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零:族姓不是从帝系分衍,恰恰相反,帝系是族姓的整合

 思明居士 2023-04-27 发布于河北
文章图片1

文/李零

两种五帝说

现存文献讲帝系,主要分两大系统,一个系统是黄帝系统的五帝说,一个系统是少昊系统的五帝说。前者以周帝系为主,后者以秦帝系为主。

(一)黄帝系统的五帝说

此说以姬姓为主,包含唐、虞、夏、商、周、楚六个子系统,乃西周大一统的总结。

1.《大戴礼·帝系》:

少典产轩辕,是为黄帝。

黄帝产玄嚣,玄嚣产蟜极,蟜极产高辛,是为帝喾。帝喾产放勋,是为帝尧。

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产穷蝉,穷蝉产敬康,敬康产句芒,句芒产蟜牛,蟜牛产瞽叟,瞽叟产重华,是为帝舜,及产象、敖。

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泜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

……(略,即上讲祝融八姓的一段)

帝喾卜其四妃之子,而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也,曰姜嫄氏,产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也,曰简狄氏,产契;次妃曰陈隆氏,产帝尧;次妃曰娵訾氏,产帝挚。

帝尧娶于散宜氏之子,谓之女皇氏。帝舜娶于帝尧之子,谓之女匽氏。鲧娶于有莘氏之子,谓之女志氏,产文命。禹娶于涂山氏之子,谓之女憍氏,产启。

这节引文,前四段是说,黄帝之后分两系,帝喾和尧为一系,出自玄嚣;颛顼和舜为一系,出自昌意。接下来,讲祝融八姓,祝融八姓楚为大,属颛顼系。再下来,讲帝喾四妃所生子,尧为唐祖,契为商祖,后稷为周祖,属帝喾系。最后,讲尧、舜、鲧、禹之妃。尧为唐祖,属帝喾系,舜为虞祖,属颛顼系,已见上文。鲧生禹(文命),禹生启,是讲夏,夏亦颛顼系。

2.《国语·鲁语上》展禽语:

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喾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这段话是鲁人展禽(即柳下惠)讲虞、夏、商、周的祭祀系统。有虞氏和夏后氏皆“禘黄帝而祖颛顼”。虞祖舜,舜继尧,故“郊尧而宗舜”;夏祖鲧、禹,故“郊鲧而宗禹”。商人和周人皆出帝喾,故皆“禘喾”。商祖契、冥、汤,故“祖契,郊冥而宗汤”。周祖后稷和文、武二王,故“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这一系统分两支,虞、夏出自颛顼,为一个分支,商、周出自帝喾,为另一分支,与上面的谱系一样。

《帝系》、《鲁语上》所述五帝,黄帝在谱系顶端,下分两系,帝喾和尧是一系,颛顼和舜是一系。唐、商、周出帝喾系,虞、夏、楚出颛顼系。这种谱系,如果在庙堂上摆神主牌位,黄帝南面,端居上位,其他人以他的面向定左右,则左颛顼右帝喾,右尧左舜,左夏右商,右周左楚,很像周人的昭穆制。

黃帝

帝嚳←―顓頊

堯―→舜

契←―禹

棄―→季連

这一系统,黄帝以下分两支。一支是帝喾四子:帝挚,据说禅位于尧,族姓不详;尧为唐祖,祁姓;契为商祖,子姓;后稷为周祖,姬姓。一支是颛顼三子:舜为虞祖,姚姓;禹为夏祖,姒姓;季连为楚祖,芈姓。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炎帝集团(姜姓)和二昊集团(风、嬴二姓)不在这个系统中,但楚却在这个系统中。

楚人所属的祝融八姓是以中原为中心的地域联盟。司马迁说“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子事文王,蚤(早)卒”(《史记·楚世家》),所谓“子事文王”,即以楚子的身份服事文王。“楚子”的称呼不仅见于《左传》、《国语》,也见于周原甲骨。武王定鼎中原,楚居江汉,当周之南,在南方诸国中,离周最近,或许这就是它被纳入黄帝集团的原因。

(二)少昊系统的五帝说

1.《左传》昭公十七年:

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皡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髙祖少皡摰之立也,鳯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郯、秦皆出嬴姓。郯子五师是折中黄炎集团和二昊集团。此说以龙、凤相对,水、火相对,配中为五,已粗具秦系五帝的雏形,差别只在以共工居北,而非以颛顼居北。共工是水师,自宜在北。

