则缙云、共工,已仕于黄帝、帝俈之朝。韦昭说:“共工从孙为四岳之官,掌帅诸侯,助禹治水。”是至太岳佐夏,命以侯伯,而南人遂不复反也。

   凡六经百家皆美称尧、舜禅让,而高辛、高阳之受国若何,则无确说。《白虎通义》言:“五帝无有天下之号何,五帝德大能禅,以民为子,成于天下,无为立号也。或曰帝俈有天下号曰高辛,颛顼有天下号曰高阳,黄帝有天下号曰有熊。”班氏之并存二说曰禅,曰非禅,莫可决也。而《吕氏春秋》曰:“五帝固相与争也。”苟五帝亦禅让得之,则又何独尧、舜为可称,若以征诛得之,则五帝圣人,岂能涂炭苍生以攘大位。夫既曰:“少昊氏衰,九黎乱德,颛顼代昊诛九黎。”(郑玄说)“颛顼氏衰,共工侵陵诸侯,与高辛氏争而王。”(贾逵说)“高辛氏衰,三苗又为乱,尧诛之。”(韦昭说)夫既曰某某氏衰,则其为后嗣末世可知也,则《命历序》说:“炎帝号大庭氏,传八世,合五百二十岁。黄帝一曰轩辕,传十世,一千五百二十岁。次曰帝宣,曰少昊,一曰金天氏,则穹桑氏,传八世,五百岁。次曰颛顼,则高阳氏,传九世,三百五十岁。次是帝喾,即高辛氏,传十世,四百岁。”至五帝各传数十世,或数百千年,与三代代兴,其事无异,盖每际黄族中微,而炎族又起而乘之,更互而王。《周语》称:“王无亦鉴于苗黎之王。”则颛顼以来,九黎三苗,固称王也。五帝之有天下,其皆诛绝炎族以得之耶。自伏羲以来,有共工之王,宿沙之霸,至神农而王,至炎帝而王,蚩尤又霸。轩辕之前则如此,轩辕之后复如彼,则二族迭雄,略可见也。诸书皆言共工之霸,管子独以王言之,谯周以炎、农为二人,亦取证于《管子》。《纬书》独有五帝各数百年之说,郑玄、谯周采用之。《纬书》,齐学也;管子,齐人也。将炎族所传独与黄族异耶。《史记》曰:“于是秦策出焉。”《风俗通》曰:“秦谶出焉。”《史记·鸟赋》言:“策言其度。”《汉书》作:“谶言其度。”则谶书即古之策书,所谓名在诸侯之策,是诚旧史,其说要可信也。

   共工、三苗、伯鲧三人为一朋以抗舜,舜诛四凶野死苍梧,则伯禹与三苗之故耶。伯禹治水而共工从孙四岳佐之,长帅诸侯,佐禹治水,命以侯伯。盖炎、黄二族,以是之故,和乐日臻。自禹之后,共工、黎、苗,无复争乱,禹合诸侯于涂山,又合于会稽,皆深入江淮以南。《吴越春秋》:“禹巡天下,登茅山以朝鲜臣,乃大会计,更名茅山为会稽山,亦曰苗山。”盖即苗族之巢穴也。于是姜姓而国于北,姬姓而国于南,不可胜计,炎、黄二族,遂渐混为一家。《虞书》曰“窜三苗于三危”,又曰“分北三苗”,见苗民之携贰也。《夏书》曰:“三危既宅,三苗丕叙。”见苗民之融洽也。是尤炎、黄二族,至夏遂和辑之验,自炎黄以迄唐虞,始则南北二族,文化各殊,及接触既久,渐以孕育新文化,及于伯禹,遂大成熟,而灿然有辉。风、姜、姬氏融和为一,统曰诸夏,以别于四夷未进化之族。穷桑、胥沙、共工、轩辕,民族之名,皆晦而莫见,合诸小民族为一大民族。即以伯禹朝代之名,为此种民族之名,以别于四围蛮野之民族。此固华夏之名所由起耶。 三、海岱民族郑玄注《通卦验》云:“遂人,风姓也。”而伏羲、女娲亦风姓,盖炎黄二帝之前,王中国,风姓为独多耶。《左氏·僖二十一年传》:“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昊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太昊之胤,胥国于济兖之间,知风姓诚东方之民族也。《命历序》言:“自开辟至获麟分为十纪,一曰九头纪,二曰五龙纪,又曰人皇九头,提羽盖,乘云车,出旸谷,分九河。”《易纬》注:“遂人谓人皇。”而旸谷九河,并东方地,是遂人九头之出于东方可证也。又云:“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五姓同期,俱驾龙,号曰五龙。皇伯登出榑桑日之阳,驾六蜚龙,次民氏没,辰放氏作,渠头四乳,驾六蜚麟,出地郣,治二百五十岁。”宋均注:“辰放,皇氏屈之名也。”则次民为皇伯登之名也。又曰:“昔辰放治世,离光次之,号曰皇覃,锐头日角,驾六凤凰,出地衡,在位三百五十岁。黄神氏,或曰黄袜,黄头大腹,号曰皇次,驾六蜚麋,三百四十岁。神氏次之,号曰皇神,出长淮,驾六蜚羊,政三百岁,五叶千五百岁。”文多脱落,不可具知。要此盖五龙纪之五皇也。皇伯登出榑桑日之阳,皇次屈出地郣,《说文》,郣海地。皇神出长淮,是五龙之世,亦立国海渤江淮之间,而往来于榑桑者也。九头五龙胥往来于旸谷榑桑。而散布于渤于淮,谅亦沿海岸线而蕃殖者。《遁甲开山记》说:“石楼山在瑯琊,昔有巢氏治此山南。”明遂古之王者,多在东方沿海一带。故《易》曰:“帝出乎震。”正以此也。《史记》云:“泰帝兴,神鼎一。”师古曰:“泰帝即太昊伏羲氏。”《史记》又云:“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正义》以“太帝即太昊伏羲氏”。《庄子》曰:“有虞氏不及泰氏。”是亦指太昊言也。古又谓之苍帝,今姑名此海岱民族为泰族,亦犹江淮民族以炎帝而姑名为炎族,河洛民族以黄帝而姑名为黄族也。

   郑玄注《易纬通卦验》云:“遂人谓人皇。”《路史》注引《春秋纬》云:“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长天下。”明人皇即遂人,而始王天下者。自《春秋命历序》以下皆言“天皇十二头,被迹在柱州昆仑山下,地皇十一头,兴于熊耳龙门山,人皇九头,出旸谷,分九河”。《春秋繁露》言:“三皇抵车出谷口。”是又不独人皇为出谷口,而天皇地皇亦出旸谷而西徙,则天皇治乎西鄙,地皇长于中都,人皇帅于东部,风姓之族先于炎黄二族居于中国,当即为中国旧来土著之民。自东而西,九州之土,皆其所长。及其后世,炎族起于西南,黄族起于西北,而风姓之国,夷灭殆尽。逮于春秋,惟任、宿、须句、颛臾四国而已,而海岱之间,实为其根据地。故伏羲陵在山阳,女娲陵在任城,方其盛时,势力西渐,熊耳、昆仑皆入版籍,故曰被迹在柱州。《含神雾》说:“遂人之世有大人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郑玄云:“雷夏,兖州泽。”《水经注》:“雷泽在成阳故城西北十余里,昔华胥履大人迹处”(《帝王世纪》以下误成阳为成纪,故或言在汉阳,在陇西,误矣)。而伏羲都陈,亦泰族西渐之迹,离光氏出地衡,岂亦泰族南侵及于湘沅之证,及其衰微,惟退保有济而已。炎黄二族之民,于文化各有造制,淳于俊说:“伏羲因遂皇之图以制卦。”则遂人以来亦有创述,夫创作者本非一人一时之所能大就,而言古史者均以创作之功归之羲、农、黄帝三人者,殆以三人者于族中最为杰出。泰族之所创作,悉以归之伏羲;炎族之所创作,悉以归之神农;黄族之所创述,悉以归之黄帝耳。

