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知识必学:独活

 歆屿 2017-11-28



花开半夏应当归,长生不在非独活。

一生一世一飘零,执笔书生在伶仃。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孤独的,每味药,安然无声中都是孤傲的。人心最弱所以变强,草木柔弱所以禀直。一瓶江小白,一盘老花生,一首许巍歌,此时此刻,正好。


湿性缓故治之以缓,顺其黏滞之性;水性急故治之以急,顺其奔流之性。顺其天然,归其本性,凝视一片独活,此情此景,刚好。



独活

一茎直上,不为风摇,故名独活。


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独活一般定植2年可收获,霜降后去地上茎叶,挖取根部,抖去泥土,切去芦头,摊晾,待稍干后堆放于炕房内,用柴火熏炕,经常翻动熏炕至七成干,堆放回潮,抖掉灰土理顺扎成小捆,文火炕至全干即成。炮制为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泛油变黑者,大小个分开,洗净,润透,切片,低温干燥。


《名医别录》载有:独活一名胡王使者,一名独摇草,生高雍州川谷或陇西南安。二、八月采根,暴干。早期本草仅在独活下有羌活之名,文中雍州、陇西均属当时西羌胡地,生川谷证野生,故早期本草所载独活应为羌活。《本草经集注》写有:益州北部为独活,色微白,形虚大,名独活。陶宏景明确指出羌活、独活的不同的药材性状及气味,应是最早二活有明确记载的本草。



本品味辛、苦,性微温,归肾、膀胱经。功于祛风除湿,通痹止痛。其辛散苦燥,微温能通,药力较羌活缓,作用偏里偏下,主散在里伏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尤善治少阴伏风头痛及下半身风寒湿痹,主用于风寒湿痹,要洗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独活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功善祛风湿,止痹痛,为治风湿痹痛之要药,凡风寒湿痹,无论新久,均可应用。本品辛能发散,苦能燥湿,温能祛寒,主入足太阳膀胱经,能祛除肌表风寒湿邪,有解表之功,适用于外感风寒夹湿之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者。此外本品止痛之功,亦可用于头风痛、牙痛等症。兼有祛风止痒之功,可用治皮肤瘙痒,内服或外洗皆可。


本品辛温苦燥,易伤气耗血,故素体阴虚血燥或气血亏虚,以及无风寒湿邪者慎服,肝风内动者忌服。



本品性善下行,入肝肾经,专理下焦风湿,故对于下部之风湿痹痛尤为适宜。痹症日久肝肾亏损必须与补肝肾药配伍。


大家在抓方时,一般二活同时出现。然羌活、独活功效有异,羌活偏于上半身,独活偏于下半身。羌活气雄,独活气细。故雄者治足太阳风湿相搏,头痛肢节痛,一身尽痛者,非此不能除,乃却乱反正之主君药也。细者治足少阴伤风头痛,两足湿痹不能行动,非此不能除。


久病多虚,久病多瘀,湿之致病常难速愈而湿邪一祛他邪易除,痹症就是此中。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西医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痛风、肩关节周围炎等均属于本病范畴。痹病的病因是风、寒、湿三种邪气联合侵袭人体。湿邪的特点是重着、黏滞,其致病特点是缠绵难愈,遇到天气即将变化时病情加重。独活寄生汤来源于《备急千金要方》,方中独活用量在重,此方疗效不佳常是独活用量轻造成。此药不但有疏风散湿之功,若此药加量到60g有镇痛止痛之神效,更无伤害人体之虞。



独活主根略呈圆柱形,下部23分枝或更多。根头部膨大,圆锥状,顶端有密集环状叶痕。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具纵皱沟纹,根头部尤多,并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质较硬,多受潮变软,断面皮部灰白色,有多数散在棕色油室,木部灰黄色至黄棕色,形成层环棕色。有裂隙,气香而浊,味苦辛,微麻舌。



饮片外皮面灰褐色,具纵皱纹,有隆起的横长皮孔。片面灰白色至棕褐色,可见多数黄棕色或棕色油点,中心灰黄至黄棕色,显棕色环纹。有特异香气,味苦辛麻舌。


独活主要特征是:根头大,圆锥状,多横皱,主根圆,灰褐色,有纵皱,具横皮,质柔韧,断灰白,形成层,环棕色,香气浊,味苦辛。


关于当归和独活的鉴别,老师傅常说牛尾独活马尾归。这里是指独活个子上粗下细且少有分枝,形如牛尾;而当归个子支根较多而长,形如马尾。近年来,由于当归价格较高,不法商贩将独活加工后冒充当归出售。独活和当归的饮片在形状上不易区分。鉴别要点为当归先苦后甜,而独活先苦后麻。若是横切片当归皮木约是等同11,独活皮木比例一般是23。当归头皱纹不明显;独活头有多数横行皱纹。另外药店里的独活一般都是厚片,而当归都是薄片。


以主根粗壮、支根少、质软而油润、香气浓者为佳。饮片以片大均匀者佳。采购时注意有无芦头,是否泛油变黑。


▌后记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治湿当理脾。然湿邪有夹风、夹寒、夹热之殊,治法亦有宜透、宜燥、宜利之别。大抵风湿多见于上,如头重头眩。寒湿多滞于中,如痞满腹胀。湿热多注于下,如淋闭脚肿。在上宜透,在下宜利,在中宜温燥。风属木,湿属土,木克土故风胜湿。风之升散可除地之湿泞,地上淖泽风之即干。


天地热而人温,天地寒而人凉。大概医理通晓天地之道,而反用于吾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