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少家长看到自己家的孩子每天很努力的学习,熬夜刷题,成绩却总是上不去,不禁心疼又焦虑。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勤奋和收获不对等? 其实可能是因为孩子在“假努力”!家长在“假关心”! ![]() 孩子的“假努力” 有的孩子上课不爱动笔…… 喜欢用眼睛去看,用脑子想,结果考试时常常眼高手低。 有的孩子动笔却不去思考…… 只是机械地记笔记、刷题,不“琢磨”、不“走心”,结果做了再多的题却没有形成自己的思考体系…… ![]() 有的孩子上了一天的课却没有提出一个问题…… 但“没问题”不一定代表着孩子掌握了所有的知识点。当你接触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时,你能提出问题么?很多时候,“没问题”恰恰证明孩子没听懂,没有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之中…… 有的孩子放学回家之后就特别忙…… 背单词、背古诗文、做数学题、复习、预习……然而没有规划的孩子会背单词背了一会,想起数学有练习题,就放下英语,写一会数学,又想起语文老师布置了预习……忙了一晚上,却什么都没做完,也没做好…… 家长的“假关心” 有的家长希望孩子科科“齐头并进” 于是给孩子报了许多补习课,每到周末孩子除了要完成学校的作业还要奔波在各个补习班中之间,孩子很疲惫。 家长出钱又出力,孩子的成绩却没有什么起色。 有的家长全天候督促孩子学习…… 看到孩子“埋头苦学”就非常满意,却陷入了一个误区:长时间学习不等于深度思考,也不等于学进去了。家长只看到孩子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学习,却看不到还在长时间学习的背后可能是无意义地刷题,一遍、两遍、三遍地重复自己的错误。 所以,当孩子对你说“我已经努力”的时候,请告诉他真正的努力不是浅层劳动力,1分钟有效的努力比10分钟无效的浪费来的宝贵。 如何做到有效的努力01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该干什么的时间就干什么,不必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上课堂上就要认真听讲,即使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利用课堂上的45分钟,也要保证自己在80%的时间里是集中注意力的。 紧跟老师的思路,放学回家之后先完成课堂上的作业再进行娱乐、放松。 而家长也要明白,时间不是衡量孩子勤奋与否的标准,孩子长时间的学习可能是因为发呆,聊Q,看手机,效率才是检验孩子付出的唯一标准。 02合理正确的规划自己的时间 在孩子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实现时间和精力的最佳匹配--并让孩子按照自己的作息特点规划自己独一无二的时间作息表。 一味地按照学霸的学习作息表去为孩子规划学习时间是不科学的,家长应当观察自己孩子的精神状态,在孩子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去学习最重要的部分,保证孩子的精力得到充分的利用。 03寻找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上课时,一定要以以听和理解为主,以记笔记为辅。并且,笔记要以重点和自我特点为主,切不可一字不落地记下老师所有的话。 刷题的时候,要针对自己薄弱项进行练习,相同的题型不要反复刷,熟练即可,刷题时应当去寻找不同的题型并且归纳解题思路及方法。 在对自己进行错题检查的时候,一定要分析出错原因:是知识欠缺,还是习惯不好;是方法不得当,还是综合能力欠缺?再找到自己的原因之后,该背的背,该养成的养成,该改变的改变。 还有,要及时纠正记忆,抵制惯性思维,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作业帮有话说:当然,除了上面说的这些,最主要的还是要有执行力,方法看了再多,指导看了再多,却不去付诸实践,永远看不到改变的成效。 我们是关注小初高的作业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