2.《史记·封禅书》:

秦襄公攻戎救周,始列为诸侯。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皞之神,作西畤,祠白帝,其牲用六駵驹黄牛羝羊各一云。其后十六年,秦文公东猎汧渭之间,卜居之而吉。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征,君其祠之。”于是作鄜畤,用三牲祭白帝焉。

自未作鄜畤也,而雍旁故有吴阳武畤,雍东有好畤,皆废无祠。或曰:“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诸神祠皆聚云。盖黄帝时尝用事,虽晚周亦郊焉。”其语不经见,缙绅者不道。

……

德公立二年卒。其后四年,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青帝。

……

其后百余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

后四十八年,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秦始与周合,合而离,五百岁当复合,合十七年而霸王出焉。”栎阳雨金,秦献公自以为得金瑞,故作畦畤栎阳而祀白帝。

秦为嬴姓,嬴姓本居东方,以曲阜为中心。曲阜是少皞之墟。但嬴姓西迁,自以为主少皞之神,先后立西畤、鄜畤、畦畤。少皞是秦人的主神,对秦最重要。

其次,秦祭太皞,立密畤。太皞系风姓,旧居鲁地,是少皞系的兄弟氏族。

又其次,秦祭黄、炎二帝,立吴阳上下畤。平王东迁洛邑,把岐周之地留给秦,秦人伐戎继周,收周余民,主要是姬、姜二姓。黄、炎是姬、姜主神,秦祭黄、炎是为了安抚这批居民。

3.《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

(春月)其帝太皞,其神句芒。

(夏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季夏)其帝黄帝,其神后土。

(秋月)其帝少皞,其神蓐收。

(冬月)其帝颛顼,其神玄冥。

这一系统的五帝应属秦系五帝。顾颉刚说,秦人只祭二昊、黄炎,不祭颛顼,黑帝是刘邦立北畤才有,上述系统“决不能出现于秦及汉初”。他以为五行说一定晚出,五色帝的说法不可能太早。但杨宽指出,雍四畤没有黑帝,并不等于说五色帝是汉代才有,五色帝“最迟当春秋时已有”。

《孙子兵法·行军》有“黄帝胜四帝”之说,银雀山汉简也有《孙子》佚篇《黄帝伐赤帝》,这两条材料可以证明,先秦固有五色帝之说。但《孙子》和《孙子》佚篇未必成书于春秋晚期,也可能在战国时期。

秦祭五帝,作为一种完备的制度,或许形成于秦灵公(前424—前405年)作吴阳上下畤之后、吕不韦(前292—235年)作《吕氏春秋》之前,更大可能在战国时期,特别是秦惠文王(前337—前311年)以来,属于秦并天下的预告。

秦系五帝以二昊为主,黄炎为辅,外加颛顼。这种五帝与周系五帝不同,周系五帝是黄帝以下分颛顼、帝喾二系,颛顼、帝喾以下分尧、舜二系,属于垂直系统,其中没有二昊集团。秦系五帝是以五帝配五方五色,属于平面系统,兼赅东西南北中。

文章图片2

古代族姓,本来是姬、姜在西,风、嬴在东,祁、姚、姒在北,芈、曼在南,但上表五帝配方色,却是另一种安排。其设计思想可能是:少皞之后秦为大,秦居西土,西方之色白,故以少皞为白帝;太皞之后在鲁地,居东方,东方之色青,故以太皞为青帝;黄帝之后周为大,武王克商,以洛邑为新都,平王东迁洛邑,居天下之中,中央之色黄,故以黄帝为中央之帝;炎帝姜姓,姜姓本居西方,但姜姓东迁,往往被安插在洛邑以南,申、吕更被封于南阳盆地,南方之色赤,故以炎帝为赤帝;颛顼之墟在濮阳,濮阳在河南北部,北方之色黑,故以颛顼为黑帝。这一系统不但加进二昊集团,突出二昊集团,还兼顾了黄帝集团、炎帝集团和祝融集团。帝喾系的唐、商、周,最后归并于周。周代表黄帝,居中。颛顼代表虞、夏,居北。祝融变成炎帝佐,居南。祝融集团楚为大,楚在最南。太昊—少昊系代表东西两极,颛顼—祝融系代表南北两极,黄帝代表中央。整个“天下”,一览无余。

古代祭祀,本来都是祭本族之神。《左传》僖公十年:“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五帝并祭是一大进步。

