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博的严重精神压力

 南风清雨 2017-11-28


“压力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于自身的,二是来自于外界的。”心理咨询师马骋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博士生一般具有严谨的科学素养,在学术方面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正是因为这种高要求,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外界方面,博士生的科研涉及到很复杂和高深的工作,这是外源压力的来源之一。此外,他们的大量时间被科研占据了之后,缺少娱乐及社交生活;社会对博士群体的歪曲认识;相较于已经进入社会的同龄人,他们会不自觉地与其进行各种比较;单一的生活状态有可能导致他们缺少情感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等等,这些都是博士生的外源压力来源。”马骋表示,焦虑、抑郁等等情绪通常来自于聪明的群体,“由于他们过度用脑,才会产生过多的压力。”

困惑、冲突与“冒牌综合征”,据《自然》发布的这项调查,博士生们最关心的问题中,平衡工作和生活、职业发展、经济问题、对博士价值的不确定性,位列前4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樊小龙对此表示认同。“一般来讲,博士生阶段往往会选择一个领域的某个方向进行研究,这种高度的专业性往往将博士生日后的职业发展路径限定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这是博士生职业发展困惑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博士期间的求学之路与生活会发生一定的冲突。“一般在攻读博士的年纪,很多博士生的同龄人已经步入职场,在过自力更生的、社会人的生活。而博士生自己的生活则呈现出比较枯燥、单调、与社会距离远的现状。博士生时常感觉到因此而造成的不成熟,但自己又不满意这种不成熟的状态。”樊小龙补充,经济问题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现在除了某些特定专业外,相当一部分博士生会怀疑自己取得博士学位后获得的薪资能否与自己的付出成正比。“这种对经济回报的过高期待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事实,这种过高期待一部分来自于博士生本身,另一部分来自于他们的家人。”

调查显示,博士生常常会犯上一种病——“冒牌综合征”,也就是常常觉得自己是个“冒牌”博士。这是一种因为自我否定而产生的精神压力。樊小龙表示,“冒牌综合征”很真实。“科研这条路很难走,很多人只有在投入进去之后才发现自己做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科研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天分、机遇和各种条件,当博士生们发现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有巨大难度的时候,他(她)肯定会有失落感,继而产生不自信和对自己的怀疑。”

在调查中,有1/4的人说,如果可以,他们宁愿换掉现在的导师。而博士同学之间,常常会有较强的竞争,因学术能力高下而产生歧见、歧视,随时可能发生。对此,樊小龙认为,博士生往往是导师的助手,他(她)渴望独立但往往又不被认可,不被赋予自由。“这时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就会产生。导师往往希望博士生按照自己指定的道路进行科研,而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学术层面的不一致也会引发不合拍。”同学方面,“在博士生的年龄阶段每个人都会面对不同的生活现状,有的人面临结婚,有的面临生活的压力,不像本科同学之间的关系那样单纯了,加之每个人都埋头于自己的研究,沟通交流比较少。一个导师的博士生之间往往存在学术上的竞争,文章的署名权、荣誉的分配等等都有可能产生分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