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入股票之后到底要不要卖出?

 tlyzsophia 2017-11-27


原本很笃定的一个问题变成了今年最大的疑惑,即当股价超过企业内在价值之后,到底要不要卖出。


关于股票要不要卖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述:彼得林奇认为买入股票就是为了卖出,如果一只股票比另一只股票低估50%以上,那么他很乐意换股;巴菲特认为投资股票就是做生意,如果一家企业具有持续竞争优势,他愿意一直持有。


就股票卖出的逻辑雪球几乎达成了一种共识,即企业的基本面恶化、发现更加低估的机会以及企业价值严重高估。


今年以前我的想法是不断换乘,让资金最大效率地滚动起来,然后发现了几个值得玩味的地方,并开始体会到长期持股的魅力。


1、长持有成本优势


巴菲特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假设一个人每年轮换一次持仓,另一个人长期持股不动,这两个人的年化收益率都是20%,那么几十年之后两个人的财富可以因为税率的原因相差几倍。


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说,人们习惯博取更高的收益,却没有意识到,比起博取高收益,降低成本是更加容易的事情。


2、长持优秀企业可以获得满意的收益率


长持优秀的企业可以获得满意的收益率。很多人在一只股票上反复操作的收益率还不如任意一个时点介入然后傻傻地持有N年。


股票投资与其他事情不同,操作越勤劳,犯错的概率越大,凭什么换股的收益就一定比持股不动高呢?


如何知道换股之后还能以同样的估值接回来呢?后视镜效应是很迷惑人的,日后看来翻天地覆的事情,在当时的自己眼中,也许只道是平常。


既然等待一个极度低估的机会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那么相对的,是不是意味着持股不动是一种常态?


2、长持的研究成本低于换股


股票是有研究成本的,不停地换股意味着不停地研究,广度的拓展往往意味着深度的不足,除非组合投资,否则长期持有在研究成本上而言,是优于换股的。


总结:投资是件个性化的事情,策略不同,对于持股的要求就不一样,长持是最接近把投资当生意的做法,有利于培养股权思维和价值思维。从本质上而言,这是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


你怎么看呢?


思考:股票投资的收益来自于内生增长的收益,什么是内生增长,是净利润的增长?净资产的增长?现金流的增长?如何去衡量内生增长的收益?P=EPS*PE?k=1/PE 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