秦帝系比周帝系更具大一统色彩。

武王未下车之封

西周封建,特点是“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论语·尧曰》),把前代古国纳入自己的体系。

古书记武王未下车之封,见《礼记·乐记》、《吕氏春秋·慎大》、《史记·周本纪》、《史记·乐书》,各书所记,互有不同,可归纳如下:

1.封神农之后于焦,见《周本纪》。焦在安徽亳州,可能是姜姓。

2.封黄帝之后于蓟,见《乐记》、《乐书》。蓟在北京,可能是姞姓。封黄帝之后于铸或祝,见《慎大》、《周本纪》。祝在山东肥城,任姓。

3.封帝尧之后于黎,见《慎大》。黎在山西黎城,祁姓。

4.封帝舜之后于陈,见上四书。陈在河南淮阳,妫姓。妫姓是从姚姓分出。

5.封大禹之后于杞,见上四书。杞在河南杞县,姒姓。

6.封成汤之后于宋,见上四书。宋在河南商丘,子姓。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周初古国,多半不在原地,而是迁往他地。其历史回忆正是两周帝系的素材。

帝墟、帝都和帝陵

古史传说的上古帝王,亦如后世帝王,有其居葬之所。与五帝有关的帝墟、帝都和帝陵主要在河南,可见河南确实是文明漩涡的中心。

(一)帝墟

《大戴礼·帝系》:“黄帝居轩辕之丘。”轩辕之丘在河南新郑。

《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灵王语:“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旧许在河南许昌。

《左传》哀公十七年:“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被发北面而噪曰:'登此昆吾之墟,绵绵生之瓜。余为浑良夫,叫天无辜。’”昆吾之墟在河南濮阳。

《左传》昭公十七年梓慎语:“宋,大辰之虚也;陈,太皞之虚也;郑,祝融之虚也;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丘。”大辰之墟即阏伯之墟(大辰即商星,阏伯主商星,相传为帝喾子),阏伯之墟在河南商丘,太皞之墟在河南淮阳,祝融之墟在河南新郑,颛顼之墟在河南濮阳。

《左传》定公四年子鱼语:“……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少皞之墟在山东曲阜。

(二)帝都

《汉书·扬雄传上》颜师古注引应劭说:“尧都平阳,舜都蒲阪。”平阳在山西临汾,蒲阪在山西永济。

《汉书·地理志上》颜师古注引《世本》:“禹都阳城。”阳城在河南登封告成镇。

《水经注·获水》:“椒举云:'商汤有景亳之命也。’阚駰曰:'汤都也。亳本帝喾之墟,在《禹贡》豫州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尸乡亭是也。’”

《史记·周本纪》:“明年伐崇侯虎,而作丰邑。”《史记·秦始皇本纪》:“吾闻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俱在西安市长安区,丰京在沣水西,镐京在沣水东。

(三)帝陵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崩,葬桥山”,《汉书·地理志下》谓桥山黄帝冢在上郡阳周县南。桥山即子午岭。汉阳周县,从出土发现看,很可能即陕西靖边杨桥畔的龙眼城,与上郡肤施县的黄帝祠邻近。

同书“颛顼崩”,集解引《皇览》:“颛顼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颛顼陵在河南内黄县。

同书“帝喾崩”,集解引《皇览》:“帝喾冢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中。”帝喾陵也在河南内黄县。

《史记·五帝本纪》“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集解引《皇览》:“尧冢在济阴城阳。”城阳在山东菏泽。

《史记·五帝本纪》:“(舜)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九嶷山在湖南宁远县。

《史记·夏本纪》:“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禹陵在浙江绍兴。古人讲大禹治水,两河涵盖九州。黄河水患主要在兖州,长江水患主要在扬州。古人把大禹治水设想成周行天下,治完黄河治长江,终点选在会稽。尧、舜古迹遍天下,照此复制。

有关出土发现

出土发现,与帝系传说有关,下述发现值得注意:

(一)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秦公簋

甘肃礼县出土。器物作于秦共公时(前608—前604年),约当春秋中期偏晚。司马迁说,孝公以前,“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史记·秦本纪》),但铭文提到“丕显朕皇祖受天命,宓宅禹迹”,仍以禹迹称秦地。

(二)宋代出土的叔弓鎛(旧称叔夷钟)