   《五经通义》言:“王者受命易姓,报功告成,必于岱宗。”《白虎通义》言:“王者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河,教告之义也。”岂以少昊之墟,为遂古得失天下之决战地,故占有鲁地者即为易姓之王,必刻石纪功于泰山耶。《魏书》言:“乌丸之俗,以死者神灵归乎赤山,如中国人以死者之魂神归泰山也。”泰山为死者魂神所归,盖亦少昊之墟,为古代群雄决战地之明证。盖海岱之间,为泰族之根据地,而群雄角逐之场,据有泰山者即有天下,行封禅以明得意耳。况复炎族北侵,必经穷(空)桑,三族接触于此最繁。地虽偏于海隅,而实为政治战争中心也。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蚩尤又伐空桑,神农自陈徙鲁,鲁有大庭氏之库,是在昔为大庭之都,有巢氏治石楼山在瑯琊,皆足见东方固政治战争之中心,为上世我先民之所聚处,河洛之繁荣乃在后,远不足与侔也。夫旸谷扶桑,固九夷之居,即徐土淮,亦东夷地。而此谓泰族实往来海上,游居于斯者。《五帝本纪》言:“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邱,就时负夏。”此皆泰族走集之地,悉在海岱、河济之间。而《韩非子·说难一》谓:“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则河济之间,尚为东夷地,而况扶桑嵎夷之际。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则凡舜所耕稼陶渔,皆东夷地,舜且东夷之人也。《史记》:“吕尚者,东海上人。”《国策》言:“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雠不庸。”而《吕氏春秋》言:“太公望,东夷之士也。”亦北至棘津,西至朝歌,皆东夷之地。则泰族与东夷之关系,可以明也。《左氏·昭四年传》:“夏桀为仍之会,有缗叛之;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注者谓均是东夷国,而仍即风姓之任国,则泰族与东夷同支,进化或为先耳。而东夷则仍保其椎朴,是负夏、河滨、雷泽亦东夷之居。扶桑、旸谷、嵎夷亦泰族往来之地,泰族、九夷,要之盖一族也。范蔚宗说:“东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昔尧命羲仲,宅是嵎夷,曰旸谷,盖日之所出也。赞曰:宅是嵎夷,曰乃旸谷。巢山潜海,厥区九族。”皇侃说:“九夷:玄菟、乐浪、高丽、满饰、凫臾、索家、东屠、倭人、天鄙。”范说别其种,皇说别其地。皇亦据《后汉书》以海东为九夷,《前汉志》说:“孔子悼道不行,设桴于海,欲居九夷。”是亦以海东为九夷,皮鹿门以《尧典》之“宅嵎夷”。《史记》作“郁夷”,《毛诗》之周道倭迟,《汉书》作“郁夷”,则“嵎夷、郁夷、倭夷”一也。而三岛三韩,皆我先民游处之地,此《尔雅》所谓东至于泰远者也。是北自嵎夷,经齐之海嵎,而南至封嵎之山,莫非泰族同支聚处之地,后遂沦陷不属于我也。《说文》以嵎夷在辽西。岂以后日益西徙,乃举东方地而委之?遂以辽西为嵎夷耶。《尚书》:“宅嵎夷曰旸谷。”而遂皇出旸谷分九河,嵎夷在辽西,九河在兖州,则旸谷可求也。盖即幼海之滨者近是。而《海外东经》、《大荒东经》并云:“汤谷上有扶桑。”则扶桑又当于汤谷上求之,则三韩正是扶桑之地。《南史·东夷传》慧深云:“扶桑国贵人第一者为对卢,第二者为小对卢。”《三国志》说:“高丽其官有对卢。”(《旧唐书》“高丽其官大者号大对卢”)慧深说:“扶桑之俗,其婚姻则婿住女家门外作屋,相说乃成婚。”而《三国志》言:“高丽其俗作婚姻,女家作小屋于大屋后,名婿屋。”斯足验高丽之事,同于扶桑,则高丽亦扶桑也。西人希勒格证扶桑即今之桦太,是三韩迤东,皆古所谓扶桑也。《说文》言:“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扶桑叒木也。”则汤谷更在扶桑之东,则汤谷扶桑,括地最广,皆昔为九夷之居,而我先民同支所游处也。《后汉书·东夷传》:“高驹丽,其国东有穴,号曰燧神,以十月迎而祭之。”将即出自汤谷扶桑之人皇遂人耳。《左氏·昭十七年传》:“宋,大辰之虚也。陈,太昊之虚也。郑,祝融之虚也。卫,颛顼之虚也。”中国王者,古无大辰,而《三国志·东夷传》谓:“辰韩,古之辰国也。”《后汉书》以“三韩七十八国,各在山海间,地合方四千余里,东西以海为限,皆古之辰国也。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辰之号沿自古昔,与宋为大辰,傥有关耶。

  《帝王世纪》言:“少昊氏自穷(空)桑登帝位,后徙曲阜,于周为鲁,穷(空)桑在鲁北,或云穷(空)桑即曲阜也。黄帝自穷(空)桑登帝位,后徙曲阜。”干宝言:“征在生孔子于空桑之地,在鲁南山之穴。”高诱注《淮南》云:“空桑,地名,在鲁。”此皇甫士安“穷(空)桑即曲阜”之说也。《思玄赋》旧注云:“少昊居穷(空)桑,在鲁北。”此皇甫“穷(空)桑在鲁北”之说也。《东山经》云:“空桑之山,北临食水。”此鲁之空桑。《北山经》云:“空桑之山,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滹沱。”此赵之空桑。而郭璞于此注云:“上已有此山,疑同名。”则《山经》共有三空桑,而今本逸其一。《古史考》言:“伊尹产于空桑。”倘又更一空桑也。则地之得空桑名者实广,亦犹扶桑。《启筮》云:“空桑之苍苍,八极之既张,乃有夫羲和。”又曰“羲和之子,出于旸谷”。则空桑亦距旸谷,曰苍苍,曰八极,则空桑自属旷野平陆,自赵之空桑以及于鲁之空桑,凡兖州桑士之野,徐州蒙羽之野,临乎旸谷之上者,皆得空桑之名。旸谷而东曰扶桑即榑桑,西曰空桑即穷桑,汤谷、扶桑、空桑,三名皆括地最广可知也。伏羲作琴瑟,为网罟,宜泰族于古即能用桑。故兖州曰桑土,卫风曰桑田,曰桑中,曰桑落,皆卫地宜桑之证。曰扶桑,曰空桑,知亦业桑之谓也。穷(空)桑之地既广,则黄帝、少昊之自穷(空)桑徙曲阜,谓自北地穷(空)桑来也。《世本》言:“周公居少昊之虚,炀公徙鲁。”是周公初封亦不在曲阜。《郡国志》:“鲁国,古奄国。”奄至成王始残之以封伯禽。则周公居少昊之虚,曲阜鲁尚为奄有,周公乌得居之?至炀公徙鲁,则以奄之灭久矣,鲁已得有其地也。《启筮》言:“蚩尤伐空桑。”《周书》言:“赤帝命蚩尤宇于少昊,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淮南子》:“共工振滔鸿水,以薄空桑。”女娲之世,共工以强霸,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亦以二渠九河之间,地居黄河下流,乃可以振滔鸿水,故蚩尤、共工之战,悉在争黄河下游一带。见穷(空)桑少昊之虚,实二渠九河之地,为古代驰逐之场。而建都则于曲阜,盖九河水草丰美,为耕牧之乡,而曲阜负泰山,据街路,为战守之地。自遂人以来,出旸谷,分九河,以生息于斯,则中国大陆,古代人迹始居之地,可考见者即在九河。至近世1921年北京齿之发见,西人盖以人类遗骸之发见,未有古于此齿者,或言至今五六十万年,或言且百万年,最初人类之导源,且欲于中国见之,则九河之地,固东亚有人类最早之域也。昔我先民生息于斯,或东去扶桑,或南走空桑,要以黄河入海之区,为泰族导源之地,及往来海上,日益频繁,又沿黄河而入上游,而曲阜一隅,遂处天下之中,为午道,为街路,而渐以南移,是我先民栖息九河者在遂人之时,扼据曲阜者在伏羲之后也。

