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经明义丨《春秋》:做人应当有智慧

 恶猪王520 2017-11-27

导读

《春秋》启示我们要增长智慧。君子不单要有仁爱之心,也要有兴利除弊之方。注重方法、注重策略,提升智慧,《春秋》的这个教益在今天仍不过时。


《春秋》兼顾了经义和历史,既有恢弘的理论视野和道德高度,也具备深切的实践功效和历史智慧。学习《春秋》则不仅可以提升道德素质、臻于内圣境地,也可提升智慧才能、具备外王之道,所谓“《春秋》之道,大得之则以王,小得之则以霸”

《春秋》在思想导向上主张仁智兼备。汉代大儒董仲舒敏锐地把握到《春秋》中的这一思想,他专门撰写了《必仁且智》一文对此展开论述,并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莫近于仁,莫急于智”,“仁者所以爱人也,智者所以除害也”。在他看来,“不仁而有勇力财能,则狂而操利兵也;不智而辨慧急,则迷而乘良马也”,就是说如果不仁不智而具有一些小才能、小聪明,就如同精神不正常的人手执利刃、迷路了却驾驭着良马,是很危险的、很可怕的。

因此,光有伶牙俐齿、勇力才能是不够的,实际上历史上不少亡国之君如商纣王、隋炀帝都不乏才干,前者跟东夷打仗屡战屡胜,后者有文学家般的才华并修成大运河,最终却落得个国破家亡、身首异处;光有仁爱之心是不够的,如果不知人、不论世、不分辨是非,一味秉持“好人主义”,势必会不断地上演农夫与蛇的故事,小则害己杀身,大则误国误民。

《春秋》在对二百四十二年历史的叙述中肯定、呼唤智慧,并对一些大夫不够智慧的行为进行了批评。

鲍牵是鲍叔牙的后人,谥庄子,他生活在昏聩不明的齐灵公统治时期。当时,大夫庆克(庆封之父)经常男扮女装偷偷混入宫中与齐灵公的母亲声孟子私通,有次被鲍牵发现,他就告诉了另外一个卿国佐。国佐得知后,就把庆克交过来进行了批评教育,为此庆克十分羞愧,在家闭门不出。

声孟子见庆克很久不来,就追问原因。庆克回答国佐惩罚我了。声孟子因此非常恼恨鲍牵、国佐等人,并伺机报复。后来齐灵公统兵出国打仗,命令高无咎、鲍牵等人守国。齐灵公快到国都时,高无咎、鲍牵等人为安全起见,关闭城门,排除安全隐患。这时声孟子等人向灵公进言,说:“高、鲍等大夫将要废除你,立公子角为君,关闭城门就是证据,国佐也知道这件事。”灵公信以为真,就刖刑惩罚鲍牵,驱逐高无咎、杀掉国佐。鲍牵发现不义之事,国佐也直言无忌,均没能采取合适的方法,反而打草惊蛇,被坏人占得先机,这就是不智的表现。

这就是《左传》中孔子“鲍庄子之智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的由来。

《春秋》启示我们要增长智慧。君子不单要有仁爱之心,也要有兴利除弊之方。宋末、明末士人持论虽高,但面对“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无能为力、“平时袖手谈心性,临难一死报君王”,因此被后世广为诟病,顾炎武、陆世仪等大儒为此提倡经世实学、推崇诸葛亮等德智兼备的人士。注重方法、注重策略,提升智慧,《春秋》的这个教益在今天仍不过时。

 版权声明: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