山西荣河后土祠附近出土。器物作于齐灵公时(前581—前554年),约当春秋中晚期之交。铭文提到“弓典其先旧,及其高祖。赫赫成唐,有严在帝所……伊小臣为辅,咸有九州,处禹之堵”。弓为汤后,也说商有天下,住在禹住过的地方。当年,《古史辨》第一册讨论古史,禹是重要人物。王国维以秦公簋和叔弓鎛为例,说“举此二器,知春秋之世,东西二大国,无不信禹为古之帝王,且先汤而有天下也。”

(三)子弹库帛书

湖南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帛书提到伏羲、女填(似即女娲)和他们生下的四子(类似《尧典》的羲和四子),以及炎帝、祝融、少昊、帝俊、共工。

(四)保利艺术博物馆藏公盨

器物作于西周中期。铭文提到“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别方设征。”与《禹贡》书序语句相似,说明西周中期已有大禹治水、任土作贡的传说。

(五)陈侯因■(上次下月)敦

陈侯因■(上次下月)即齐威王婴齐(前356—前320年),器物作于战国中期偏晚。铭文提到“其唯因■(上次下月)扬皇考,绍申高祖黄帝,屎嗣桓文”。陈齐妫姓,属于舜后。铭文奉黄帝为高祖,可见周系五帝说确实存在。

(六)秦公大墓出土石磬

石磬残铭提到“高阳有灵”,高阳即颛顼。铭文发表者以为,此语可以证明秦人出自颛顼,恐怕不太合适。《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脩。女脩织,玄鸟陨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女脩只是秦人的女祖先。秦人并不属于颛顼系统,而是属于少昊系统。

(七)上博楚简《容成氏》

简文开头是一串古帝王名,叙在尧、舜、禹、汤、文、武之前。这个名单估计是以篇题所见的容成氏打头,但简文开头残缺不全,目前所见第一简只有八个帝王名保存下来,曰尊卢氏、赫胥氏、乔结氏、仓颉氏、轩辕氏、神农氏、椲氏、垆■(连字换车为毕)氏。此类古帝王名,也见于《庄子·胠箧》和《六韬》佚文。

(八)清华楚简《楚居》

述季连以下楚世系。

这些发现证明,文献所见帝系确实是两周时期的传说,不是秦汉人所能杜撰。过去,辨伪学家总是把古文写本的经书和先秦子书定为汉代伪作,特别是古文经学家刘向、刘歆父子的伪作,毫无疑问是疑过头了。

四、总结

古史传说的不同层次

古人讲史,刨根问底追到头,上面都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一段,好像《老子》论道,有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楚辞·天问》就是追问这个过程。这个过程,一部分是纯粹的神话,一部分是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一部分是含有历史成分的传说,可以分为六个层次。

1.创世神话(包括开辟神话和造人神话)

《创世纪》第一章讲上帝创造天地万物,我们有盘古开天地。盘古开天地见徐整《三五历记》(《太平御览》卷二引),出现相当晚。《创世纪》第二至第五章讲上帝造亚当、夏娃,传九世至诺亚,生闪、含、雅弗,我们也有女娲造人。女娲见《楚辞·天问》。女娲造人见《风俗通义》(《太平御览》卷七八引)。这些故事,早到没有人,晚到刚有人,远远超出历史记忆之外,当然是神话,也可以说是一种哲学推演。

2.救世神话

《创世纪》第六至八章讲人类作恶,上帝后悔自己的创造,乃发洪水,要毁灭地上的一切,他只通知诺亚,让他预造方舟,拯救生灵。这类传说属于救世神话。救世神话是创世神话的补充,有创就有毁,有毁就有救,有如一治一乱,反反覆覆。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属于这一类,鲧、禹治水,亦属这一类。古人讲灾变(陨星、火山爆发、地震、洪水等),往往会讲这类故事,有些早一点儿,有些晚一点儿,后面可能有自然史的背景。

3.三皇传说

我国古书有很多古帝王名,如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共工氏、混沌氏、吴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散漫无所归统,这类名单是三皇的备选名单。古书所谓三皇,或仿三才(天、地、人),曰天皇、地皇、人皇,或仿三一(天一、地一、太一),曰天皇、地皇、泰皇。备选者,有伏羲、神农、黄帝说,有伏羲、神农、女娲说,有伏羲、神农、燧人说,有伏羲、神农、祝融说。伏羲氏和女娲氏既是造人之神,也是化生万物者。燧人氏和祝融氏是火的发明者或守护者。伏羲氏是狩猎、畜牧的发明者。神农氏是采集、农业的发明者。黄帝是“人文初祖”,人类各种发明的集大成者。人文初义是人类文明,如礼乐教化、人类的各种发明,有别于神创,如《世本·作篇》就把各种发明归功于黄帝君臣。这类传说,一方面反映上古氏族林立的局面,一方面反映人类的早期发明。三才或三一式的“三皇说”是一种古代道论式的哲学表达,用以配合中国古代的宇宙论。这类故事也是创世神话的延续,头绪纷乱,背景模糊,很难做历史研究。徐氏花很多笔墨考证蚩尤、共工、驩兜、檮杌、帝俊、帝鸿的谱系归属,基本也属这一层次。