   北方之九夷,即此泰族也。而南方之夷可知,其在周世徐、奄、淮夷、巢及群舒,皆所谓夷。淮夷、徐、奄嬴姓,巢及群舒偃姓,皆少昊皋陶之胤也。少昊皋陶之后为东夷,属泰族,则少昊皋陶亦东夷为泰族也。徐偃王之仁而无权而好怪,尤与泰族之国民性合,知其先后一系皆泰族也。《古史考》说:“穷(空)桑氏,嬴姓也,能修太昊之法,宗师太昊之道,故曰少昊。”则少昊诚非黄帝之子而太昊之裔也。《山海经》言“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是少昊固国于东海之外者。《周书》言:“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乃命少昊谓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曰质。”盖风姓之族,被迫于炎族,乃退出海岱之间,逊居东海之外,炎族中微,而风姓遂再济穷(空)桑,复得重有海岱之间,并立为东帝,海岱以西,非其所有,故《五帝德》、《帝系姓》不叙少昊于五帝之列,徒谓之曰穷(空)桑帝。贾逵言:“处穷(空)桑以为帝,故天下号之曰穷(空)桑帝。”盖其大部国土,乃在东海之外,在中国者不过海岱一隅而已,是太昊、少昊皆东方民族,有足验也。《盐铁论·结和篇》大夫曰:“轩辕战涿鹿,杀两曎、蚩尤,而为帝,以战成功。”象山陈先生说:“两曎之曎当作皞,蚩尤,少昊当时同乱者,又有太昊之裔。”则于时炎族内讧,各倚外援以求逞,神农、蚩尤争称炎帝,神农说于黄帝,蚩尤亦结两昊,以战于涿鹿,而少昊、蚩尤并就屠,蚩尤之徒,既屈伏而为黄帝主兵,少昊之徒,亦有为黄帝帅鸟师者。《越绝书》:“少昊治西方,蚩尤佐之。”则亡国之虏,犹狼狈相依,力屈势穷,而迁逐由人者也。则称帝穷(空)桑以战死于涿鹿者,此东方前之少昊,居西方者乃后之少昊,又别一人也。《拾遗记》说:“泰皇,庖牺国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洲。”此与以华胥为庖牺母之说不同,是亦太昊之国,兼及溟海之中,故曰有华胥之洲。《论语摘辅象》“伏羲六佐,仲起为洲陆,阳侯为江海”。斯亦伏戏奄有海上之证,则太昊之国固亦有一部在东海中,而兼有此神州大陆也。(蒙文通《古史甄微》,《民国丛书》第一编第76册,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影印)


  蒙文通:交趾俚僚之入中土:《古代中国南方与交趾间之民族迁徙

   移住迁徙,乃古代民族所常有,为治民族史者所不可忽。迁徙之因常非一端,或能考而明之,或则已不可考。 秦灭巴蜀,开明之子孙南迁交趾(详后《安阳王杂考》);句町、夜郎相攻,夜郎亦南徙九真徼外,而乌浒则自交趾之西而东入郁林,又部分北上湘沅,部分南入交趾。此皆我国南方民族之南入交趾者也。至交趾民族之北入中土者亦有数事可考。

  《后汉书·南蛮传》载:“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九真徼外蛮里张游率种人内属,封为归汉里君。”“里”又作“俚”。张华《博物志》言:“交州夷名俚子。”是俚人自东汉之初以至西晋皆居交州也。《南蛮传》又言:交趾“征侧、征弍反,九真、日南、合浦蛮里皆应之。”里人虽分布于三郡,犹皆交州境域。《太平御览》卷七八五引《南州异物志》云:“广州南有贼曰俚,此贼在广州之南,苍梧、郁林、合浦、宁浦、高凉五郡中央,地方数千里,往往别村各有长帅,无君主,恃在山险。”检《宋书.州郡志》,“宁浦郡,(晋)武帝太康七年(公元286年),改合浦属国都尉立。”此五郡有宁浦,则所述当为西晋后情状,是俚人于时已北上及于郁林、苍梧矣。张华所见则稍前事。自晋以后,南朝诸史载俚事颇多,《宋书》之《羊希传》《徐豁传》《南齐书·州郡志》、《梁书·兰钦传》、《陈书》之《周文育传》《欧阳頠》《胡颖传》《沈恪传》《萧引传》,皆有记录。其地则自越州、始兴、晋康,北至衡湘之际,皆有俚人踪迹,是又非止广州之南,且更及于广州之北矣。是俚人于汉、晋、南朝之际自交趾北上之事至显,而分布地区亦遂亦渐广也。

   “僚人入蜀”为汉、唐间西南民族之一大事。《晋书·李势载记》言:“初,蜀土无僚,至此始从山而出,北至犍为、梓潼,布在山谷,十余万落,不可禁制,大为百姓之患。”《北史·僚传》亦言:“僚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邛笮,川洞之间,所在皆有。”自《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诸书考之,巴蜀境内:长江南北各州,溯岷江至蜀州,溯沱江至简州,溯涪水至绵、梓,溯嘉陵至巴、集、壁、阆,无不有僚,甚且北逾米仓至于汉中,分布之广,甚可骇异。李膺《益州记》载之本详,虽书已散佚,其遗文所记僚事亦夥。唯李膺第言“李寿自牂牁引僚入蜀”,牂牁僚人从何而来则未及也。《太平御览》卷一六八引《四夷县道记》曰:“李特孙寿时(公元338-343年),有群僚十余万从南越入蜀汉间,散居山谷,因斯流布。”是入蜀之僚来自南越,非止牂牁也。当是自南越入牂牁,再自牂牁而入蜀汉。此事于西南历史关系至大,当另考论。

   汉晋时期,我国南方民族北徙之事颇繁:如巴蜀境内賨人、氐人之北迁,武陵蛮之北上,廪君蛮之北徙,皆事之至明著者也。《魏书》《北史》之《蛮传》皆谓:“蛮之种类,盖盘瓠之后,其来自久,在江淮之间,依托险阻,部落滋蔓,布于数州,东连寿春,西通上洛,北接汝颖,往往有焉。其于魏氏之时,不甚为患,至晋之末,稍以繁昌,渐为寇暴矣。自刘、石乱后,诸蛮无所忌惮,故其族类渐得北迁,陆浑以南,满于山谷,宛洛萧条,略为丘墟矣。”《宋书·蛮传》亦谓:廪君之裔“北接淮汝,南极江汉,地方数千里。”我国南方民族,为何前不在汉、后不在唐,而独于此魏晋之世竟相继北徙耶?窃以为当因此时之俚人、僚人自交趾北上,冲击居于武陵、南郡之盘瓠、廪君之族,而盘瓠、廪君遂北走荆、雍、豫、郢,固出于事之不得已也。然交趾俚、僚之移徙北方,殆又以林邑、扶南崛起于汉晋之世所致。《水经·温水注》言:“古战湾,吴赤乌十一年(公元248年),魏正始九年,交州与林邑于湾大战,初失区粟也。”又言:晋康帝建元二年(公元344年),林邑王范文“攻日南、九德、九真,百姓奔迸,千里无烟。”当正以林邑北侵交州,于是交州之俚、僚乃相继北上,而盘瓠、廪君、賨人遂亦北迁。是战国至晋七百年间,中土南方之域与交趾之间,民族之迁徙频繁,南迁者有之,北徙者亦有之,且其族类不可一、二数。


   来源《国学学刊》(京)2012年4期第27~36页;作者:浙江大学历史系张凯
