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农村的冬天,几乎所有树上的树叶都落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伸在空中,但有一个独特的景观,那就是柿子树上的一片热闹景象,大红柿子像灯笼一样挂在树上,给萧瑟枯冷的冬季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过去农村柿子树上的柿子总是吃不完,农民也懒得摘下来,只好挂在树上成了风景。小时候爱吃柿子,但妈妈总是交代,空腹不要吃,否则肚子里会长石头,那时候感到很神秘,也就不敢尝试了。 后来才知道柿子中有丰富的鞣酸与果胶,如果空腹吃,柿子会跟大量的胃酸发生反应,形成硬块滞留在胃里,时间长了就形成“胃柿石”。这种鞣酸大多富集在柿子皮上,我们吃柿子时,那种涩涩的味道就是这种物质引起的。 柿子成熟后除了生吃还可以做成柿饼,这样柿子就可以长期保存了。小时候还有一个幼稚疑问,就是做柿饼要撒这么多面粉干什么,是怕它们粘一块吗?后来问了专门做柿饼的农民才知道了那层“白面面”到底是何物。 原来柿子里含有大量的水分、葡萄糖和果糖等糖类,柿子去皮晒干后,这些糖类就渗到表皮上来了,果糖味较甜,在表皮有一定的黏性,而葡萄糖甜味较淡,失去水份后就变成了白色粉末,在果糖的黏性下牢牢的粘在柿饼表面,像一层“霜”一样。 说到好吃的柿饼,要数甘肃陇南地区的柿饼了,西北地区海拔相对较高,昼夜温差较大,糖分富集量也较大,那里的农民都用土法晒制柿饼,肉厚香甜,更是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