4.五帝传说

五帝传说是族源传说。本文讨论,重点是这一层次。五帝传说是两周族姓的整合。族姓反映血缘关系,同姓不婚,异姓联姻。帝系以血缘为基础,发展地缘关系和政治关系,形成若干族团。族团以族姓为基础。这类传说已超出《尚书》的范围。《尚书》只讲尧以来。司马迁说“五帝、三代之记,尚矣。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可着。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纪元年,正时日月,盖其详哉。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不可录”,“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史记·三代世表》)。他讲五帝、三代是“以《五帝系谍》、《尚书》集世纪黄帝以来迄共和”而为之。在他看来,五帝是历史追溯的极限。

5.尧、舜、禹传说

尧、舜、禹传说是禅让传说。两周时期,唐人、虞人、夏人还在,其后代,各自有各自的族源传说。《尧典》、《皋陶谟》、《禹贡》三篇如天文志、地理志、百官志,是《尚书》的引子,也是一种三才天、地、人的结构。尧、舜把各族的祖先召来,聚在一起开会,好像黄帝君臣、《周礼》六官、《汉书·百官志》和《唐六典》,整个官制被压成一个平面。尧老了让位给舜,舜老了让位给禹,根本不是朝代关系。这一传说,既无年,也无世,只是三个人的故事。古人说,尧在位98年,舜在位50年,禹在位8年(梁玉绳《人表考》)。唐、虞、夏大概只是晋西南彼此邻近的三个部落。三个部落有三代领袖,加一块儿也就156年。这只是晋西南向伊洛盆地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伊洛盆地是古人所谓的“天下之中”,空间意义恐怕大于时间意义。《尚书》的叙事以这类传说为起点,主要就是讲“天下之中”的形成。

6.汤、文、武传说

汤、文、武传说是革命传说。夏、商、周,本来也是平行关系。夏居中,商在东,周在西。禹传子不传贤,始有朝代概念。汤武革命是改朝换代。夏居三国之中,商自东克夏,周自西克商,目标是同一个,都是为了夺取伊洛盆地。伊洛盆地是天下之中。谁得此中,谁得天下。洛邑遗址、二里头遗址、尸乡沟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垣曲商城遗址都是围绕这个天下之中。西周是中国的第一次大一统,它把黄河流域的三大板块第一次整合在一起。中国的概念就是由此奠定。三代有世表,确实是王朝关系,属于历史范畴。

族姓不是从帝系分衍,相反,帝系是族姓的整合

研究古史,顾颉刚有“层累形成说”。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在于,任何历史记述都是倒追其事,譬如积薪,后来居上。这很像考古学讲的地层堆积,早的肯定在下面,晚的肯定在上面,文化层都是从上到下,一层层往下挖,挖到生土才是头。他的问题,只是在于把“层累形成”当作了“层累作伪”,受辨伪学影响太大。

历史记述具有滞后性,历史记忆总是在后人的口中和笔下一步步展开。过程可以概括真伪,真伪不能概括过程。我们要研究的是叙述过程、时段划分和上下限,而不是真伪。研究历史,不可能全靠同期史料。同期史料说,貌似周密,貌似科学,其实是胶柱鼓瑟、刻舟求剑。

历史记述,说来话长,话里有话,话外有话,话总是套着话。有时一个人讲,有时很多人讲,七嘴八舌。这种话语,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一种连续体。或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哪一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真相,但说话人是谁,他(或她)在什么时候说话,这个追述的起点很重要,应该尽量搞清楚。

王国维说,族姓是周人发明。两周金文证实,族姓制度确实是周人创用。两周以前,只有氏,没有姓,两周以后,姓氏混一。这种制度,太早不可能,太晚也不可能。这就是一个追述的起点。