   提要晚近学术史叙述多以学派为框架,用科学方法区分新旧成为民国古史研究分派的重要理据,近代传统学术流变的内在脉络被截断众流式的派分所割裂。若以清末民初经今古文流变为线索,考察蒙文通与民国南北学界的学术交游与旨趣分合,可呈现民初古史研究多元路径间的纠葛。顾颉刚汲取今文学的疑古思想与清代汉学的考据方法,期望改造经学为古史学,重建中国文化史;柳诒征师徒认同古文经学,贯通经史,阐扬固有文化,振兴民族精神;蒙文通坚守今文学立场,研究古史旨在建构儒学义理与历史变迁的能动关系。澄清民国各派学人古史研究的本意与分殊,进而反思近代学术的“新旧”派分,或许能为时下古史研究走出新史料的扩充与理论无法突破的局面提供思想资源
   正文:近代学术,经史递嬗,创新史学成为学术转承的关键,追寻中国文明的起源、重建上古国史成为民国学界的当务之急。民国有学人指出:“苟欲彻底的明了整个之中国文化,无论哲学、文学、史学、教育学等各方面,非溯源于古代,追其根蒂,穷其流别不可也。”近代古史研究,“一方承受历代之疑古精神,一方接收欧美之科学方法,在此东西思想交流中,新旧传说冲突中,遂愈觉自由奔放而不可遏止”①。近代中国各阶段的新史学大都是欧美史学的折射,疑古精神与西方科学方法促成近代古史研究的勃然兴起。同时,“以复古为解放”本是清代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民国学术承袭清代学术之余绪,整理国故和古史辨运动的起点正是回归原典,在继承干嘉汉学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钱穆认为:“考论古史一派,实接清儒‘以复古求解放’之精神,而更求最上一层之解决”②。创新与复古可谓近代古史研究的一体两面,重写古史成为重估中华民族文化价值的重要议题。
   诚如有学人所言近世中国史学界最大的“新”“旧”分野形成,关键在20世纪“新史学”之建立,形成由“史学方法”来承担全局的主流,以此“新”来与传统划清界限,而有“旧”之认识③。以科学方法区分新旧成为民国古史研究分派的准绳,民国学术与清代学术仅在“材料”与“方法”层面存在关联,中国学术流变的内在理路则被截断众流式的派分所割裂。整理国故运动蔚然成风之时,以柳诒征为首的南高史学与北大国学门相颉颃,从诸子学到古史等问题争锋相对,此争论被视为民国古史研究乃至近代学术南北、新旧分派的关键④。恰逢此时,廖平门生蒙文通游历吴越之后,倡议蜀学,主张弘扬廖平今文学,分别今古文家法,扭转整理国故运动的流弊。此后,蒙文通屡次出川,相继执教于中央大学与北京大学等高校,与民国各学术流派深入交往。经今古文立场的分歧导致蒙文通与南北学人研究古史的方法与旨趣迥异。若以清末民初经今古文流变为线索,考察蒙文通与民国南北学界的分合,或可呈现民国古史研究的多元路径,进而反思近代学术的“新旧”派分。
   一、经今古文之争与民初古史学。民初,在总结二百年清学时,梁启超指出:清代学术,“卓然成一潮流,带有时代运动的色彩者,在前半期为‘考证学’,在后半期为‘今文学’”。进而认为清代学术乃“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一言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第一步,复宋学之古,对于王学而得解放。第二步,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解放。第三步,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而得解放。第四步,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⑤。“复古为解放”是认知“清代学术”的典范,经今古文之争成为“复古求解放”的关键环节。廖平分别今古,宣称“由西汉以追先秦,更由先秦以追邹鲁。言新则无义不新,言旧则无义非旧”⑥。廖平根据家法条例研究周秦礼制,探寻今古文的起源,启发晚清今古文之争转入古史领域。
   廖平学术前三变都是以解释今古文的起源为中心,重构道与六经的关系,最终走向孔经哲学。廖平主张经史分流,以家法、条例建构古代文献的历史层次,分别“六艺”与“六经”,认为“六艺”是孔子之前的旧史,六经则是孔子创造的新经。廖平否定六经皆史说,认为六经是孔子空言垂教的产物,六经中的历史愈古愈文明。康有为更进一步,宣称孔子托古改制,六经所载三代盛世是虚构的历史,彻底否定六经记载的真实性。章太炎提出“夷六艺于古史”,将六经历史文献化,认可六经作为古代历史文献的史料价值,以此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进化与制度沿革。康有为、章太炎均通经致用,托古改制论与“六经皆史说”成为清末民初经今文之争的核心议题,经今古文之争由此影响了清末民初政治、学术的走向。重新审查与研究上古三代历史成为清末民初学人争辩今古的焦点。一方面,经今文学研究衍化为考察古史。李源澄指出近代古史研究,实导源于晚清今文学,廖平与康有为提倡托古改制,本以解经学之纠纷,一变而为古史之探索⑦。另一方面,经史异位的学术环境必须以史学来为经学显真是,“经学上之问题,同时即为史学上之问题”,“夫治经终不能不通史”⑧。
   六经皆史说是近代经史转型的媒介,托古改制说成为近代疑古思潮的重要源头。1923年,蒙文通评议二十年来汉学时,指出:最风行一世的,前十年是以康有为为领袖的今文派,后十年是以章太炎为领袖的古文派,所谓国学,也就在这两派的范围内。二十年间,只是他们两家的新陈代谢,争辩不休,这两派的争议便占了汉学的大部份了⑨。1929年,蒙文通重申:“在昔浙中学者善持六经皆史之论,缀学之士多称道之,诵说遍国内。晚近托古改制之论兴,缀学之士,复喜称道之,亦诵说遍国内,二派对峙,互相诋諆,如冰坛不可同形,已数十年于此也”⑩。经今古文之争成为清末民初学术转型的主线,近代今文学的疑古思潮为整理国故与古史辨运动变经学为古史学,以史代经提供思想资源。顾颉刚认为其“上古史靠不住”的观念来源主要是清代今文经学。
   在经史递嬗的洪流中,近代学界研究今文学集中于刘歆造伪、托古改制;自廖平《今古学考》所开启的以家法、礼制考察经今古学的倾向却寥落无闻。吕思勉注意到廖平、康有为的分别,康长素提倡孔子托古改制,导致“后古胜于今之观念全破,考究古事,乃一无障碍”;廖平以礼制分别经今古文,“而后今古文之分野,得以判然分明。”廖平、康有为二人学说是“经学上之两大发明”(11)。吕思勉还强调“后来人所谓托古改制,多非康长素的本意”,“所谓疑古者,亦合康长素无甚关系”,但仍认定康有为极大影响后来史学思潮,“古史的不确实,这在今日,是人人会说的,而说起这话来,往往引起‘托古改制’四个字”(12)。康有为破除“后古·胜于今之观念”,为进化史观开道,古史辨运动扬弃康氏学说。蒙文通重构近代今文学系谱,表彰廖氏《春秋》学,志在复古求解放,由廖平以今古讲两汉,进而以《春秋》论先秦。
