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附子

 湛璿 2017-11-29

阅后即焚






小师妹:在伤寒112方剂中用过多少次

甲森:23


小师妹:方剂用的附子怎么制

甲森:以刀削去皮剂,每个剖作四块,用滚水微温泡三日,一日一换,去盐味,晒半燥,切十六块,用铜器炒熟。用小便煮,不大好。


小师妹:附子治什么病

甲森:附子为扶元回阳,补火退寒要药,主寒湿痿躄,症瘕积聚,命门火衰,脾胃虚寒,治寒霍乱转筋,阳气暴脱,及真寒假热,阳气欲散,疗寒痰,寒痛,阴疽。


小师妹:在伤寒论方剂中怎么用附子

甲森:

用附子之温:

1、补虚法:附子配苓、芍甘草;附子配地黄、泽泻;

2、救阳法:附子配姜、桂枝;附子配麻黄、细辛;


用附子之辛:

1、辛燥袪风湿: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

2、辛润温补水脏: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

3、救阳固阴:白通汤、通脉四逆汤加人尿猪胆汁汤,茯苓四逆汤。


A、误药大汗不止为亡阳:四逆汤,真武汤

B、吐利厥冷主亡阳:通脉四逆汤、姜附汤


小师妹:为啥会恶寒

甲森:阳衰阴盛。只要是阳衰引起的症,用附子就是了。


小师妹:附的特点

甲森:退阴回阳


小师妹:本草

甲森:附子 味辛、温,有大毒。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小师妹:解释下本草

甲森:风寒咳逆邪气,是寒邪逆于上焦;癥坚积聚,血瘕,是寒气凝结,血滞于中。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是寒邪著于下焦筋骨; “咳逆邪气”句下,有“温中,金疮”四字,以中寒得暖而温,血肉得暖而合。大意上而心肺,下而肝肾,中而脾胃,以及血肉筋骨营卫,因寒湿而病,无有不宜。即阳气不足,寒气内生,大汗,大泻,大喘,中风,卒倒等症,亦必仗此大气大力之品,方可挽回。


小师妹:后世医家怎么用附子

甲森:

【汪昂】附子  大燥回阳,补肾命火,逐风寒湿

辛甘有毒,大热纯阳,浮而不沉,其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能补气药以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以滋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逐在表之风寒,同干姜、桂姜温经散寒发汗。引温暖药达下焦,以袪在里之寒湿。能引火下行,亦有津调贴足心者,入八味丸内,亦从地黄等补阴


治三阴伤寒


【吴绶】附子阴证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中寒夹阴,身虽大热,而脉沉细者,或厥阴腹痛,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若待阴极阳竭而用之,已迟矣。


【东垣】治阴盛格阳,伤寒面赤目赤,烦渴引饮,脉七八至,但按则散,用姜附汤加人参,投半斤,得汗而愈,此神圣之妙也。


中寒中风:卒中曰中,渐伤曰伤,轻为感冒,重则为伤,又重则为中。


气厥痰厥:虚寒而厥者宜之。如伤寒阳盛格阴,身冷脉伏,热厥以寒者,误投立毙,宜承气、白虎汤等。


咳逆:风寒;

呕哕:胃槁;

膈噎:多由气血虚,胃冷,胃槁而成。


饮可下,而食不可下,槁在吸门,喉间厌之会也;

食下胃脘痛,须臾吐出,槁在贲门,胃之上口也,此上焦为噎;

食下良久吐出,槁在幽门,胃之下口也,此中焦名膈;

朝食暮吐,槁在阑门,大小肠下口也,此下焦名反胃。


痰饮、食积、瘀血壅塞胃口者,如寒痰胃冷,则宜姜、附、参、术,胃槁者当滋润,宜四物、牛、羊、乳。血瘀者加韭汁,当与韭汁、牛乳。


脾泄:命火不足;

冷痢寒泻,霍乱转筋:脾虚寒客中焦为霍乱,寒客下焦肝肾为转筋。热霍乱者禁用


拘挛风痹,癥瘕积聚,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小而慢惊,痘疮灰白。痈疽不敛,一切沉寒痼冷之证。


【内经】阴盛生内寒,阳虚生外寒。助阳退阴,杀邪辟鬼本草未载,通经随胎。


凡阴证用姜、附药。宜服,热因寒用也。盖阴寒在下,虚阳上浮,治之以寒,则阴益盛,治之以热,则拒格不纳,用热药冷饮,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情且不违,而致大益,此反治之妙也。又有寒药饮治热证者,此寒因热用,义亦相同也。


【内经】正者正治,反者反治。如用寒治热,用热治寒,此正治也。或以寒治寒,以热治热,此反治也。所谓“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盖借寒药热药为反佐,以作向导也,亦曰从治。