族姓和帝系,在两周时期,曾同时存在,互为表里。如下面两个例子:

(一)《左传》文公四年:“楚人灭江,秦伯为之降服,出次,不举,过数。大夫谏。公曰:'同盟灭,虽不能救,敢不矜乎?吾自惧也。’”秦国和江国同属嬴姓,楚人灭江,秦虽远在西土,不能救,仍为之服丧举哀,不胜悼惜。

(二)《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灵王语:“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昆吾己姓,楚国芈姓,同属祝融八姓。八姓,昆吾为长,楚为季。二者虽不同姓,但楚人确实认同这种帝系。

帝系,旧说是族姓源头,现在考虑,恐怕相反,它应是周初封建,并夏、商古国,以姬姓为中心,串连其他族姓,整合而成的一种谱系,体现“天下一家”的概念。

唐的历史由两周时期的唐人追溯族源。

虞的历史由两周时期的虞人追溯族源。

夏的历史由两周时期的杞人追溯族源。

商的历史由两周时期的宋人追溯族源。

周人更不用说,他们的故事也是他们自己在讲。

帝系是这类故事的拼合版。故事整合反映族群融合,早不过西周,晚不出战国。

总之,帝系传说是两周时期的故事。当然,故事中的故事或许另有来源。

考古发现与二重史证

司马迁讲史,他是从黄帝讲起,勉强追到这里,再往前不敢讲。我从文章一开头,就点明这一点。这是中国式古史传说的起点。

中国,书写传统强大,史学特别发达。我国不但有浩如烟海的文献史料,而且有大约3000年不曾间断的历史记载。这在世界上,可以说绝无仅有。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发布《改历改元通电》,规定中华民国以黄帝纪元4609年11月13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民元以来,为了“恢复中华”,我国有“中华五千年”的说法,这种说法来源于同盟会的黄帝纪年。它是由现代国家以国家名义加以确认的历史概念,一直影响到现在。

史学,旧称史地之学,时空并重,密不可分。中国地理沿革,周秦以来,每个县,县界可变,名称可变,但前后一条线,完全可以一代一代往下排。

中国学者重视以后证前、通古今之变,这是基于中国历史的连续性,中国地理的连续性。

宋以来,辨伪学兴,重史料审查;金石学兴,重证经补史。这是中国自己的史学传统。

近代,西学引入是一场革命。他们的文献批评学(textcriticism)与我们的辨伪学相结合,他们的考古学(archaeology)与我们的金石学相结合,拓宽了中国史学的眼界。但中国学者认为,这是加法,不是减法,我国历史垂数千年,文献史料浩如烟海,金石铭刻层出不穷,不可能也没必要弃置一旁,他们非但没有遵循西方汉学家强调的“考古自考古,文献自文献”,反而“上穷碧落下黄泉”,更加热衷于“以地下证地上,以地上证地下”的“二重史证”;历史地理学的发达,也使中国考古学带有“谢里曼式考古”的浓重色彩。我们的很多遗址,确实是由文献学和地理学的线索做引导,一次次被发现。

中国的疑古运动把三皇五帝一一驱逐出历史学,造成秦汉以上无古史或商周以上无古史,给考古学腾出地盘,造成考古、文献各管一段。但人类心理很难忍受空白想象。中国的考古学家总是希望用考古发现抢救古史传说,把中华文明的背景不断往上推。夏不够,上面还有尧、舜,尧、舜不够,上面还有黄帝。大家总是希望把商代以前的一千几百年最后补起来。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之后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01—2015年),正是这一寻梦旅程。

王国维提倡的“二重史证”是金石学传统。考古学的引入,不但没有削弱这一传统,反而强化了这一传统。由于考古研究的对象是大时段的历史,特别是年代较早的历史,背景的前面还有背景,我所熟知的考古学家,他们远比文献学家更偏爱古史传说。他们总是把“中华五千年”揣在心中,拿古史传说当考古发现的参照物。

考古和文献,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此消彼长,我们应如何理解和利用古史传说,这是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我认为,古史传说只是一种文献参考,越往下越实,越往上越虚。到目前为止,“二重史证”的适用范围,从下往上推,逐步递减,两周时期仍然是个坎儿。商代主要靠考古和甲骨文,文献的作用十分有限。夏代还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五帝的话题跟司马迁时一样,仍然是个很难谈论的话题,本文只是把有关文献梳理了一遍,实的方面已如上述,虚的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考古学家完全不必为此捆住自己的手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