   缪凤林认为“六经皆史”与“托古改制”说都是儒家正统派的支流余裔。章学诚与崔述同时申明六经皆史,干嘉汉学号称治经,“然治经实皆考史,疏证三代制度名物政教文字之书”,从而导致六艺之学变为考证学。“二帝三王之行事,反缺如焉。文士以媐荡自喜,又耻不习经典,于是有今文之学,务为瑰意眇辞,以大义微言相杜饰。末流遂有儒家托古改制之说。虽以六艺言古史,而认六艺为孔子所托造,虽奉儒家为正统,又谓儒者所传非信史。其所论支离自陷,乃往往如呓语。”也就是说,“六经皆史说”变为考证学,古史学暗而不彰导致托古改制说兴盛。那么,厘清古史脉络,应当以崔述为旗帜。缪凤林将崔述归为儒家正统派学者,称赞其“疏证之勤,考辨之细,过去之古史界,实无其匹,今之新史学巨子,犹多受其沾溉焉”,“儒者言史,崔氏极其盛”(13)。   
   蒙文通自称:“余少习经学,好今文家言,独于改制之旨,则惑之未敢信。”他认为:“今文、古文之界别且不明,徒各据纬侯、仓雅为根实,以讪郑、阿郑为门户,则近世言今、古学之大本已乖,又何论于托古改制、六经皆史之怪谈。”“今、古学之义不明,则古史正未易理”,“二派根本既殊,故于古史之衡断自别”。蒙文通撰述《经学抉原》《古史甄微》,有意与托古改制、六经皆史说立异(14)。蒙文通从“事实”与“义理”两个层面分别经史。一方面,六经仅为上古历史的一种记载,一种解释。另一方面,经学可贵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上古史迹的合理解说,而在于儒家经学中有孔子所确立的价值标准,即“变鲁以协道”。在《古史甄微》中,蒙文通以古史三系说为儒家起源提供合理的历史解释,又从上古三代历史出发认定儒家义理实为中国文化的精华。至此,“素王之说既摇,即改制之说难立”,证明“六经皆史之谈,既暗于史,犹病于史”,“孔子所传微言大义,更若存若亡”(15)。经今古文之争促使晚清经学纷争演化为古史研究。“六经皆史说”从历史的起源处,为建立特殊的民族历史文化提供知识资源;托古改制论所衍生的疑古思潮,成为古史辨派超越儒家理想化古史系统的思想来源;蒙文通以地理、民族、文化的视角创立古史三系说,重新解释经史关系,以史证经,申明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经今古文立场的差别导致民国学人研究古史旨趣判若云泥。
   二、“儒家正统史观”与“诸子百家之言”。北伐前后,南高与北大学人奔走各地,国内的学术格局有所改变,古史研究更加为世所重。齐思和便指出:“(顾颉刚)倡‘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之说,近世史学方法,始应用于我国古史。斯说既出,举国大哗,或据理痛驳,或信口抨击,往复辩难,至十余万言,诚我国史学界稀有之盛举。惜当时反驳者,既昧于近世史学方法,复不明顾先生之要旨,惟据‘禹为爬虫’一点,反复辨杂,弃其根本而穷其枝叶,故毫无结果而罢。此后顾先生挟其学走闽越,所至学者响应,蔚然成风”(16)。从“举国大哗”到“蔚然成风”,短短数年,古史辨的影响力可谓与日俱增。柳诒征认为:“今人疑经疑古,推翻尧舜禹汤周孔,而转喜表彰王莽,即由此根本观念不同,故于古史争辩最烈”(17)。19世纪20年代末,柳氏门生缪凤林、范希曾、陈训慈、郑鹤声、张其昀发起成立南京中国史学会,发行《史学杂志》。由于弟子星散,原来辩论古史的干将刘掞藜毕业后,任教成都大学,《史学杂志》前三期未登载任何上古史之类的文章。恰逢此时,蒙文通二度出川,寓居支那内学院,随即由欧阳竟无、汤用彤等师友引荐结识柳诒征、缪凤林师徒,执教于中央大学。蒙文通的参与弥补了南京中国史学会“中国上古史”领域的空白,缪凤林与蒙文通的辩难也成为了当时南京史学研究会上古史研究的主线。
   廖平曾暗示今文经中上古帝王各传数十世、地域四至各殊的记载与由来已久的古文经的五帝一系相承说明显矛盾,向蒙文通提示上古多元观念。考证三皇五帝系统,成为蒙文通研究上古史的起点。蒙文通认为,三皇五帝说起自晚周,三皇之说,本于三一,三皇五帝原本是神祇,初被视为神,帝与皇的称号本来不关人事。“孟子而上,皆惟言三王,自荀卿以来,始言五帝,《庄子》《吕氏春秋》乃言三皇”。五帝说始见孙子,三皇说始见庄子。蒙文通推论三皇五帝说皆起于南方,邹衍藉此提倡五运之说,“三五之说”便传到东方、北方。晋人言五帝,就是兼容齐、秦的说法。《大戴》《史记》五帝之说,则是源秦、晋而次第转变的最后说法,司马迁是采?{“既有三皇说以后之五帝说”。孔安国、皇甫谧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三皇五帝之说最后确立(18)。 
   蒙文通考察三皇五帝说的衍变,整理三晋古史系统,认为三晋之说本已“去古义益远”,后起三皇五帝说更是“无当于义犹昔也”。伏生本于鲁学提出的三皇说是最为可信:三皇并非人身相接,三皇更替之间易姓王者百数十代,从遂人氏到黄帝,其间易姓称王者多至三百姓,而三皇三百姓间可能有万代。缪凤林在三皇、五帝是人或神及其起源流变等问题上并不认同蒙文通的意见。在缪氏看来,“神五帝”之说起于国神(取人为神),“人五帝”之说起于假帝号以尊王,二者本不相涉。三皇说起于道家理想的具体化。三皇五帝是人而非神,五帝说起于东周,三皇说确定于秦人(19)。孙正容也认为:秦汉之际,三皇五帝人神之说暂且分明,王莽之后,“神、人与生为人而死为神三者遂杂糅不分,而说五帝者益纷纭而莫所遵循也”;史籍中三皇五帝的顺序,“仅就其人与书中所称述之事有关者言之,与后先次序无涉”(20)。
   蒙文通以鲁学为根本,质疑古文经的古史系统,经传并重,博采诸子百家学说,甚至“多袭注疏图纬之成说”。缪凤林治古史信经疑传,守儒者正统学说而排斥百家之言。二人古史研究的分歧颇有今古之争的意味,对三代世系的分歧就在于此。长久以来,关于三代的世系,多依据《史记·三代世表》,《史记》所利用的材料多为《左传》《国语》,特别是《世本》。章太炎对《世本》推崇备至,认为它为中国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典范,它的编年方式与记载内容为中国民族界定了一个特定的三代纪年,“推阐《世本》,《帝系姓》《居篇》《作篇》之旨尤精”(21)。缪、柳二人著述言及三代世系,多以《史记·三代世表》与《本纪》为依据。在蒙文通看来,《史记》中自相矛盾之处太多,《三代世表》《世本》的很多记载不足为据。相反,《命历序》中“自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帝喾皆各传十数世,各数百年”的说法较为可信,“《命历序》、《含神雾》各篇皆守今文师法,自相扶同”。对于三代世系,夏、殷、周的年岁,《世经》上的说法“与古无征”,仅与《左传》有相合之处。蒙文通认为“自刘歆横断年数,损夏益周”,五帝三王年岁便乱。“班固《世经》,即本之刘歆《三统历》,自为妄书,不足为据”。既然古文一系的《世经》与《三统历》惹人怀疑,那么《命历序》与《殷历》就更为可信。何休治《公羊》所用的正是《殷历》,“与《三统历》抗衡者独为《殷历》,治今古学者宜各知所尚”(22)。
