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生修道院

 天一角458 2017-11-29

文生修道院

  (2015-06-10 13:26:19)
标签: 

历史

   文生修道院文生修道院

   文生修道院地处嘉兴市区东北角,前临京杭大运河,院地面积
47.5亩,在京杭大运河畔的嘉兴城经历了112个春秋。她曾是我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修道院之一。建筑面积5600多平方米,为西式建筑群,有教堂和欧式环楼。修道院建筑群左右对称分布,坐东朝西,主体部分平面呈倒“凹”字形,正面部分二层九开间,东西两翼各十二开间,整个建筑面阔59.6米,进深46.6米。主体建筑的正中有一小钟楼,钟楼有圆窗。两翼建筑中,东翼两层,西翼三层。底层是开敞式的拱门长廊,廊外共有30个砖砌的拱形门。楼层为封闭式长廊,各层都为长条木地板,素面门窗。东、西、南、北均设木制楼梯。人字形屋面铺设小青瓦。主体建筑的两侧各有六开间的两层附属建筑。院内遍植香樟,幽静,古朴,形成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浑然一体。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法国神父步师加(曾任中国遣使会长),在巴黎遣使会上提议在中国建立会院和神哲院获准,遣使会派遣步师加率7名法国修生抵达上海,觅址未果。之后,步师加以行医传教来嘉兴发展,趁一个傅姓地主与海关为通道争讼之机,在嘉兴北门外购得土地百亩,建造法兰西嘉兴文生修道院,一年后竣工。

 

19031908年,嘉兴文生修道院为中国遣使会的唯一总修院,又是总合院。后因北方修生不服江南水土,乃于1909年在北京大栅栏另建一座遣使会修道院。文生修道院常住中外修士四五十名,研习教义,一经考核及格,晋为神父。从1909年至1941年,文生修道院共培养12年制神父155名,被派往全国各地教堂。1949年文生修道院停办。1960年成为嘉兴地区疗养院。“文革”期间,修道院内保存的有关宗教图书资料损失一空。自1969年起为嘉兴航运公司所用。(今光明街153号,嘉航货运分公司)1999年,光明街中心小学(现名嘉兴市光明小学)因原址扩地重建,学生临时搬到这里上课

 

   文生修道院它曾是我国近代历史上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修道院之一,2000年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中国早期交会建筑的代表,还是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重要实物例证,更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其典型的西式建筑特色也具有较高的建筑美学价值。 2012年,文生修道院同嘉兴境内长虹桥、长安闸、天主教堂等遗产点列入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4年,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文生修道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