【王好古】用附子以补火,必防涸水,如阴虚之人,久服补阳之药,则虚阳益炽,真阴愈耗,精血日枯,而气无所附丽,逐成不救者多矣。


母为乌头,附生者为附子,连生者为侧子。细长者为天雄,两歧者为乌喙,五物同出异名。


用发散,用峻补


【赵嗣真】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熟附配麻黄,发中有补;四逆汤生附配干姜,补中有发


【朱丹溪】乌、附行经,仲景八味丸用为少阴向导,后世因以为补药,误矣。附子走而不守,取其健悍走下,以行地黄之滞耳,相习用为风药及补药,杀人多矣。


【汪昂】附子味甘气热,峻补元阳,阳微欲绝者,回生起死,非此不为功,故仲景四逆、真武、白通诸汤多用之,其有功于生民甚大。况古人日用常方,用之最多,本非剂。朱丹溪乃仅以为行经之药,而运用作补药,多致杀人,言亦过矣。盖丹溪法重滋阴,故每訾阳药,亦其偏也。


【王节斋】气虚用四君子汤,血虚用四物汤,虚甚者俱加熟附,盖四君四物,皆平和宽缓之剂 ,须得附子健悍之性行之,方有成功。附子热药,本不可轻用,但当病,则虽暑热时月亦可用也。


水浸面裹煨,令发坼,乘热切片炒黄,去火毒用。


又法:甘草二钱,盐水、姜汁、童便各半盏煮熟用。今时人用黑豆者亦佳。


人参、黄芪、甘草、防风、犀角、绿豆、童便。


贝母、半夏、瓜蒌、白芨、白蔹。


中其毒者,黄连、犀角、甘草煎汤之。黄土水亦可解


乌头功同附子而稍缓,附子性重峻,温脾逐。乌头性轻疏,温脾逐寒疾宜附子,风疾宜乌头。


乌附尖吐风痰,治癫闲,取其锋锐,直达病所。


【朱丹溪】治许白云,屡用瓜蒂、栀子、苦参、藜芦等剂,吐之不透,后用附子尖和浆水与之,始得大吐胶痰数碗。


天雄补下焦命门阳虚


【寇宗奭、张元素】补上焦。


【朱丹溪】可为下部之佐。


【李时珍】其尖皆向下生,故下行,然补下乃所以益上也。若上焦阳虚,则属心肺之分,当用参、芪,不当用雄、附矣。


治风寒湿痹,为风家主药。发汗又能阴汗。


侧子散侧旁生,宜于发散四肢,充达皮毛,治手足风湿诸痹。



白附子 燥,袪风湿,治面疾。


辛甘有毒,大热纯阳,阳明经药,能引药势上行,治面上百病。


阳明之脉荣于面,白附子能去头面游风,作面脂,消斑疵。


补肝虚,袪风痰,治心痛血痹,诸风冷气,中风失音,阴下湿痒。


根或草乌之小者,长寸许,皱纹有节,炮用。


【陶宏景】此药六绝,无复真者,今凉州生。


【容川】人身之气,生于肾中一阳,实则借鼻孔吸入之天阳,歴心系,引心火下交于肾,附子可以振肾阳以蒸动其气。其色纯黑,味辛烈,能从下焦扶阳补气,凡极阳极阴,皆有毒,附子之烈,正因其纯是坎阳之性,可以大毒,与肉桂不同,肉桂是补火,属地二之火气也,附子是助热,热生于水中,是得天水之阳,故附子入气分以助阳,能补命门之火,是以火化水,为肾与膀胱要药,火炙则无毒,水中之阳毒,过火则散,此阴阳相引之意。今用盐腌以去毒,使附子之性不全,非正法也,举凡温药皆秉木气,唯附子是水中之阳,为温肾达阳之正药,而得木火者,为得地二之火,能秉水中之阳,是得天一之阳。仲景用炮附子,是制其毒也,用生附是以毒追风,毒因毒用,一生一炮,有一定之理。


【倪注】炮附子可以固表虚,去肺家寒症,生附子可以去里寒,二者截然不同。医者须明辨之,方可以用之无误。临床时可见病人因表虚而至真阳外越,当以炮附子为救逆之剂。如脉细无力,病人昏迷不识人,此为里寒至极,因而真阳不足,当此之时又须以生附为主。


【别录】腰脊风寒,脚气寒冷弱,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温中,强阴,坚肌骨,又堕胎为百药长。


【药征】主逐水,能治恶寒,身体四肢及骨节疼痛,或沉重,或不仁,或厥冷,而旁治腹痛失精下利。


【元素】温暖脾胃,除脾湿,肾寒补下焦之阳虚。


【好古】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灵胎】逐寒邪,回阳气。


【禁忌】乌头附子,用豆腐蒸熟或黑大豆蒸熟者,谓之熟乌头熟附子,味淡而力薄,不能用以救急,生者仅去皮脐,味咸而力猛,可以救急,宜慎用之,经疏曰,一切阳证火证热证,阴虚内热,血液衰少证,均忌豉汁,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