   廖平对蒙文通所提出的论题,是要论证中国立国开化之早,东西各民族无法企及,所谓“破旧说一系相承之谬,以见华夏立国开化之远”。那么,响应“中华民族西来说”本是蒙文通古史研究的题中之意。缪凤林针对汉民族文化西来说,曾先后发表了《中国民族由来论》《中国民族西来辩》《中国史前之遗存》诸文,在三四十年代出版的《中国通史纲要》中辟专章再行论列。蒙文通特意发表《中国开纪于东方考》,自称与缪凤林“一破一立,相待相济”。蒙文通破除黄帝与少昊的父子关系,澄清在西来的一系之外,还有东边本土的一系,进而从地理与文化的视角证明中华文化起源于东方。可以说,就反对中国民族文化西来说而言,蒙文通、缪凤林站在同一立场,认为中国文化发源于本土;不过,柳诒征认为“中国古代文化,起于山岳,无与河流”。蒙文通则认为中国文化源自海岱的泰族,“自昔以鲁地文化为最高”,鲁学为儒学的嫡传,经今文学的正宗。
   蒙文通阐发古史三系说,旨在申明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然而,今古文立场的分别使得蒙文通与柳氏师徒的分歧日益彰显。《古史甄微》刚一发表,中央大学史学系学生张崟发表了一篇《〈古史甄微〉质疑》,张氏抓住《古史甄微》一以贯之之道——古史分三方传说,他指出“史说既曰三方,则似应此疆彼界,无所出入”,但比较“晋、楚、邹鲁之所传”,“三方之说为大谬”。蒙文通“所以证各方学者自成一系之说之证”,实乃“已胸具成见,征嫌阿私”。张氏对《古史甄微》最大不满在于蒙文通申六经非史之旨,以诸子百家之言质疑六经在史学上的正统地位:儒家之说,则先圣列贤博古通今,雅意述作,以示来叶;故其所述,前后相应,略无抵牾;此其所以为诸子所莫逮,抑其已成正统之史说,所以未应轻事平反也!矧蒙先所举以为三晋南方史说之代表最宿者,不过《山经》及汲冢之书;而前者即决非禹制,《纪年》又显成于战国;本身真伪,犹未分明,则吾后学者于古史传说之从违,自不容舍去古未远之孔门儒家传说,而反仞晚出诸子百家之谰言耳!(23)
   张崟十分明白《古史甄微》的学术立场,认为蒙文通有意用三系说、诸子学说来否定儒家信史,批驳六经皆史说。不过,张崟认为儒家史说自成系统,诸子学说不仅杂糅百家,毫无统纪,晋学、楚学基本文献《山海经》《汲冢纪年》的真实性都值得怀疑。若要通晓古史真相,要依据“儒家传说”。孙正容也批评西汉以降,“因儒信谶,以谶传儒,辗转傅会,上古史遂益上溯而益神话”(24)。这并非一己之见,而是南京中国史学会研究古史的风气。
   缪凤林赞誉柳诒征《中国文化史》,“元明以来所未有”,根据便是此书“以六艺为经,而纬以百家,亦时征引新史料,而去其不雅驯者,持论正而义类宏”(25)。柳诒征摒除“不雅驯者”就是蒙文通《古史甄微》所依据的“注疏图纬之成说”。柳诒征治学不以汉宋为门户,然其治史与古文经学若合符节,周予同曾指出,《中国文化史》在学术传承上主要受古文经学影响(26)。崇六经、斥诸子是柳诒征的一贯作风。柳诒征认为清儒治经皆为考史,甚至“今文学家标举公羊义例,亦不过说明孔子之史法,与公羊家所讲明孔子之史法”(27)。蒙文通主张经史分流,《古史甄微》多采诸子、图谶学说,有意针对六经皆史说。蒙文通不以六经(鲁学)为史,此与托古改制说近似,只是他没有否定上古三代历史,而是以晋学为本重构上古三代历史,《古史甄微》中有一个主旋律,即三代是“权力”角逐而非“道德”兴盛的时代。柳诒征笃信《周官》,在《中国文化史》中盛赞三代道德、文化之盛。胡适批评柳诒征“所据材料多很可疑,其论断也多不很可信,为全书最无价值的部份”,与其“臆断《王制》《周礼》所载的制度何者为殷礼何者为周礼,远不如多用力于整理后世的文化史料”(28)。
   从广泛交游到论学,无疑会使人产生蒙文通与柳氏师徒同属一系的印象。在中央大学史学系同仁赞誉蒙文通的著作,“内容丰富,议论详实”(29)。中央大学拟将蒙文通《古史甄微》、《经学抉原》收入中央大学丛书予以出版,称赞此书“凡研究吾国古史者不可不一睹斯篇”(30)。然而,1930年9月,在中央大学任教才一年的蒙文通应成都大学聘请,蒙文通自称“应成大聘,殆遮丑之词”。“遮丑”的论?或是蒙文通与柳诒征师徒学术分歧的影射。实际上,蒙文通的学术同道对柳诒征师徒的学术也有所保留。欧阳竟无曾批评缪凤林竟无“所学既浅,而在外妄谈”(31)。或可说,蒙文通与柳诒征师徒的分歧是在中国学术传统内部的今古有别,蒙文通与?古史辨学人在学术方法都受到今文学与西方学术的启发,但学术旨趣存在中西之分。
   三、“考信”与“辨伪”。《古史甄微》完成后,蒙文通开始探寻周秦民族问题。20世纪30年代任教河南大学、北京大学,均讲授“周秦民族与思想”一类的课程。国难之际,激于世变,顾颉刚发起禹贡学会,致力于地理沿革史和民族演进史的研究,仍主张“地理方面实在不知道保存了多少伪史,我们也得做一番辨伪的工作纔好”(32),禹贡学会和“古史辨”的精神可谓一脉相承,更侧重以民族、地理为中心重建国史。此时致力于周秦民族史研究的蒙文通遂与禹贡学会也结下不解之缘,童书业在介绍《禹贡》时,还特意提到“蒙文通、钱宾四诸先生都常有文字在里面发表”(33)。1935年蒙文通为北大解聘之后,顾颉刚觉得傅斯年的做法太过分,旋即举荐蒙文通至天津女子师范学院(34)。抗战前后,蒙文通与顾颉刚及其弟子广泛论学,过从甚密。顾颉刚的学术受经今文学启发,赞誉蒙文通能“批判地接受西洋史学史权威的方法”(35)。不过,顾颉刚考辨古史旨在解决经学的症结,使经学史学化;蒙文通研究上古三代、周秦民族问题仍以今文学为立场,阐发儒家的文化理想。
   在《古史甄微》中,蒙文通拆解古史一元体系,以三皇五帝为后起,质疑禅让说,打破了由美德筑成的三代理想。对于这些说法,童书业给予极高评价,认为“在他以前,没有人像他这样把‘三皇’彻底研究过”,并将其学说归结为“层累造成的中国古史观”(36)。三皇五帝问题是民国重建古史系统的重大环节,以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而言,三皇是“层累”的第二层。顾颉刚、杨向奎、杨宽、吕思勉纷纷撰文考证其渊源脉络,就缪凤林、蒙文通、顾颉刚三人而言,童书业的分派或可有所启发。
   蒙、缪二人《三皇五帝说探源》文章刚一发表,顾颉刚就特意取《史学杂志》参阅,未置可否(37)。童书业在为顾颉刚、杨向奎合着的《三皇考》作序时称,“在近人中辨‘三皇’说的伪最力的人,据我所知道的有三位大师。第一位便是本文的著者顾颉刚先生”,“不久便有第二第三怀疑三皇五帝说的人起来,那便是经今文学大师廖季平的高足蒙文通先生,和我们的右翼骁将缪凤林先生”。童书业的排序,看似按照三人质疑三皇五帝说的时间为序,实际暗含了三人辨伪力度的差别。缪凤林之所以被称为右翼骁将,因为缪氏素以“信古”著称。童书业认定缪凤林“实在受崔述的影响很大,他只是一个儒家正统派的古史学者”。崔述无疑对顾颉刚影响至深,顾颉刚接受崔述“辨伪”的一面,而缪凤林则吸收其“征信”的一面。童书业格外强?{蒙文通是“今文学大师廖季平的高足”,或有提示蒙、顾二人有共同的思想来源,蒙文通也有“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的痕迹。不过,蒙文通以《周官》为三晋之书,而古史辨派视《周礼》为“王莽的书”。因此,蒙文通的议论“有些倒果为因?”(38)。
   钱穆认为“考信必有疑,疑古终当考。二者分辨,仅在分数上”。蒙文通与顾颉刚最明显的分歧就在对待上古文献运用的“分数”之上。蒙文通在今文学家的立场上运用了大量的谶纬材料,用他自己的话讲“本为究论史乘,而多袭注疏图纬之成说,间及诸子,殆囿于结习而使然也”(39)。杨向奎在《〈禅让传说起源于墨家考〉书后》将蒙文通对禅让制的观点定性为争夺说者,认为蒙先生所依据的史料足以破钱穆、郭沫若等选举说,但仍是弥缝的工作,弊端尤大。顾颉刚考究史源,提出儒墨创造宣传说,相对较优。也就是说,蒙文通并没有科学的考察史源,仍是在相信上古史料的前提下,弥缝各家之说。顾颉刚之所以较优的原因就是能大胆怀疑上古史料并有所取舍。即前者“对于原来史料先取信任态度,而后加以解释”,后者“乃先估定此种史料之价值,然后考其来源”,前者多因信而牵强弥缝,后者多因疑而得事实真相(40)。
   辨伪书是重建古史的第一步。20世纪30年代,学者纷纷关注“伪书”的形成及其与辨伪的关系。顾颉刚强以历史的观念,使伪书脱离所托的时代,“而与出现的时代相应”。这与其说是破坏,不如称为适当的移置。顾颉刚写就《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依循康有为、崔适之说,坐实刘歆造伪《周礼》和《左传》等先秦典籍。蒙文通将“伪书”提高到“伪学”的层次,“必皆先有伪书之学,而后有伪学之书”。《周官》等书虽为伪造,但“义仍有据,事必有本”。作伪者各有家派,辨伪应考察“学派所据”,辨明“作伪者属于何学、果为何事,一书之间孰为伪、孰为不伪”,而不当“以作伪二字抹杀古代之书”(41)。蒙文通考察伪学,以家法条例、辨明礼制,分别今古,梳理魏晋南学、北学分流一脉相承。蒙文通与疑古辨伪者关于“伪书、伪学”的分歧,不仅在于“客观”的考辨方法,更在于“主观”的文化理念。
   钱穆认为“怀疑非考据家病”,“疑者非破信,乃所信之广”,“怀疑非破信,乃立信”(42)。考据家以怀疑的态度,不受“经”与“道”的束缚,以历史观念平视各家学说,所“信”自然“广”。蒙文通肯定“几十年来,疑古辨伪的工作是有很大的成绩”,但“总觉过火点”,“有些疑古派学者一方面疑某书之伪,却有时又还引用;既不信历史之真,却时又在讲述,就表明疑古者也自信不过”(43)。蒙文通认为疑古派“自信不过”,但疑古派自身却相当自信,之所以疑信参杂,那是因为心中早已横亘着“进化”的历史观念,古书中符合此“主观”者,自可“引用、讲述”,不合者必然怀疑,乃至认定为“伪”。“疑、信”之间的分寸不同源自双方“辨伪”系统的差别。
   有学人在30年代初曾对民国辨伪书之风,总结到:辨伪书之风,近十余年来最盛,然辨伪书非有意与古人作对,亦非求哗众取宠,以为得名之法,自有不可不辨之故在也。其所以辨之之理,皆自有一贯之系统。此系统分主观与客观两面;主观者,先确定一种历史进化观念,凡违此观念者,皆改定其历史上之价值,甚至否定其历史上之价值。自郑渔仲以至顾颉刚,主观派也。若阎百诗以至惠定宇,则为客观派。其法乃从客观上取得作伪之证据,然后定本书为伪作。虽然持主观之概念者,亦有待乎客观之证据而后成定论,有客观之证据亦必须构成一贯之历史系统,然后成一家之学问(44)。
   辨伪仅是学问的初步,寻求客观证据的一种手段,关键在于背后的一套“主观”、一种“主义”。熊十力批评今日考史者以科学方法相标榜,“不悟科学方法须有辨,自然科学可资实测以救主观之偏蔽,社会科学则非能先去其主观之偏蔽者,必不能选择适当之材料,以为证据,则将任意取材以成其僻执之论”(45)。疑古未为不可,但如何疑古,为何疑古,其背后牵涉的“主观之偏蔽”大有讨论余地。古史辨学人坚信,谁都知道古代史有问题,谁都知道古代史的一部份是神话,并非事实。甚至有人着中国通史,不敢提到古史只字。顾颉刚最初提出“层累造成的古史说”时,认为古史“差不多完全是神话”,到了童书业、杨宽直接以神话学解释上古史的研究,商周以上的历史只是传说,这些传说都来源于神话,这些神话按其来源可以分为东西二系民族,二系民族神话由混合而分化,演变出上自黄帝下至夏代的世系,因此推断三皇五帝时期历史是完全不存在的。蒙文通是依邹鲁、晋、楚三方民情创立“古史三系说”,杨宽基于“神话演变分化说”批评蒙文通“各以民情不同,而分别演化,若据邹鲁晋楚分别演化之传说,谓即初相,则未免过于近视”(46)。
   蒙文通认为疑古派将三代历史一概抹杀,把历史缩得太短,把中国历史压得太低。他在《古史甄微》中对古史传说中的女娲、燧人氏、伏羲、神农、共工等传说非但不加以摒弃,且赋予他们特定的历史地位,将中国文化的源头定在燧人氏。所以,有学者认为在蒙文通与杨宽之间,似可以认为存在着历史神话化与神话历史化两种不同观点之争(47),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蒙氏肯定上古三代的历史文化传统,杨宽认为此皆神话传说,仅能以神话学来解释其演变分化。童书业即称:“吾人根本不信夏以前有更高之文化,故吾人之古史系统与蒙先生完全不相同,吾人言古代史只敢断自夏商”(48)。
   民国学界诸人始终有一个萦绕心头的夙愿,即编着一部全新的《中国通史》。在新史学“重建古史”的序列中,蒙文通常被引为同道。抗战之初,蒙文通打算在成都重建禹贡学会(49)。1941年,饶宗颐计划编修的《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中就收録了蒙文通五篇文章,数量与吕思勉等同,仅次于饶宗颐与顾颉刚(50)。抗战胜利后,顾颉刚在总结近百年史学发展时,以《古史辨》为代表的古史研究承前启后,视蒙文通为同道而予以表彰(51)。蒙文通自称“壮年以还治史”,不过,蒙文通史学的“统宗”与古史辨学人大相径庭。“古史辨”运动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环节,以历史进化观念指导,期望再造文明:解构上古一元史观,疑古非圣,破坏儒学的神圣意义,为建构科学的社会文化理想铺平道路。顾颉刚与蒙文通都受到晚清今文学的影响,顾颉刚接受康有为公羊改制的疑古精神的启发,“古史辨”以进化的眼光“辨伪书”,视古史为神话;蒙文通认为晚清公羊学近乎伪今文学,以家法条例研究《谷梁》纔称得上成熟今文学。蒙文通澄清今文学源流,以多元的古史观来维护传统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四、方法和宗旨。梁启超断言:“清代学派之运动,乃‘研究法的运动’,非‘主义的运动’也”(52)。清代汉学就是以经学为重心,以考据为表征。考据方法成为民初学人沟通中西的媒介。胡适宣称整理国故就是要用科学方法条理中国的材料,完成一部中国文化史。整理国故运动被时人冠以“新考据学”,被视为干嘉考据学的变相复兴。1928年,胡适发表《方法与材料》,“同样的材料,方法不同,成绩也就不同。但同样的方法,用在不同的材料上,成绩也就有絶大的不同”(53)。以科学方法辨析新旧材料成为近代学术区分新旧、划分派别的重要依据。后来,冯友兰认为民国史学界有三种信古、疑古、释古三种。集疑古学大成的杨宽进一步细分为信古、疑古、考古、释古四派。柳存仁认定这种派分的标准是“进行方法与实际工作”。重建中国上古史的途径就是新方法、新见解的成立与新史料的发现,近代古史研究乃至新史学的谱系由此展开(54)。若以科学方法截断众流式的勾勒民国学人重建古史的系谱,《古史甄微》打破上古一元的古史三系说暗合了“新史学”所高举的古史多元观,蒙文通自然成为被视为“由经学向史学过渡”的典型(55)。杨向奎将蒙文通与顾颉刚并举,认为时间发展中有层累,空间分割上有不同,二人之说相得益彰,都是探讨古代历史传说的门径(56)。但若以溯源浚流的方式,考察民国学人争辩今古与沟通中西的时代语境及其旨趣,中西、新旧等分派标准均有削足适履之嫌。
   1933年,有学人综述学界古史研究,认为近代古史研究可分为“持科学方法以研究古史者”与“承清代朴学大师治学之精神以研究古史者”。前者以胡适、顾颉刚为代表,“胡氏之学,在扬新汉学之徽,而弥缝于疑古者也,顾虽以实验主义为方法,而所谓大胆的假设则常陷于谬妄,小心求证则多杂以主观。”顾颉刚“借胡适之说而有所启发,遂致力于古史之辨伪”。其他如卫聚贤、郭沫若、郑振铎等学人,“虽其鹄的不尽同,方法不相合,要之为受西方学说之影响则一也”。后者以柳诒征、缪凤林、蒙文通为代表。柳诒征“持正统稳健之论,不为非常异义可怪之谈”,“考信古籍,不轻于疑。与北方之高谈疑古者殊科矣。本柳氏之说,专精力学,以一人之力,编着通史者,则有其弟子缪氏凤林”。蒙文通“由经子骚以考其同异,确然有以见古代民族学术一一之不同,条别以明其义者”。缪、蒙二者“虽持论不同,所见各异,要其本于师说,出于力学,无二致也”。前一派可称为“标榜主义”,而后一派柳、缪二人则信古太过,有“剿袭雷同”之嫌。蒙文通受业于今古文大师之门,“承其遗绪,豁然贯通,拟之标榜主义与剿袭雷同者,不可同日而语”。不过,蒙氏与柳、缪师徒同属“承清代朴学精神一脉”,“一则创为通史,不屑考证;一则勤力考证,显微阐幽。然要归于义则一,是柳氏、缪氏之于蒙氏,虽貌异而心实同也”(57)。
   或可说,以多元古史观而言,古史辨学人与蒙文通若合符节,蒙文通与柳诒征师徒旗帜各异。若以中西文化理想而言,顾颉刚与蒙文通、柳诒征师徒截然分流,蒙文通与柳诒征师徒貌异心同;但就经今古文立场与经史关系立论,顾颉刚、蒙文通、柳氏师徒研究古史的学术旨趣迥异。顾颉刚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文化不能不换一条路走”。今日治学的目的是要使古书及古史料都成为史家的材料,研究古史要从辨析经学的家派入手,否则“仍必陷于家派的迷妄”,必须“从家派中求出其条理,乃可各还其本来面目。还了他们的本来面目,始可以见古史的真相”。研究古史是以古史激发爱国思想,知晓中国文化确实的优缺点,纠正盲从的传统思想,不必为中国文化本位,变经学为史学:“吾人今日治经,宜立新系统,新见解,以经说所得汇为各科知识之数据,构成中国文化史之主要内容,此或为现代学者治经之目的,而有异于昔日抱残守缺、笃守家法之经生”(58)。顾颉刚认同钱玄同“超今文”的态度,研究今古文问题目的是为研究古代政治史、历法史、思想史、学术史、文字史奠定基础(59)。
   辨析史料是史学求真的前提,缪凤林强调“史学以求真为鹄,研究之对象为人事,根据之材料为载籍与实物。”“上焉者则以旧史料释新史料,复以新史料释旧史料”(60)。顾颉刚与柳诒征师徒看待儒家经典,有疑古、信古之别;就考证方法而言,则道一同风。钱基博认为:“北大为怀疑的国学运动,而东大则反之而为宗信的国学运动,宗风各倡,然而重考据,尚左证则一。世所谓新汉学者是也”(61)。柳诒征师徒的学术理念与晚清国粹派一脉相承,以史学为中国传统学术的源头与核心。若要维系国家民族文化的精义,必须通晓史地之学,古史学为经世之学,以致用为依归。中华民族精神以“礼”为核心,研究古史的首要目的在于尊崇国族,阐扬固有文化,振兴民族精神,使国家与民族在儒家精神层面统为一体(62)。
   研究学术必先知家法,今古文学各有家法,古文偏于考证之学,今文学偏重义理。古史辨的考据精神,古史凡无实证之处,皆可抱有怀疑态度。蒙文通以家法条例辨析学术源流,不仅着眼于一经之义,更关注六经之间的整体关联,形成统一宗旨的今文学说。蒙文通治学恪守以家法条例澄清两汉周秦儒学的原貌,以穷源溯流的方式阐述经学流变,实现“通经明传”再“明道”的抱负。蒙文通创立古史三系说,旨在申明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此后,蒙文通构思《中国哲学史》,即“先从史说入,以见周秦之哲学根本;从民族说到思想与文化”。蒙氏研究周秦民族史,考察周秦之际民族变迁与先秦学术流变的关联,最后落实于今文学的兴起,“新起儒学即以推倒周秦贵贱贫富之阶级制度而建立平等民主(禅让)之政治,遂成功为今文学制度之基础”(63)。针对“超今文”的主张,蒙文通以理想与事实分别今文与古文,以“秦汉新儒学”阐明今文学的革命理想与制度精义。蒙文通考察经说与古史的关联,期望建构儒学义理与历史变迁的能动关系,阐发儒家内圣外王之义。
   近代学术分派以方法为准绳,潜在割裂了传统与现代之间学术与历史、价值与知识间的联系(64)。钱穆认为:“此数十年来,国内学风,崇拜西方之心理,激涨弥已,循至凡及义理,必奉西方为准则。”“治中学者,谨愿自守,若谓中国学术,已无义理可谈,惟堪作考据之材料”(65)。近代新学术的成立正是以此为前提。蒙文通以今文学为立场,试图建构义理与经史之学间相互能动的学术体系。以新学术的眼光看来,蒙文通“能以经学分析古史,各归其方士流别”,但“时流于想象主观,而不免荒唐”(66)。因此,蒙文通古史研究的本意在民国学界隐而不彰。不过,近三十年来,考古学的发展又印证了蒙文通此类“主观想象”的“科学性”(67)。蒙文通学术的彰显要依靠考古发现来定性为“科学的预见”,此事本身就体现经史易位的时代趋势,但又引发如是思考:新史学以史代经,将经学视为史料,诚为近代学术转型的枢纽,但经学“义理”是否全无意义,毕竟史学既有考据与科学的一面,还有义理与艺术的一面。考察民国学界古史研究的多元旨趣,似乎暗示了二者之间并非截然对立,诚有珠联璧合的可能。以此为线索,不仅能为认知近代学术提供新的视角,或许还能为时下古史研究走出新史料的扩充与理论无法突破的无奈局面提供思想资源(68)。认知中国学术流变的本意,以国故整理科学,沟通中西,更是当下建构中国学术本位的重要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